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汉(1898-1968),话剧、戏曲作家,电影剧本作家,小说家,诗人,文艺批评家,社会活动家,文艺工作领导者。中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早年留学日本,创作有《咖啡店之一夜》、《获虎之夜》多部名话剧。1930年加入"左联",40年代开始对京剧、汉剧、湘剧等戏曲进行改革,创作了大量以反侵略为内容的戏曲剧本。解放后历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局长、艺术事业管理局局长、中国剧协主席和党组书记、全国文联副主席等职,创作了话剧《关汉卿》、《文成公主》、及整理戏曲《白蛇传》、《谢瑶环》等,在历史剧的创作和改编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响当当一粒铜豌豆:田汉传》作者田本相、吴卫民、宋宝珍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戏剧的研究,分24章阐述田汉为戏剧而奋斗的一生,对其《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丽人行》、《关汉卿》、《白蛇传》、《谢
《大风堂余泽:张大千书札卅五通》收录张大千书札三十五通,收信人有谢稚柳、武侯、张目寒、徐伯郊、王汉翘、郎静山、山田喜美子和屏秋先生等。这批书信由谢定伟、任重和徐建华三位藏家收藏,系首次结集出版,对于了解、研究张大千生平和艺术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
吴昌硕为近代书画大家,在近代书画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西泠印社的一任社长,吴昌硕留下“诗书画印”四绝的响亮名声,更有不少藏在作品里的好玩故事。他的“朋友圈”自然也是名人众多。《吴昌硕与他的朋友圈》》以吴昌硕的游学、游宦行踪和艺术发展为时间脉络,通过与其相交诸家的书、画、印作及手稿、书札等文献史料集中展示吴昌硕与其师友、晚辈间的艺事探讨、交往唱酬,借此管窥吴昌硕艺术发展中的影响因素。
披头士正式授权的传记,中文简体版首度出版! The Beatles,一个让整个世界为之疯狂的名字!没有他们,Blur、Radiohead、O-asis、Coldplay……全球90%的乐队将不会存在,村上春树不会写出《挪威的森林》,许巍也不会走上音乐道路。在那个年代,他们了无数革命性、颠覆性的潮流;他们怒放青春,用音乐改变了历史;他们对爱情对生活对世界的表达,直达我们内心,到今天依然深深感动着全人类。 作为现代音乐的传奇,他们的故事被赋予了无限的神话色彩,没人能说清完整的真相;即使有人说出来,也一定会有其他人质疑。 为了创作这本传记,作者获得披头士官方的正式授权,得以深入采访披头士成员及其亲友、旧识、师长、合作伙伴等,近身侧写披头士活动,见证了他们重要的创作及录音过程,并把这一切详细地记述了下来。从利物浦到伦敦,从征服
两获金棕榈奖的前南斯拉夫电影导演、演员、音乐人埃米尔·库斯图里卡——1954年出生于萨拉热窝,是世界上伟大的电影艺术家之一,他的人生正如他的电影:激烈、丰富、不羁,音乐无处不在。在这部回忆录中,他将个人经历与南斯拉夫——这个消失的国度、昔日的祖国——的历史交织在一起。从上世纪50年代他还是个住在萨拉热窝的塞尔维亚小孩开始讲起,回望摧毁祖国的那场战争,中间穿插了自己在电影创作中取得的成就、与约翰尼·德普的友谊以及对费里尼的仰慕之情……带着电影中同样的真诚与诗意,库斯图里卡向我们讲述了一切。
一代评书艺术大师单田芳呕心沥血之作,迄今唯一公开自传作品四十万言,字字是金,道尽家国兴衰.个人荣辱。风雨苍黄七十年,长城内外八千里历大难而弥坚,壮心永不已读中华民族沧桑大历史,听单田芳情真意切“言归正传”!
