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遗址中沉睡的人类遗骸,是镌刻着文明基因的 历史档案 。如何破译其中的考古密码?吉林大学生物考古团队推出的这部科普作品,以20 篇精微考据的美文为钥,从不同的视角解码人类遗骸这类特殊的考古遗存,书中内容包括古代开颅术、人工颅骨变形、相拥千年的拥抱葬、与良渚匠人的 不期而遇 、古代先民的纹身艺术、沼泽木乃伊等。作品中,研究者化身 文明侦探 ,如破案一般,在历史的迷宫中抽丝剥茧,揭秘那些被尘土掩埋的文明真相。
本书原为沈之瑜先生为复旦大学文博培训班授课之讲义,后屡经修订,成为部综述甲骨学百年发展成就的专著。本书共 13 章,前述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史中间则对甲骨的整治、甲骨文字的特点、卜辞分析、甲骨文缀合与辨伪、卜辞断代以及甲骨文与殷商史研究等问题分别加以论述,最后对主要的甲骨学研究人员作一介绍。本书征引了大量史料,汇集了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并有作者个人的一些创见,是一部比较全面反映甲骨学内涵的概说性著作,可以作为一部甲骨文入门书来读。 此次修订主要是在原书的基础上将注释规范、补全;增补学界重要书籍观点;补充新出土的重要资料等。
《故事就是历史:甲骨文的故事》讲述甲骨文是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王室用于记事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让我们透过那一个个如画的文字,去感受几千年前仙族的生活。《故事就是历史:甲骨文的故事》的目的,就是通过故事的形式,让读者来了解传统文化。
《殷墟村南系列甲骨卜辞整理与研究》主要从两个角度对村南系列甲骨进行了全面研究:一、从共时角度对各组类卜辞进行综合描述,包括其主要称谓、书风、文例、刻写行款、占卜内容、主要人物、事项、地名、钻凿和卜骨攻治形态等。二、从纵横两个角度对该系祭祀、战争、田猎、卜旬、同文卜辞,以及缀合、常用语辞和各组特征字体等问题作了专项探讨。可以说,本书是目前对村南系列甲骨卜辞为全面的整理和研究。
《图像晚清:之外》选择了《点石斋画报》以外的二十八种晚清画报,所选画报均遵循当年较为重要、存世较多、制作相对精美的三个原则,且每种画报配十到二十幅图像,通过二十则短文介绍二十八种晚清画报,为读者展现了晚清社会生活、教育文化、民俗礼仪的方方面面。这些徘徊于“娱乐”与“启蒙”之间的晚清画报,对于今人直接“触摸晚清”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为我们了解晚清提供了一个难能可贵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