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述论
    •   ( 140 条评论 )
    • 钱永平 /2013-12-01/ 中山大学出版社
    •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是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理论依据。《UNESCO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述论》由钱永平所著,本书结合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际,围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2003年公约”)在UNESCO层面的发展脉络以及文本中出现的文化多样性、社区、再创造、可持续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形式等关键概念展开探讨。本书章从UNESCO层面,梳理了对制定2003年公约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以此了解影响2003年公约出台的各种社会力量的努力和博弈过程。第二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术语及概念重新进行了阐释。第三章分析了文化遗产名录机制的选择性特征、价值评估,也分析了名录申报过程中不同社会团体的博弈及产生的影响。第四章、第五章针对2003年公约提倡的两个重要原则:文化多样性和社区

    • ¥32 ¥64 折扣:5折
    • 叫好 梨园百年
    •   ( 24 条评论 )
    • 张永和 /2022-10-01/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京剧评论家的集大成之作。本书分为 戏里戏外掌典故 台上台下有讲究 重溯百年京剧史 再忆大师传风骨 四篇,以京腔讲述,用老照片还原,图文并茂地探究《白蛇传》《红鬃烈马》等传统骨子老戏的来源历史,还讲述老戏班规矩传承、京剧表演的艺术内涵、老茶园看戏的讲究、梨园趣闻,梳理琴师、鼓师的百年传承历史,介绍《三打祝家庄》等新京剧的诞生,更再现谭元寿、刘秀荣等京剧艺术大师的成长之路。

    • ¥44.1 ¥98 折扣:4.5折
    • 阿胶--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   ( 686 条评论 )
    • 杨福安, 王京娥著 /2013-09-01/ 文化艺术出版社
    • 杨福安、王京娥编著的《阿胶》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之一种。本书对阿胶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文化概况、历史源流到分布状况及生产工艺、产品规格、作用与价值等多个角度做了全面的叙述,并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提出了相关的可行性方案。另有生产工艺流程及分析若干,丰富了本书的内容。

    • ¥30 ¥60 折扣:5折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社会力量研究
    •   ( 141 条评论 )
    • 张兆林 齐如林 束华娜 著 /2017-03-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在武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成果的总结、凝练和升华。全书从文化与科技融合角度,分别从理论阐释、机制建构和平台设计三个方面,提出构建以政府主导、融合创新、需求导向和社会保护为内容的机制体系及其实现路径。通过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系统研究,初步形成了系统化的理论知识和举措建议,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较为可行的实施建议。

    • ¥39.5 ¥79 折扣:5折
    • 形意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山西省保护成果丛书)
    •   ( 99 条评论 )
    • 王子虎 李晋萍 /2023-02-01/ 北岳文艺出版社
    • 形意拳,又称心意拳,是中国传统拳术之一。创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形意拳讲究内意与外形的高度统一 。本书从形意拳的文化背景、历史脉络、文化传承、项目形态、项目特征、代表性传承人、传承故事、保护手段、社会影响、发展现状等;附录包括大事记、传承世系等。在挖掘本项目的文化积淀的基础上,体现知识性、文献性、地域性、民族性等特色,力求雅俗共赏,明晰准确,推陈出新。

    • ¥49 ¥98 折扣:5折
    • 伬艺 评话(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卷)丛书)
    •   ( 26 条评论 )
    • 刘春曙 杨凡 刘向东 /2020-06-09/ 福建教育出版社
    • 丛书内容简介 丛书以音乐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以福建省入选国务院批准的*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有关传统戏曲、曲艺、民间音乐、舞蹈音乐等项目的音乐材料为主干内容,为了普及与教育的方便,各分册均按概述、唱腔曲谱、器乐曲牌曲谱、锣鼓介头、选段、传承人介绍等大致板块进行设置,不同于以往的资料整理汇编的做法,而是按有利于学习者对分类学习与掌握的需要进行编排。丛书19卷20册,共收入23种传统音乐艺术形式,它包括:《南音》《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闽剧》《闽西汉剧》《北路戏》《大腔戏》《梅林戏》《四平戏》《木偶戏(泉州提线)》《木偶戏(晋江木偶)》《十番音乐(福州)》《十番音乐(闽西)》《锦歌 东山歌册 畲族民歌》《伬艺 评话》《北管 拍胸舞》《南词》。 本书内容简介 本书对福建省*批入

