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思想界出现了两种令人瞩目的现象:一是重情思潮的涌动,一是礼学复兴之蔚起。这两种现象看似互不相关,然而,礼因情而生,情藉礼而显,两者之间又存在着密切联系,共同推动着明清之际的礼学转向和发展,并使得这一时期的礼学研究呈现出其独有的时代特征。本书正是以此为中心,从对情和礼关系的历史考察入手,立足于明末清初的时代背景,通过对重情思潮在明末清初社会思想和民众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从思想契机和社会根源两个方面展现出这一时期礼学复兴的可能与必然,揭示出明清之际礼学复兴的内在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重情思潮和礼学复兴两种现象的演进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阐述明末清初学者们在重情原则下从起源、本质、功能、发展等方面对礼的理论建构、在治礼中所坚持的缘情崇古的礼经诠释方法以及在礼秩重建
本丛书是一套精心雕琢的名家小书,又是一部匠心独具的文化简史。以“雅风美俗”为血脉,以历代民俗、文风、典制、艺文和经子等为筋骨,形塑了一幕幕精神高华、感性绚烂的人生样态和艺术世界。从秦汉的青铜车马、弦歌斧钺,到魏晋的羁旅宴游、清谈品茗,无不气韵深长,情思丰茂。从唐宋的诗文唱酬、山水风物,到明清的残阳晚景、伏流奔莽,无不生气盎然,历历如绘。五千年的文化旅程渗透出的雅风美俗,拥之人怀,化之于心,俯仰之间,风华尽览。
备受年轻人欢迎的国学导师,傅佩荣教授全新力作!中国四哲经典系列新书,系列重磅作品之《傅佩荣讲庄子》。 老子开创道家思想后,庄子将之发扬光大, 他生于战国时代中期,其思想讲求顺应时代变化,随遇而安, 让自己免于外在的干扰和伤害。司马迁称庄子“其学无所不窥”,可见其博学多闻,聪慧异常,对各方书籍多所涉猎,以故事阐述精妙的人生哲理。 本书以浅显易懂的文字,探究庄子的人生哲学与丰富的寓言。强调外化而内不化。内心与道同在,就可以与他逍遥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