《浮士德博士》是德国20世纪文坛巨擘、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曼的不朽巨著。小说讲述了一个误入颓废和罪责歧途的德国天才艺术家极具才华而又冷漠的一生。主人公阿德里安?莱韦屈恩为了能够自身局限,取得惊天动地的伟业,竟故意让自己染上梅毒,不惜把灵魂出卖给魔鬼。在这个虚构人物的生平故事中,作者同时糅进了古老的浮士德传说,并使之同时代的迫切问题——“高度发达的精神灾难性地跌回远古的荒蛮”相契合。 小说的时间跨度从1884到1945,共计60余年,亦即托马斯?曼自己的时代。 作者称《浮士德博士》为其自身“一部毫不留情的毕生之作”,“一部特殊的转义传记”,一部较之以前的任何作品都更令他“殚精竭虑和牵肠挂肚的作品”。
《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运用姓氏笔画的检查方法,方便了读者的使用。本书有关 资料由全国各重要省市文化局、博物馆、文管局提供文献,本书范围包括历代画家、书家、篆刻家、建筑家、雕塑家以及各种工艺美术家,其中以书画篆刻,文献丰富,故人数最多,此外各家虽尽量搜罗,所得终局有限,民间艺人,尤为难得,成为本书的缺点,有待日后的弥补。
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是这样一位艺术家:他总是不断在变化,可是又始终讲着自己的、不曾变更的习惯语言;他可能做一些正确的事情,但也不过不适应的时候;他既不惧怕丑闻,也不为了获得赞扬而去挑起它,他不寻求却找到了对于他来说并非无关紧要的成功;他是我们时代作曲家中的惟一者,既惊世骇俗,又是世界公民,既是大贵族,同时又是知识分子;归根结底他是一个幸运的人,他堪称只做了他自己愿做的事情,他能够实现自我,同时又能够被整个世界很好地接受。
这是绘画衰落的时代。 还有没有人知道怎样画一幅人体素描?那些从小学而至研究生院毕业的莘莘学子常纳闷儿为什么自己苦修来的素描如此呆板、机械、幼稚、乏味;而同一张白纸、一枝黑炭条,为什么到了从达·芬奇到德加之类的大师手里,就能变成生气勃勃、可以转着看的三维线描?素描、油画的的传统是不是已经成为传说甚至是神话?那些铺天盖地的装置、行为等所谓“非架上”、“后现代”、“新媒体”、“先锋”、“前卫”的五花八门的流行艺术形态是否已经把传统艺术给“毙了”? 幸而还有像弗兰克·奥尔巴赫这样的大师。他既守旧又创新开拓。他连通古代、直指具体实在的现在、而又昭示未来。这是真的“新”。他再次告诉人们绘画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他又使得绘画在其局限范围内自己。这就是罗伯特·奥尔巴赫这个了不起的画家的传
在中国美术史乃至中国文化史上,赵孟頫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杰出人物。 在绘画方面,于山水、人物、竹石、鸟兽无所不能,取材广泛,技巧全面,为元代文人画开启先路,论者以为乃元画人。绘画理论上提倡复古,主张“画贵有古意”,崇尚唐人,反对南宋院体中柔媚纤巧画风。明人王世贞说:“文人画起自苏东坡,至松雪敞开大门。”这句话基本上客观地道出了赵孟颛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在书法方面,篆、隶、真、行、草无一不精,在当时便有“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其匹”、“书法称雄一世,画入神品”之誉,在书法史上放出了空前的复古集成的异彩。他的楷书,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家”,世称“赵体”。元朝一代书法,几乎无不在他的笼罩之下,乃至明清两代以至,凡有志学书、探讨古人笔法者,无不从他问径得法,形成了风格
《关于一个孩子:涅槃的故事》是一本关于美国涅槃乐队及其主唱手科特 柯本的极有价值的传记。《关于一个孩子:涅槃的故事》分为16章,事无巨细地描述了乐队的上升期和早年的声望,也不像1994年后出版的书籍那样千篇一律地用英雄崇拜和悲剧上演的论调来叙述该乐队。在“涅槃” 短暂的音乐生涯中,27岁柯本的死是挥之不去的事实,这也导致其后的书籍似乎永无可能完全走出这个阴影。因此,本书活泼有趣、栩栩如生的叙述方式显得尤为珍贵。本书有其时间烙印,即按照它初版时的光景前瞻性地预言了“涅槃”三人组合将凭其开拓精神而前程远大。读者若想仔细了解美国 Grunge音乐时期的乐队,此书是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