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 3折-4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中国礼制史 隋唐五代卷 陈戍国 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陈戍国 著 /2011-11-01/ 湖南教育出版社
    • 本书为《中国礼制史》第四部。凡四章:章“隋朝礼仪”,第二章“唐礼”,第三章“五代十国礼仪”,第四章“馀论”(隋唐五代时期所谓蛮夷礼与二氏礼)。 本书对与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有关的传统文献(包括文人别集)以及文物考古资料(譬如石刻墓志、敦煌遗书)作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礼制礼俗角度认识当时的思想政治与经济文化,为勾勒中国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礼制的大体轮廓,解决礼制史及相关学科中某些具体问题,提供了一些带探索性的意见。

    • ¥45 ¥121 折扣:3.7折
    • 汉代婚丧礼俗考 杨树达 撰 上海古籍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杨树达 撰 /2009-07-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杨树达先生以“礼俗”为研究的对象,原意当包括礼仪制度与民间风俗,而其中的礼仪制度,自然与通常理解的政制不同,实是一种因“俗”而生,又制约着“俗”,与“俗”始终存在密切关系的“礼”。“礼俗”,是社会生活中特别值得重视的现象。然而,自五十年代以来,“礼俗”,似乎已经退出了社会科学常用语汇。 杨树达先生从《汉书》、《后汉书》等历史著作中摘引大量汉代婚丧材料,编成此书。可谓集汉代婚丧习俗材料之大成,其资料价值不言而喻。可为民俗学、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研究工作者提供实用的参考资料。

    • ¥43.68 ¥110.16 折扣:4折
    • 中国传统礼俗考 丁广惠 著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丁广惠 著 /2012-12-01/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礼仪制度风俗习惯的论文集,文集分四部分。“考论”部分重点论述了民俗、民俗学的概念及中外民俗学研究的历史概况。在“传统岁时节日”部分中,作者用大量历史文献考证并阐释了春节、元宵灯节、上巳、寒食、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渊源、发展规律和民俗活动的内容、特点及其变异。在“传统礼仪制度”部分中,作者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姓氏、称谓、丞相九卿六部官制等制度和命名、冠礼等古代礼仪,也介绍了古代的书房、鼎鼐等的形态与用途和龙凤等的起源与传说。在《礼俗考误》部分中,作者以电视剧《封神榜》《汉武大帝》和《唐明皇》为对象,就其中涉及古代礼俗的具体错误事例进行辨误,与“传统礼仪制度”部分印证,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 ¥42.55 ¥110.25 折扣:3.9折
    • 中国礼制史 隋唐五代卷 陈戍国 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陈戍国 著 /2011-11-01/ 湖南教育出版社
    • 本书为《中国礼制史》第四部。凡四章:章“隋朝礼仪”,第二章“唐礼”,第三章“五代十国礼仪”,第四章“馀论”(隋唐五代时期所谓蛮夷礼与二氏礼)。 本书对与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有关的传统文献(包括文人别集)以及文物考古资料(譬如石刻墓志、敦煌遗书)作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礼制礼俗角度认识当时的思想政治与经济文化,为勾勒中国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礼制的大体轮廓,解决礼制史及相关学科中某些具体问题,提供了一些带探索性的意见。

    • ¥45 ¥121 折扣:3.7折
    • 中国礼制史 隋唐五代卷 陈戍国 著 湖南教育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陈戍国 著 /2011-11-01/ 湖南教育出版社
    • 本书为《中国礼制史》第四部。凡四章:章“隋朝礼仪”,第二章“唐礼”,第三章“五代十国礼仪”,第四章“馀论”(隋唐五代时期所谓蛮夷礼与二氏礼)。 本书对与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有关的传统文献(包括文人别集)以及文物考古资料(譬如石刻墓志、敦煌遗书)作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从礼制礼俗角度认识当时的思想政治与经济文化,为勾勒中国隋唐五代十国时期礼制的大体轮廓,解决礼制史及相关学科中某些具体问题,提供了一些带探索性的意见。

