《中国近现代版画:神州版画博物馆藏品集.7》由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等编
本书为“山西国宝精华”系列之九原岗北朝墓葬壁画,“山西国宝精华”系列是以单页形式,一页呈现一座塑像或一个局部壁画。九原岗墓葬现存壁画达200平方米,墓道东西两壁发现的狩猎图达70平方米,是中国境内发现的面积优选的北朝墓葬狩猎图。墓道北壁上的壁画表现的建筑使用了斜栱,还使用了双柱式斗栱,对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从中精选了40余幅保存相对完整,艺术价值、文物价值高的高清图片,单页出版,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版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西方艺术目前的历代大师都曾热衷于版画创作。本书由世界知名艺术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授权出版中文版,堪称国内梳理西方版画艺术发展的著作。本书初次全面探索了版画在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在欧洲的起源和传播。开篇详细介绍了蚀刻艺术的创作技法和材料使用,并清晰描述了蚀刻艺术的创作过程,接着对其起源进行了深入研究,继而探索了荷兰、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的艺术家是如何发展蚀刻艺术,以及蚀刻艺术是如何成为版画创作中通用且持久的形式之一,并在欧洲传播开来。书中收录了260余幅精美版画作品,介绍了蚀刻艺术早期先行者中的那些伟大艺术家的版画创作,如丢勒、帕尔米贾尼诺、老勃鲁盖尔等。书中展示了他们那些与油画相比别具美感和价值的知名版画作品,讲解了这些艺术家如何为后来的伦勃朗
大足石刻,是今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摩崖造像的总称。大足石刻现存雕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造像始建于初唐,历经唐末、五代,盛极于两宋,题材以佛教造像为主,兼具道教和儒家造像,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多达75处,是中国石窟艺术历史记录后一座丰碑。其中,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这“五山”摩崖造像,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和保存完好而闻名于世,集中体现了大足石刻的基本特色和历史、科学、艺术价值。1999年,因“大足石刻美术价值之高,风格和题材之多样化,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优选水平”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书精选大足石刻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造像179幅,集中体现了大足石刻的艺术、历史、科学等价值,让读者对大足石刻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因产于天津杨柳青镇而得名。它兴于明朝末年(约公元1607年公元1644年),清朝中期(约公元1763年―公元1820年)呈现繁荣之势,以木版套印与手绘结合的工艺特点传承至今已历400多年。 刘建超主编的《杨柳青木版年画》集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馆藏精华,依照题材展现藏画五大类,共228幅。其中很多藏品为初次公开亮相。本书亦是自博物馆建馆以来抢先发售多方面、全景观地深入梳理馆藏年画珍品,对年画的名称、年代、题材详鞠细究,将杨柳青年画的历史脉络清晰呈现。这本包括丰富插图的画册,旨在向广大艺术爱好者、收藏者完整地呈现历代杨柳青艺人所创造的美轮美奂的年画藏品。希望本书的出版将进一步丰富人类艺术文明的宝库,并藉此激发靠前外读者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海岱地区古代石刻,在中国文化史、艺术 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秦汉碑刻一半收藏在山东,北魏云峰群刻全国 ,佛教摩崖刻经规模宏大,举世无双。随着民族文化复兴战略的逐步实施,这批令人瞩目的文化遗产, 需要综合地介绍给广大民众,以强化全社会文化的精萃化意识。顾亚龙主编的《海岱石华(山东秦汉魏石刻书法艺术)(精)》综合介绍海岱地区古代石刻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