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高级读解》是从1963年开始编写,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精心打磨、不断修订而成的。这套书很好地继承了上个世纪前半叶中国传统国文教材的精华,同时又能融通古今,与时俱进,富于现代气息,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典籍的精髓集于这一套书中,“以能反映中华文化之精髓,培养伦理道德之观念且具有时代意义者”为标准,启发读者联系现实,领悟原作精髓。
本书是一部从语言文化的角度论述东方文明起源,揭示华夏文明特色与内涵的著作。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力图揭开一个已经存在了数千年的谜局:汉字起源于阿尔泰语,古代阿尔泰游牧民族才是汉字最早的发明者。 作者推进了80年前高本汉提出的汉字“古音拟构”设想,突破传统的华夏文明起源观,指出多音节的古代阿尔泰语才是汉字古音拟构正确的方向,汉字最初表达的是多音节的阿尔泰语。因为越是冷僻古奥的“雅言”,越是那些仅用作书面用语的汉字,越是对应着今天蒙古人日常口语词汇。从语文史方向描述的话,一部华夏文明起源发展史,就是多音节的阿尔泰语最后消融进单音节百越语言中去的历史。
《中国阅读通史》是迄今为止第一部以中国阅读史为研究对象的多卷本丛书,本书讨论了阅读的多重含义,以历史朝代为序,探讨从先秦到民国不同时期阅读现象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总结中国阅读传统的特色及阅读的思想与方法。全书共分有十卷,篇幅约360万字。何官峰著的《中国阅读通史(魏晋南北朝卷)(精)》详细阐释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阅读史的发展状况。首先,介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历史特征,以及读物变迁的情况。接下来,分别分析了藏书、教育事业发展对阅读的影响。最后,总结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阅读行为的特征,包括阅读群体的转变、阅读风尚的转移等等,并对这一时期的阅读理论和方法进行了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