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50-10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共塑 : 西方文化精神的演变
    •   ( 37 条评论 )
    • /2023-10-01/ 民主与建设
    • 从“头上的星空”到“心中的道德律”,从节庆礼仪到家庭伦理观念,在西方文化的演变中,始终萦绕着一对基本矛盾:理性与信仰的张力。 本书作者将思想的演进置于具体的历史情境中,从历史视野论述 教信仰与希伯来文化、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的复杂联系,描绘 教文明的诞生;追溯 教信仰在中世纪的发展,叙说文艺复兴和 改革开启的西方文化现代转型;从哲学角度论述欧洲启蒙运动,展示新兴的理性精神如何突破信仰的藩篱,开启英、法、德等国的现代历史进程。由此揭示西方文化的精神内核,带我们走进理性与信仰共同塑造的现代西方世界。

    • ¥70.94 ¥142 折扣:5折
    • 中古政治与思想文化史论
    •   ( 18 条评论 )
    • 楼劲 著 /2023-01-01/ 上海人民
    • 本书从中国古代政治现象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过程观察相关的制度框架、实施状态,从制度举措及其施用之况观察相应的政治内涵和思想动向,是作者近十余年所撰中古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重要论文的菁华。 全书共分四部分。 部分探讨了中古以前“革命”和“禅让”两种制度的历史观念在早期王朝易代实践中的地位之升降变化及其驱动力;第二部分抉发不同制度所蕴政治诉求和现实问题,针对中古时期的多种具体制度现象,以“动态的制度”研究视角观察其背后的政治逻辑和思想变化;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中古儒、墨等学派的发展面貌,澄清了如“汉魏以来儒学衰落和子学萎缩”等长期以来被误解的诸多问题,指出“中古思想界的主流是由儒学不断汲取子学、 等多重因子的发展过程所构成”; 一部分为密切关联古代政治史和制度史的古籍沈约《谥例序》文笺解

    • ¥63.95 ¥128 折扣:5折
    • 中国历史常识:全2册(修订版)
    •   ( 1 条评论 )
    • 吴晗 /2023-11-30/ 新世界
    • 吴晗于1963年至1965年间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如 历史学家汪篯、白寿彝、邓广铭、郑天挺、翁独健、胡厚宣、阴法鲁、何兹全、戴逸等,他们一起整理、编写了这部《中国历史常识》,从北京猿人一直写到北伐战争,几乎囊括了中国历 所有的重要事件、文史常识、典章制度等,是学习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经典读物。

    • ¥58.95 ¥118 折扣:5折
    • 中华帝国晚期的大众文化
    •   ( 12 条评论 )
    • 编者:(美)罗友枝//黎安友//姜士彬|责编:岳蕾|译者:赵世玲 /2022-04-01/ 北京师大
    • 本书的作者摒弃了传统的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的二元对立,不仅采用“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这个具有跨越性和穿透性的概念,而且在各自的个案中始终关注 、包括士绅在内的地方精英与普通民众在大众文化的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各自所起的作用, 不同人群从各自的目的出发共同造就了一个“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整合的文化,或者叫做“文化大一统”。这个“文化大一统”是恩格斯所说的“历史的合力”造成的结果。

    • ¥83.93 ¥168 折扣:5折
    • 古代中日跨国人物研究(精)/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
    •   ( 13 条评论 )
    • 王勇|责编:郦鸣枫//许卉//周思逸|总主编:王勇 /2021-12-01/ 浙江人民
    • “新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 辑)系列之一。古今中外,民族、 、区域之间的文化传播,离不开“人”与“物”。中日的文化交流,同样不能忽视甘冒“鲸波之险”的跨国人物。本书聚焦圣德太子、福亮、鉴真、智藏、阿倍仲麻吕、井真成、李光玄、 澄、空海、宽建、转智等在中日文化交流 大放光彩的传奇人物,讲述他们的故事,彰显他们的事迹,颂扬他们的精神。

    • ¥58.69 ¥128 折扣:4.6折
    • 中华图像文化史·建筑图像卷 上
    •   ( 4 条评论 )
    • 周学鹰 马晓 李思洋 /2019-12-01/ 中国摄影
    • 本书从传统建筑与中国图像关系、原始社会建筑文化、夏商周建筑文化、秦汉建筑文化、三国两晋南北朝建筑文化、隋唐一代建筑文化等六方面入手,介绍了我们传统建筑的产生、发展和流变,说明建筑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重点探讨作为建筑主体的图像视觉艺术,展现其形式和意义,兼论建筑图、建筑画及其模型。

