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鼎盛时期。唐太宗李世民主是这段光辉历史的缔造者和建设者,他用自己的非凡智慧和 创造力开创了唐代社会一个又一个的发展奇迹。昭陵就是这位传奇式封建帝王驾崩之后的归宿之地。在这片周长60千米,占地30万亩 的庞大陵园里,不知隐藏了多少个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本书针对昭陵地区出土和遗存的精品石刻进行了一些探讨研究和细致介绍。文中内容虽不贪大求全,便也从历史文化、石刻艺术等方面进行为较为系统的分析和讲解,是广大读者了解昭陵文物,探寻昭陵故事的一本好册子。
叙述条理清晰,内容详实,各门各派印章一一予以罗列,极具资料价值。◎宋元以后,原本由工匠完成的印章镌刻,在文人手中得到呈现,并进而发展为众多风格鲜明的艺术流派,其中以“西泠八家”为代表的浙派印人,力追古贤而不拘囿于成法,风格浑朴苍劲。1904年夏,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叶铭、吴隐创建西泠印社,并力推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出任社长。盛名之下,精英云集。百年来,印社社员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为宗旨,于金石篆刻和书画艺术的研习之外,在印学研究、印谱辑录诸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汉隶《史晨碑》集字临创”以《史晨碑》为编写范本。此碑字体偏重规矩端正,故其笔画圆秀典雅,处处显得谨严敦厚。其结体方正,波磔分明,字体秀丽匀称。用笔画波磔作为调节造字以取气势的主笔。故为后世学隶书者。 施志伟编著的《史晨碑·集字临创(隶书技法精讲精练)》有两个特点:一是以所有集字为主体,逐字精讲临习过程中要注意的技法要求。二是在技法点拨的同时以图示的方法,辅以各范字笔画的运笔走势轨迹,使书法教学更为直观易懂。本书可作为学校书法教学和书法自学者的教材或字帖。
鸿蒙既辟,天降生民。清幽旷寂的埙声,敲木斫石的沉响,回荡在苍茫大地。拨开岩穴中的灰烬,依稀可见火光在石壁投下的阴影。解读伏羲神农的神话,似乎能想像先民的生存艰辛。抛石投矛,布网垂钓,冀求果腹之食。架木为居,种粟植稻,醒得四时温饱。日月山川皆有灵,必须顶礼膜拜。狂风暴雨有时作,难免战栗惊慌。历尽千万年磨难,点滴进步积累成巨大飞跃。钻木取火,烧陶琢玉……华夏文明的曙光,划破了远古的寂寂长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