    • ¥30 ¥60 折扣:5折
    • 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研究
    •   ( 111 条评论 )
    • 陈静梅 著 /2016-05-0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陈静梅*的《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研究》分别研究了传承人的人生历程与口述史、传承人的认定、传承人的权利义务、传承人的保护方法、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概况、行政保护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私权保护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度反思和理论构建,*后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关键在于传承人,需要政府、学界*加深入的田野调查,也需要不断完善理论研究加强对传承人保护的指导。

    • ¥30.3 ¥55 折扣:5.5折
    • 看见非遗:2024非遗主题日历(纸上的非遗馆 读非遗 品山西文化 非遗文化走入“百姓家”)
    •   ( 49 条评论 )
    • 刘小旦夏慧文郭瑞凡 /2023-10-01/ 北岳文艺出版社
    • 《看见非遗》从百姓的日常生活入手,以时令、节气中的山西民俗为线索,每周解读一个非遗项目,一图一文,52个非遗主题最终汇成一个 纸上非遗馆 。待日历用完,读者不仅了解了山西非遗,更体会到非遗保护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发起读者对于山西非遗生态和黄河文化的关注。为将独具风韵的山西非遗艺术活态展示,日历在非遗项目展示序列、编辑体例等方面与时令、节日、民俗等紧密结合,将剪纸、雕刻等非遗技艺元素引入日历的设计,以期凸显三晋文化之精髓,更展现三晋风物之灵动。非遗保护,人人参与。

    • ¥49 ¥98 折扣:5折
    • 地图上的中国:万里长城(英)
    •   ( 13 条评论 )
    • 刘晓涛魏敏 /2022-08-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地图上的中国 系列图书利用地图作为讲述中国故事的载体,通过地图搭载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自然地理、当代发展等内容,同时在纸质图书基础上开发可视听化的电子读物,达成融合传播效果,帮助广大海内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本书简要介绍了长城历史,并以长城从东向西的走向为序,选取40多个著名点位,图文并茂地逐一介绍其地的长城建筑、历史典故、特色地位。作者笔下的长城,横跨十几个省份,纵贯数千年,展现了长城的壮美身姿和宏伟历史,有助于读者加深对长城的了解,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The China on the Map series uses the map as a carrier to tell stories about China. China s history, culture, geography and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are illustrated through the map. Also, electronic A/V books are developed based on their paper counterparts to achieve integrated communication and help readers at home and abroad better

    • ¥39 ¥78 折扣:5折
    • 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8-2019)
    •   ( 288 条评论 )
    • 西沐 /2019-10-01/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年度研究报告(2018 2019)》,是系统研究与梳理我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的重要分析报告,也是由中国艺术经济研究院和中国文化产业智库研究中心共同打造的 绿皮书系列 的研究报告。报告全面系统地深入分析了我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的大背景、现状、问题、趋势等方面,深刻揭示了我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的状态与态势。 全报告分为二十部分,分别为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的大背景,非遗的概念、内涵与特点,世界非遗及其产业发展的分析,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的问题,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中国非遗发展的市场与产业分析,中国非遗产业的规模与结构分析,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化发展的挑战与机遇,新时期中国非遗及其产业发展的基本理念,新时期中国非遗发展的基本机制,新时期

    • ¥47.7 ¥106 折扣:4.5折
    •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传承到传播
    •   ( 234 条评论 )
    • 杨红 /2019-09-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理论研究与典型案例选编》将以“加强非遗传播的意义、实践与思考”为主题,突出典型性和研究性。案例范围包括:以非遗的知识普及、文化传播、保护工作等为内容开展的各类媒体宣传、影视传播、新媒体传播、普及教育、展示推广等实践情况,对近年来非遗传播的典型优秀案例进行客观、全面的概括和总结。