    • ¥97.02 ¥198 折扣:4.9折
    • 中华图像文化史·风水图像卷
    •   ( 5 条评论 )
    • 李书有 倪南 /2022-12-01/ 中国摄影
    • 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蕴含的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即使在 , 中的生态考量和审美意趣仍然具有借鉴价值。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 术所“相”“看”的都是图像化的景观,因此 术及其所观照和营造的景观图像也就成为解码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华图像文化史? 图像卷》一书从 术的形成背景、形法 和理法 的构成场域、山水和建筑等的理想 形势等方面,对 术及 图像进行分析和解读,不仅能够帮助人们客观看待和理解 ,对于丰富中华图像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 ¥97.02 ¥198 折扣:4.9折
    • 日本AV影像史 (日)藤木TDC著 新星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日)藤木TDC著 /2013-08-01/ 新星出版社
    • 中地部有关AV发展历史的读物。以文化角度,系统全面地阐述AV的人和事。把AV在中国人心中的位置重新定义——不要觉得你懂AV,其实你什么都不知道。 日本每年流通的超过一万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色情影像生产国。通过互联网,日本制的无码AV流向世界各地,其质量之高堪与动漫相比肩,是日本的代表性文化。可是另一方面,AV属于地下状态的边缘文化,至今未能有一部详尽的历史。本书通过熟知业界的作者之手,首次多方位地展现了AV的发展历程。

    • ¥95 ¥197.37 折扣:4.8折
    •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发展研究 曾颖 著 水利水电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曾颖 著 /2018-12-01/ 水利水电出版社
    •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发展研究》遵循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的时间轨迹,从中国近代美术变革的先声入手,将社会变化对中国美术的影响、晚明以来的形式、“海派”与画家作为开篇,依次探讨1919—1949年中国美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发展、1949—1956年中国美术在过渡时期的发展、1956—1966年中国美术在十年探索时期的发展、1966—1976年中国美术在“”十年的发展以及1978年至今中国美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发展。 《中国近现代美术史发展研究》论述严谨。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是一本值得学习研究的著作。

    • ¥83 ¥173 折扣:4.8折
    • 文明的两端
    •   ( 73 条评论 )
    • 何怀宏 /2022-07-01/ 广西师大
    • 本书核心要探讨的是文明的“前”、“后”两端:前端是指人类将要进入文明和进入之后一直到物质基础、政治秩序和精神文明的形态基本确立,即几大文明的根本价值观开始分流的一段时间;后端是指人类进入思想启蒙和工业文明以来的时代,尤其是进入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代。 在文明开始的一端,先是追溯宇宙、地球、自然生命的演化,接着探讨人类和它们的关系,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初始动因,从物质文明到政治文明再到精神文明的基本过程,信仰和价值观在和政治的互动中所起的作用,等等。 在现代的一端,则主要是反省文明所取得的成就,尤其是近代以来的成败,认识现代文明的性质和特点,注意价值的转换和趋同,观察它的推进者和抵制者,思考它遇到的挑战和危机,预测它可能的走向。 同时,本书也会注意两端之间的联系和对照,尤其是物质层面

    • ¥56.84 ¥98 折扣:5.8折
    • 事件思想史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30 条评论 )
    • 刘阳 /2021-05-01/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最近十余年来,事件思想不仅在国际学界得到持续、前沿、开放的研究,也逐渐引起了包括哲学、政治学与文学等学科在内的我国学术界的兴趣。《事件思想史》作者刘阳教授通过细读大量文献,详尽深入地论述了事件思想在德、法、英、美与东方的丰富发展历程,并追踪其各种前沿进展。在此过程中考察了这一思想谱系的深层机理与内在张力,揭示出它与语言、伦理及后理论的关系,以及在创作、研究与教学等方面的实践前景,提供了当今文论学科中一个新生长点的学理地基。跨学科特点,使其除了可供文学理论研究者参考,还可供哲学、政治学研究者阅读。

    • ¥57.1 ¥119 折扣:4.8折
    • 中华图像文化史文字图像卷 中国摄影出版社
    •   ( 9 条评论 )
    • 韩丛耀 主编;朱永明,胡天璇 著 /2018-03-01/ 中国摄影出版社
    • 朱永明、胡天璇著的这本《中华图像文化史(文字图像卷)》从符号语言学视角提出,不论文字自身的结构与形态是抽象的线条,还是兼具形象的意象与装饰,它们都是结构性的符号组合模式。汉字文化创造的本体是视觉性符号,包含符号形式与符号语义两个相生互补的共生体,这种形意相生的视觉话语模式是汉字文化体系很典型的特征。本书立足语言符号学观念与方法,在强调图像主体的汉字文化史研究的同时,以产生、构成与传播三大场域为语境逐层展开。三大场域图像理论很早由韩丛耀先生结合潘氏图像学及社会学、传播学语境理论提出,相较潘诺夫斯基(Wolfgangk. H. Panofsky,1919-2007)其圣像研究视角的三层次图像分析方法,三大场域模式将图像研究推向一个更为宏观和立体的视域。

