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商玉器是商代后期盘庚迁殷后,由殷商王朝玉器作坊直接组织生产的玉作精品,是中国最早的王室玉器。由于年代久远,殷商玉器流传至今的玉器珍品稀少,故而真品备受外收藏家追捧。 本书作为一本殷墟玉器艺术鉴赏类图书,虽然略微涉及了殷墟玉器的某些学术观点,但主要内容是通过介绍安阳殷畿艺术博物馆馆藏玉器,普及高古玉辩伪知识,有助于广大读者更好地欣赏殷商玉器艺术,尤其是本书所介绍的该馆玉器,都了相应的电子显微镜照片,这是出版的高古玉书籍次采用显微图片。 作者提醒广大玉器收藏爱好者,观察高古玉要自己做出判断,借助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玉器的细微末节,辨别到手的高古玉真赝,识别真伪。作者主张,高古玉的辨伪,不仅要注意玉器的艺术风格、砣刻工艺、侵蚀、沁色这些人所共知之处,更要把注意力限度地集中在观察
《中国玉器》作者方泽经过对国内玉器市场的调查,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长期的中国玉器课程教学实践,力求用通俗易懂的文辞编著《中国玉器》,旨在系统地阐述中国玉器的玉文化、玉石、玉雕、玉器分类、玉器品种、玉器造型、玉器纹饰、吉祥图案、历代玉器特征、玉器鉴定、评价、欣赏及玉器市场现状等内容,力求既传播科学的中国玉器知识,也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寓知识性、科学性、欣赏性于一体。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爱玉、赏玉、玩玉、藏玉的风气得以恢复发展,更多的爱好者进入这一行列,这无疑有益于人们的陶冶性情,提高文化修养。《中国玉器》既可以作为国内珠宝专业学生的参考教材,也可以作为社会各界玉器爱好者的参考书目。
本书是一套全面介绍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成果以及成果转化利用的大型丛书。全套书共35卷,包括了全国总卷,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台湾各一分卷。本书为该丛书的为天津卷。
《名家点金·文物知识系列:玉器卷》玉器与石器在工艺、功能、形制等方面具有诸多共性,二者的最根本区别在于材料不同。玉是一种天然的珍贵旷石,表面具有温润的光泽,呈半透明状,颜色丰富多样。中国玉料藏量丰富。而且品种齐全,质地优良。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中国先民就发现了蕴藏丰富的各色玉料,将其当做一种美石有意识地利用,装饰自身。此后,玉深受人们喜爱,并在独特的中国文化传统中,被赋予了人格化的道德品格,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玉文化。 除玉之外,绿松石、翡翠、玛瑙、水晶、寿山石等也是中国采用历史悠久的重要天然珍贵矿石,在玉石谱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士巾估。
在中国,两千年前先后出现过两个最有名的皇帝:一个是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的秦始皇帝,一个是发展中国、强化中央集权制的汉武皇帝。历代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常把这两个皇帝相提并论,互相媲美,并以大量的论著、诗词、戏剧等形式,抒发对这两位历史英杰的情思和慨叹。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诗词大家*于1936年2月率领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际,写下一首著名的词作《沁园春·雪》。他在词中“引无数英雄”时,首先提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这说明*也把秦始皇和汉武帝看作是中国历史上并驾齐驱的英雄人物。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1985年11月来到西安,在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后,又来到汉武帝茂陵博物馆参观,他热情留言称赞道:感谢你们,让我看到了展现中国伟大历史的又一个展览室。2005年春节期间,58集的电视连续剧《汉武大帝
本书收录了清代至当代玉雕精品150件,其中清代玉雕精品30余件,当代玉雕精品120余件。全书分为三部分:部分为理论部分,收录了有关清代玉雕、当代玉雕理论研究文章5篇;第二部分介绍清代玉雕精品30余件;第三部分介绍了当代玉雕精品,分别从京派玉雕、苏派玉雕、扬派玉雕、海派玉雕、新疆玉雕几个派别进行介绍。
《之宝:古玉收藏与鉴赏》主要讲述了,玉是美的化身,国人自古就崇玉、尚玉,历代君王和达官贵族更是以玉作为身份的象征。古玉有着小巧精致、方便保存、易于把玩等其他收藏品难以替代的特性。经过近万年的文化沉淀,古玉成为了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关注焦点。 《之宝:古玉收藏与鉴赏》讲述了古玉的人文历史内涵、制作方法、加工工艺以及收藏、鉴赏技巧,图文并茂,为广大玉器收藏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完备而精细,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古玉收藏鉴赏书籍。
在中国,两千年前先后出现过两个最有名的皇帝:一个是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的秦始皇帝,一个是发展中国、强化中央集权制的汉武皇帝。 历代政治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常把这两个皇帝相提并论,互相媲美,并以大量的论著、诗词、戏剧等形式,抒发对这两位历史英杰的情思和慨叹。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诗词大家毛泽东于1936年2月率领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际,写下一首著名的词作《沁园春·雪》。他在词中“引无数英雄” 时,首先提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这说明毛主席也把秦始皇和汉武帝看作是中国历史上并驾齐驱的英雄人物。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1985年11月来到西安,在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后,又来到汉武帝茂陵博物馆参观,他热情留言称赞道:感谢你们,让我看到了展现中国伟大历史的又一个展览室。 2005年春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