    • ¥49 ¥98 折扣:5折
    • 白族大本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
    •   ( 18 条评论 )
    • 王晋 著 /2019-08-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白族大本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研究》以档案学理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调查和实地调查,从白族大本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和建档保护的现实需要人手,系统梳理白族大本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总体思路,深入探讨白族大本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社会协同参与模式、白族大本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共建共享平台以及白族大本曲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保护的业务工作等问题。

    • ¥39 ¥78 折扣:5折
    • 节日之书:余世存说中国传统节日(余世存2019年重磅新作)
    •   ( 12447 条评论 )
    • 余世存老树画画 绘 /2019-01-17/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传统节日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是中国人的人情纽带,爱情和亲情,生离和死别,不同的节日中包含着不同的生活情绪。一本节日之书,就是一本中国人的生活简史。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传统的流失,节日的商业味渐浓文化味渐失,不少人呼吁:节日味淡了,没了。因此,找回我们的传统节日,成为一项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任务。 本书由著名学者余世存撰写,是目前国内*本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读本。相对于《时间之书》,本书更注重故事性和知识性,更贴近广大读者,书中从历史故事、思想传承、风俗礼节、生活方式等方面,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进行全方位讲述,以学者的思想高度和文化深度将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完美解读。配以著名画家老树画画专门绘制节日插图,精心呈现中国传统节日之美,是给当代人的*知识读

    • ¥34 ¥68 折扣:5折
    •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20)
    •   ( 47 条评论 )
    • 荣跃明主编,毕旭玲执行主编 /2020-04-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本书以 推动长三角非遗的一体化保护与发展 为主题,梳理了2019年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方面取得的经验与面临的问题。本书尝试了邀请媒体人、传承人与学者共同探讨非遗保护问题的新方法,对镇江大运河非遗文化、杭州小热昏、德清防风氏神话资源等长三角非遗案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媒体在国家政策、专家学者、非遗传人和广大非遗爱好者之间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的观点。本书还对海派 孵茶馆 习俗、海派评弹艺术、海派工艺美术、筷子制作技艺等案例进行了分析,对上海高等学校非遗传承的实践进行了总结,对非遗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讨,并考察了越南水上木偶戏、印尼皮影戏、法国格拉斯天然香水三项域外非遗。本书认为未来长三角非遗一体化会沿着两个方向发展:长三角区域非遗项目与资源的整合,长三角区

    • ¥49 ¥98 折扣:5折
    •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2018)
    •   ( 23 条评论 )
    • 荣跃明,毕旭玲 /2018-03-01/ 上海书店出版社
    • 本书以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为主题,梳理了2017年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振兴传统工艺与打造创世神话研究、创作和传播高地等方面的主要成绩,分析了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与代表性传承人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考察了非遗保护过程中因缺乏具体标准而形成困境,探索了非遗融入中小学艺术教育和民间手工艺传承的途径,对部分国外的非遗保护经验进行了总结,提出应该在上海地方文化传统中寻找国际大都市发展的核心内驱力,应该构建实现上海地方文化认同的非遗谱系。本书主要由五大内容组成:传统工艺的保护与振兴、创世神话、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域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反映了以上海文化管理部门、学术界、企业界在201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行动和思考。本书系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民俗与非遗研究中心组织编写

    • ¥44 ¥88 折扣:5折
    • 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交流研究
    •   ( 22 条评论 )
    • 李锐 /2016-06-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李锐等所*的《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外交流研究》采用抽样调查与案例研究结合的方法,对我国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 走出去 对外交流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出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外交流活动中存在的五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对外展演的艺术形式如何合理利用、民俗类项目能否 走出去 、生产性保护非遗项目如何开拓海外市场、对外交流信息和反馈信息如何顺畅、对外交流的运行机制如何有效等方面,作者对此进行了学理和实践的深度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全书分为研究报告、专题研究和访谈纪要三个部分,具有实证性、学理性和资料性三个特点,对从事 非遗 保护的各级政府、文化团体、高等学校和从事文化产业的企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33 ¥60 折扣:5.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