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晋秘崖——中古野外石刻考察》收录了近年来刘勇在山西大地考察不可移动石刻文物的文章,它们从历史学、文物考古学、文献学等多学科角度切入,对石刻上的“文化密码”进行了学术考证、史料阐释和现状描述,让这些深藏于千沟万壑中的历史遗迹重新进入当代学者的视野。 全书按晋北、晋东、晋东南、晋中南的顺序梳理,所收石刻大多是民间所为,时代集中于魏晋到隋唐时期,以亲历考察与传世文献互证,并附大量实物图片,为山西文史、中国中古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历史碎片和可靠资料。
《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史.金银器》由齐东方,陈灿平著
书中文字侧重探讨了关于浮雕造型的基本理论、原理和规律,又增加了作者对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代中国、古代希腊浮雕艺术等简要的、通史式的梳理介绍,以方便读者更快的建立起以浮雕为主线的艺术史观。本书希望尽优选可能使读者跳脱风格流派的束缚,求索更加接近于艺术本质的东西。
本书为“山西国宝精华”系列之徐显秀墓北齐墓葬壁画,“山西国宝精华”系列是以单页形式,一页呈现一座塑像或一个局部壁画。徐显秀墓彩绘壁画保存基本完整,共约彩绘壁画3300平方米,气势恢宏壮观,形象生动写实,色彩斑斓如新。画面人物与现实同大而栩栩如生,内容纷繁而布局和谐,人物复杂而脉络清楚。本书在文物题材与艺术鉴赏的角度从徐显秀墓墓葬壁画中截取了40余幅保存完整、艺术价值高的高清摄影照片,具有较高的鉴赏与收藏价值。
本书是对当代版画制作方法的一次全面汇编,是一本实用而全面的版画创作技术指南。全书包含数字基础、丝网版画、凸版画、凹版画、拼贴版画、石版画、独幅版画、综合版画、版画+制作、实用事项十部分。跟随印版的制作过程来探讨每一项技法,从调试印刷机到为特定的版面调墨,本书包含大量清晰的步骤图。在着重提供技术信息的同时,将“技术是为艺术目的服务的”这一观念贯彻始终。故本书能够在更广泛的艺术实践背景下进行技术讨论,包括讨论与版画制作相关的艺术概念及艺术史问题。本次修订在数字技术和综合版画章节增添了新的内容,补充了许多制作步骤的图片。增添了全新的“版画+制作”章节,探索了版画创作者如何在制作过程中发现创造性表达的契机。丝网版、拼贴版、凸版、凹版、石版和独幅版画等传统技术也随着新图像的加入而焕然一
本书为“山西国宝精华”系列之水泉梁北齐墓葬壁画,“山西国宝精华”系列是以单页形式,一页呈现一座塑像或一个局部壁画。朔州水泉梁壁画墓,是山西地区发现的规模较大、整体保存较为完整的北齐壁画墓之一。虽然其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但遍布墓室及甬道的彩绘壁画,生动再现了与墓主人身份、地位及生活相关的北齐历史社会风貌,其场面壮观、人物生动、色彩明快、表现内容十分丰富。本书从水泉梁墓葬壁画中截取30余幅高清摄影图片,具有较高的鉴赏与收藏价值。
集结数十位造型艺术家,揭秘设计制作背后的故事。想知道自己心爱的模型从设计到出荷需要多久吗?想知道一流手办模型展览会的参观攻略吗?想了解知名的手办生产厂家、手办制作公司的秘辛吗?……41位一线造型艺术家、120项原创设计、15部制作攻略、6个艺术专栏、6篇独家访谈,从设计灵感、创作背景、爱用工具、制作过程、工作习惯、多视角诚品展现,一场纸上的造型展览与分享之旅,那些让你无尽欢喜、感叹惊奇、渴望拥有的“传奇”之作,尽在这里。 在书中你可以看到什么? 例1 造型艺术大家、人气插画师、涂装特效先锋、新秀原型师集结——创作灵感、制作过程、常用工具、工作习惯等。 例2 横山宏X大畠雅人联名企划对谈:从创作灵感到合作趣闻。 例3 涂装大家田川弘的拟真模型涂装讲座——皮肤基本色秘诀大揭秘:白色、红色、亮洋红色、水手
“大师与版”国际工作坊是由中国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版画系与当代版画研究所主持设立的专项版画科研项目,得到了学院和外事处的大力支持。“大师与版”国际工作坊以“后印刷时代的版画艺术”为研究方向,聚焦当代国际版画艺术教学、创作与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通过与国际间具有专业影响力的美术院系、艺术家与理论家的交流合作,力图将新时代的版画系建设成为具有前瞻性的不错的版画艺术教学、创作及理论研究中心。 本书为第一期,主题为“化蛹为蝶”,内容分为理论支持、讲座概要、展览前言、作品图录等部分。
西方当代雕塑的兴起,始于1945年“二战”结束。新世界的开启促使雕塑家们迅速告别传统,转而追求更加自由和辛辣的艺术表达,作品甚至前卫到“不像雕塑”。 贾科梅蒂将一直以来位于雕塑底部的基座融入创作,让空间感更加开放;安迪·沃霍尔把随处可见的日常消费品作为使用材料,推动了名噪一时的“波普艺术”;约瑟夫·博伊斯用真正的脂肪堆砌出著名的作品《油脂椅》,以此探索分裂世界中人的本质…… 本书是迄今为止最全面地介绍西方当代雕塑的读本,它将雕塑艺术与20世纪的时事、思潮相结合,带领读者穿透众多作品“似是而非”的外表,直抵这一艺术极具爆发力的精神内核。
本课程围绕理论探讨与实践训练两个板块,开展具体的教学。首先,进行理论的集中讲授;随后,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实践辅导,因人施教、因材施艺,采取对应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做好作品。由理论学习到实践检验,从平面创意至立体造型,是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等多方教研的互补结合,体现了教学成果的学术性与多样化。
这本书会解答这些重要问题:为什么那幅画这么值钱?谁来决定一幅画是不是好看的?艺术家需不需要有商业头脑? 同时,这本书还尝试回答艺术目前一个著名的蠢问题: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艺术家?如果没有,原因是什么?如果有,是什么样的社会与个人生活的,使得她们在艺术史叙事中被遮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