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历史研究者不再把目光聚焦于帝王将相及其政治业绩,而是关注民众的日常生活;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制图、摄像越益简易,现今的人们也越益钟爱图文并茂的书籍,阅读的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一本配有大量的图画来形象地说明几千年来中国的民众及其家族如何举行冠、婚、丧、祭诸礼,使现今的人们重新对中国传统的家族礼仪有所了解,并可藉以对它们作客观的评价,这应当是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吧。
宗臣是民代文学复古派的“后七子”之一,其散文名篇《报刘一丈书》被选入《古文观止》,广为流传。但长期以来学界对宗臣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对《报刘一丈书》的赏析,或者在对“后七子”的整体研究中略有涉及,对于宗臣其人其作的系统性研究一直是个空白。顾国华副教授的《宗臣研究》在占有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将宗臣置于明代中期学术思想和文学发展的大背景下,系统考察宗臣的思想、作品,并从其与“后七子”其他成员的关系的角度重新认识宗臣,得出了不少新见,将宗臣研究整体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面对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如何找到安身立命之本? 在本书中,许纪霖先生通过与众位学者的谈话,分多个层次对我们每一个人如何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进行了探讨:我们要如何名对自己? 找到面对死亡、信仰和文化环境的方法。 如何看待我们的历史? 如何看待世界的发展趋势? 新天下主义、国问题。 如何面对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力求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们找到重建自己内心的方法。
《限制与拓展:关于现代中国画的思考》的书名“限制”,主要就是指中西绘画之间的边界的限制。在我看来,中西绘画之间的风格差异、界限与距离,对中国画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中国传统绘画是会向前演进拓展的,但如果只顾拓展,忽视了对边界和限定性的适度把握,一些重要的东西就会失去,从世界范围来看,就可能最终失去一个大画种。
面对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如何找到安身立命之本? 在本书中,许纪霖先生通过与众位学者的谈话,分多个层次对我们每一个人如何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进行了探讨:我们要如何名对自己? 找到面对死亡、信仰和文化环境的方法。 如何看待我们的历史? 如何看待世界的发展趋势? 新天下主义、国问题。 如何面对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力求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们找到重建自己内心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