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是今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摩崖造像的总称。大足石刻现存雕像5万余尊,铭文10万余字。造像始建于初唐,历经唐末、五代,盛极于两宋,题材以佛教造像为主,兼具道教和儒家造像,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多达75处,是中国石窟艺术历史记录后一座丰碑。其中,北山、宝顶山、南山、石篆山、石门山这“五山”摩崖造像,以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和保存完好而闻名于世,集中体现了大足石刻的基本特色和历史、科学、艺术价值。1999年,因“大足石刻美术价值之高,风格和题材之多样化,代表了中国石刻艺术的优选水平”等标准,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本书精选大足石刻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造像179幅,集中体现了大足石刻的艺术、历史、科学等价值,让读者对大足石刻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始凿于公元5-6世纪的北魏时期。石窟依山开凿,规模宏伟,自东迄西约1公里的山崖上,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 254个,各类佛教人物造像59000余尊,各类龛式、塔形和纹样20000余处,雕刻面积达18000平方米。云冈石窟造像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在中国石窟艺 术中独树一帜。本书展示了云冈石窟中的佛陀造像。在云冈现各类佛教人物中,佛陀造像39000多尊,占到所有人物造像的67%,数量最多。其雕刻最严谨,内容最丰富,气势 恢宏,体现了云冈石窟雕刻的艺术精神。
本书分《文献集》《作品集》上下篇,总结了贵州版画100年的发展历史。重点展现了贵州版画各历史阶段的突出特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贵州美术现象、版画教育、采访记录等内容,是贵州省内第一本系统梳理、总结、展示贵州版画100年来发展历史和成就的图书。贵州版画有着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在20世纪80年代新中国版画目前的第二个创作高潮中,它以神秘而诡异、朴素而强悍的艺术感染力,给版画界和艺术界留下了深刻印象。本书是对贵州版画的一次系统总结,资料性强,并且发展阶段进行了一个细致的理论分析,学术价值大。
《中国近现代版画:神州版画博物馆藏品集.7》由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等编
本套书收录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明崇祯十三年(1640)湖州乌程闵齐伋刻《会真六幻》十九卷(共八七八页),以及海外馆藏闵齐伋主持刊刻的彩色套印《西厢记》版画二十一幅。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始凿于公元5-6世纪的北魏时期。石窟依山开凿,规模宏伟,自东迄西约1公里的山崖上,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 254个,各类佛教人物造像59000余尊,各类龛式、塔形和纹样20000余处,雕刻面积达18000平方米。云冈石窟造像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在中国石窟艺 术中独树一帜。本书展现了云冈石窟中的弥勒艺术造像。弥勒常常作为主像置于洞窟重要位置,还包括交脚菩萨两侧的思惟菩萨像、倚坐佛像等,表现了弥勒在不同时空中的形象,艺术表现形式多样,特色鲜明。
木雕花板简称“花板”, 具有丰富繁多的功能种类、装饰风格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它们被用在生活环境和道具的不同位置,成为反映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南方木雕花板(全5册)》分为《广东木雕花板》《福建木雕花板》《湖南木雕花板》《江西木雕花板》《浙江木雕花板》5册,每个地域选用100多幅精美的作品来介绍各地木雕花板的精湛技艺、主要流派特点和主要装饰题材与主题。书中将500余幅精美的图片展示给读者,让读者真正感受到中国民间木雕花板的精湛技艺和风采,每幅图片附有较详细的文字介绍,使本书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与实用价值。
版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西方艺术目前的历代大师都曾热衷于版画创作。本书由世界知名艺术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授权出版中文版,堪称国内梳理西方版画艺术发展的著作。本书初次全面探索了版画在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在欧洲的起源和传播。开篇详细介绍了蚀刻艺术的创作技法和材料使用,并清晰描述了蚀刻艺术的创作过程,接着对其起源进行了深入研究,继而探索了荷兰、德国、意大利和法国的艺术家是如何发展蚀刻艺术,以及蚀刻艺术是如何成为版画创作中通用且持久的形式之一,并在欧洲传播开来。书中收录了260余幅精美版画作品,介绍了蚀刻艺术早期先行者中的那些伟大艺术家的版画创作,如丢勒、帕尔米贾尼诺、老勃鲁盖尔等。书中展示了他们那些与油画相比别具美感和价值的知名版画作品,讲解了这些艺术家如何为后来的伦勃朗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城西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始凿于公元5-6世纪的北魏时期。石窟依山开凿,规模宏伟,自东迄西约1公里的山崖上,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 254个,各类佛教人物造像59000余尊,各类龛式、塔形和纹样20000余处,雕刻面积达18000平方米。云冈石窟造像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在中国石窟艺 术中独树一帜。本书展现了云冈石窟中的菩萨造像。云冈石窟的菩萨像不仅数量众多,而且形式多样。云冈的菩萨造像峨髻宝冠、美饰华裳,乘袭了犍陀罗风格。在进入中国之后,菩萨形象又融入中华风格,进一步神圣化、庄严化和格式化。
本书为“山西国宝精华”系列之九原岗北朝墓葬壁画,“山西国宝精华”系列是以单页形式,一页呈现一座塑像或一个局部壁画。九原岗墓葬现存壁画达200平方米,墓道东西两壁发现的狩猎图达70平方米,是中国境内发现的面积优选的北朝墓葬狩猎图。墓道北壁上的壁画表现的建筑使用了斜栱,还使用了双柱式斗栱,对于中国建筑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从中精选了40余幅保存相对完整,艺术价值、文物价值高的高清图片,单页出版,具有较高的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瓜州东千佛洞.第5窟》由张景峰,魏迎春,李宏伟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