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部音乐史,既是音乐形态发展史,更是人类社会的情感史,既要研究音乐艺术的社会意义,也要研究音乐艺术的审美价值的意义; 欧洲音乐发展过程中,每一独具特色的音乐作品的诞生,每一具有重大影响的音乐流派的兴起,每一音乐形态的变更,都充分说明音乐艺术的发展既要符合自身规律,又要符合不断变化着的文化市场规律; 作曲家如果没有丰富的情感,没有强烈的爱憎,没有独特的个性,音乐作品只能流于低俗;如果没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只迷恋于作曲艺术,漠视人们普通关心的社会问题,自然就创作不出富有感召力、富有生命力、深得大众喜爱的作品。
本书汇集并完整呈现了王光祈最重要的音乐理论成果。共分上下两部分。上部选辑作者的11篇论文,主要为作者对发展我国音乐文化的主张和对传统音乐、中西音乐文化比较的研究,并涉及乐系学说以及音乐历史观和研究方法等。下部主要为作者的专著《中国音乐史》以及比较研究东西方乐律学、声学和乐音心理学方面的4篇论文。本书由选编者作了必要的校订和注解。本书使用的是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版本。
《百年中国电影理论文选》充分依赖理性主义,坚持谨严、全面、独立的原则,不因倾心于一个理论现象,便抹杀另一个存在;同时对文选对象保持一份同情的理解,在坚持理论学术与电影艺术和历史视角的基础之上,努力增加新的理解的维度。在书前的长篇编者序言中,对百年中国电影理论做出全新的扫描与读解。每篇文章之前,均写有有关作者与文章内容的导读,供读者参考。
《音乐传播与传播音乐:中国音乐传播论坛(第2辑)》收集了音乐传播学科建设与教育思考、音乐传播的形式与特征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研究、音乐市场与艺术管理、音乐传播媒介考察与研究、音乐传播的文化思考等内容。这些文章都是学者们近两年来以音乐和实践的层面上所作的新的思考。其中有的文章具有浓郁的超前意识和当代精神,对音乐传播活动的理论与实践具有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