    • ¥99 ¥198 折扣:5折
    • 中华图像文化史·建筑图像卷 下
    •   ( 2 条评论 )
    • 周学鹰 马晓 李思洋 /2019-12-01/ 中国摄影
    • 本书从传统建筑与中国图像关系、原始社会建筑文化、夏商周建筑文化、秦汉建筑文化、三国两晋南北朝建筑文化、隋唐一代建筑文化等六方面入手,介绍了我们传统的建筑的产生、发展和流变,说明建筑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重点探讨作为建筑主体的图像视觉艺术,展现其形式和意义,兼论建筑图、建筑画及其模型。

    • ¥97.02 ¥198 折扣:4.9折
    • 布尔乔亚经验(1感官生活上下)(精)
    •   ( 7 条评论 )
    • (美)彼得·盖伊|责编:章颖莹|译者:赵勇... /2020-08-01/ 上海人民
    • 本书对从19世纪20年代到 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和美国布尔乔亚的感官生活进行了全景式研究。在这一段时间中,西方文化经历了不可逆转的、常常是痛苦的根本变迁。布尔乔亚求爱的方式和教育的理想、对女性的描绘和建筑的品味,还有其他诸多的文化特性,都发生了重大转型。全书梳理并引用了一系列丰富的一手资料,如大量布尔乔亚的日记和书信、小说以及绘画等,试图重现19世纪布尔乔亚文化的矛盾冲突。

    • ¥58.95 ¥118 折扣:5折
    • 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与史前丝绸之路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7 条评论 )
    • 林梅村 主编 /2019-12-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塞伊玛-图尔宾诺义化,是广布于西西们利亚等地的欧亚草原青铜时代晚期文化,研究者早就注意到,塞伊玛-图尔宾诺青铜器与中国北方和西北地区青铜时代文化存在密切联系。以世界文明为背景,探讨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业已成为当今研究的新潮流。本书的研究表明,中国青铜文化没有经历过原始红铜锻造阶段,而是直接引进了欧亚草原的优选的青铜铸造技术。不过,中国青铜文化并非简单地接受两方冶金术,而是创造性地发明了铸造青铜容器技术,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文明的发展。本书作者北京大学林梅村教授等研究者开启了一系列欧亚早期文明与史前丝绸之路的课题,涵盖了包括莫洛金院士、帕尔青格教授等国际学界近期新研究成果,集合了数百件海内外一手的珍贵文物图像。

    • ¥80.6 ¥168 折扣:4.8折
    • 日本文化简史 从起源到江户时代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15 条评论 )
    • (英)乔治·贝利·桑瑟姆 /2021-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最早出版于1931年,1959年哈佛大学教授、日本史研究很好学者埃德温·赖肖尔(赖世和)曾这样评价这部著作:“乔治·桑塞姆的《日本:一部简明文化史》的出版将西方的日本史研究提升到了新高度。他对日本制度鞭辟入里的分析、对文化发展的敏锐解读,以及流畅行文的魅力,与西洋世界日本史研究入门中那些单调乏味的调查和着墨颇多的轶事记录形成了鲜明对比。”

    • ¥64 ¥128 折扣:5折
    • 中国电视剧60年大系(编年史)
    •   ( 2 条评论 )
    • 编者:刘晔原//卢蓉|总主编:王卫平... /2018-06-01/ 中国广播电视
    • 《中国电视剧编年史》是一部中国电视剧领域的工具书,它是中国电视剧60年来的事业、产业、政策、社会现象以及经典剧目的 的扫描。它力求全面而接近原貌的记录和综述。 书稿采用“编年史”的体例,以年、月、日为顺序,串联起中国电视剧从1958年到2018年60年历史沿革中的作品、事件、现象,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管理机制、创作生产、精品力作、市场运营、宣传推广、评论评奖、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科技应用、跨文化传播等多个方面,并分五个阶段对中国电视剧的历史状况做出整体把握,是一部中国电视剧领域有史可鉴、有据可循的历史纲要。 书稿附录包括飞天奖、金鹰奖、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白玉兰奖四个主要奖项及作品,以及60年重要的电视剧主要理论专著。

    • ¥74.94 ¥150 折扣:5折
    • 西北师范大学史话 张俊宗 刘仲奎主编 人民出版社旗舰店
    •   ( 8 条评论 )
    • 张俊宗 刘仲奎 主编 /2022-09-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为纪念西北师范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用书。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悠久,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影响深远。全面抗战时期,西北师范大学在延续中华文脉,传播抗战文化,促进学术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对西北师范大学的历史渊源,西迁兰州的原因,抗战时期的校园文化,学术成就,学科发展,学术大师在西北师大的工作,爱国学生运动,中共在西北师大的革命活动等进行了深入考察。同时,对新中国成立以后西北师范大学为国家教育科研事业做出的贡献,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做出的贡献等进行了总结分析。

    • ¥55 ¥110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