    • ¥45 ¥121 折扣:3.7折
    • 中国传统礼俗考 丁广惠 著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丁广惠 著 /2012-12-01/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礼仪制度风俗习惯的论文集,文集分四部分。“考论”部分重点论述了民俗、民俗学的概念及中外民俗学研究的历史概况。在“传统岁时节日”部分中,作者用大量历史文献考证并阐释了春节、元宵灯节、上巳、寒食、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渊源、发展规律和民俗活动的内容、特点及其变异。在“传统礼仪制度”部分中,作者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姓氏、称谓、丞相九卿六部官制等制度和命名、冠礼等古代礼仪,也介绍了古代的书房、鼎鼐等的形态与用途和龙凤等的起源与传说。在《礼俗考误》部分中,作者以电视剧《封神榜》《汉武大帝》和《唐明皇》为对象,就其中涉及古代礼俗的具体错误事例进行辨误,与“传统礼仪制度”部分印证,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 ¥42.35 ¥110.22 折扣:3.8折
    • 中华文明之旅·幽冥色彩:中国古代墓葬壁饰
    •   ( 0 条评论 )
    • /2004-01-01/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古代墓葬壁饰,是当时埋葬制度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不同历史时期墓葬壁饰的题材和内容,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反映了人们的宗教信仰与道德观念。因此,关于中国古代墓葬壁饰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意义。它不仅是考古学研究的范畴,也是历史和美术学者关注的课题。 《幽冥色彩:中国古代墓葬壁饰》截取了一些有价值的断面,展现了中国古代墓葬壁饰的时代特点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大体勾勒出墓葬壁饰的发展脉络,让读者感受古代幽冥的缤纷色彩,领略古人精湛的绘画雕刻艺术。或许某段叙述或某些画面,能够激起您一缕怀古幽思,徜徉于历史的长河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 ¥42.86 ¥135.72 折扣:3.2折
    • 电影与时代病:独立电影文化评价与见证 王小鲁 著 花城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2010-02-01/ 花城出版社
    • 本书收取了我两年来撰写的与电影相关的文章。其议题多是源于自己在电影观摩中的感发,或是我参与电影活动后心绪的纪录,也有一些是对局部影像历史进行了相对系统的考察。在书的第三辑,与导演、评论家的访谈对话部分,其展开的话题有针对电影形式风格的,有针对创作者之文化心态的,另有一些是针对电影制度空间和接受空间的。我期待这些现场的纪录在未来能具有一种档案的价值。 我为书取名“电影与时代病”,有朋友问我为何有这样的命名。我并不想从电影理论里寻找这个说法的合理性,另外,这也是一个逃避:如果我要在理论史里追溯根源,那么这里又需我花费一番笔墨,对这个修辞行为进行一番辩护。我在此只愿意说是借助于自己的感性经验,知道电影的确能反映外部世界的问题,也能反映内在领域的问题,能借助电影去诊断电影客体——

    • ¥35.82 ¥92.82 折扣:3.9折
    • 何以安身立命
    •   ( 0 条评论 )
    • /2016-07-01/ 中信出版社
    • 面对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如何找到安身立命之本? 在本书中,许纪霖先生通过与众位学者的谈话,分多个层次对我们每一个人如何在这个时代安身立命进行了探讨:我们要如何名对自己? 找到面对死亡、信仰和文化环境的方法。 如何看待我们的历史? 如何看待世界的发展趋势? 新天下主义、国问题。 如何面对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力求为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们找到重建自己内心的方法。

    • ¥48.8 ¥147.6 折扣:3.3折
    • 中国古代碑帖经典彩色放大本 颜真卿颜勤礼碑
    •   ( 0 条评论 )
    • 邱振中 /2013-12-01/ 江西美术出版社
    • 颜真卿与《颜勤礼碑》 文师华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长安县(今陕西西安)人,祖籍琅琊(今山东临沂)。曾出任平原太守,人称“颜平原”。安史之乱平息后,颜真卿入京,官尚书右丞、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太子太保,封鲁郡开国公,世又称“颜鲁公”。 颜真卿在书法的道路上,首先受到了家学和外祖父殷仲容书风的熏陶,其次受到了初唐褚遂良和盛唐张旭等名师的影响。在继承家法、学习褚书、受到张旭指点的基础上,颜真卿凭借自己的悟性和勤奋,把雄豪壮伟的气势情绪纳入楷书规范,以圆转浑厚的笔致代替了方折劲巧的晋人笔法,以平稳厚重的结构代替欹侧秀美的二王书体,古法为之一变,自成家数,世称“颜体”。 颜真卿楷书名作有:《多宝塔碑》(44岁书,现藏西安碑林)、《东方朔画赞碑》(46岁书,碑在山东德州)、

    • ¥42.86 ¥135.72 折扣:3.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