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三部分:一、解读篇,反映了志馨物理教师工作室成员对物理教学情境设计的一些基本认识;二、操作篇,把现行上海市的物理进行全覆盖,按章节编写了大量情境设计的案例,供一线物理教师教学时参考选用;三、资源采撷,提供了一些设计素材,供一线物理教师在进行情境设计时参考。
在我国古代,对教师职责最权威的论断,无疑是唐代著名散文家、教育家韩愈的那句名言:“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那个时候,道传得深刻,业授得扎实,惑解得透彻,因而在施教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便成了“名师”。到了近代,我国传统教育的精髓与从欧美、日本等国家引进的新的教育学说相互沟通、交融,对于“教师”角色的定位又有了新的更科学的认识,对于“名师”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内容和标准。
有效的写作教学应该从关注写作知识的系统性转变为关注学生写作学习需求的满足。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写作教学应当具备“规模小,容量少,主题明确,目标清晰,针对性强”等特征。本书从写作的情境化特征、非线性特征以及问题解决特征分析了建构微型化写作教学的必要性,并从学习理论和课程教学理论等方面为微型化写作教学的建构寻求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微型化写作教学的基本特征:以写作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运用写作知识、形成写作能力为根本目的。微型化写作教学具有聚焦具体问题、满足具体需求的特点,其核心是对写作学情的关注。全书主体章节分别研究写作学情的探测与分析,微型化写作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开发,学习支架的设置以及微型化写作教学组织等内容。
本书是众多教师在学科德育研究方面的阶段性成果。书中收录的30余篇教学案例都是教育叙事研究的成果。在很多教学案例中,读者可以看到“认识---设计---过程---效果---思考”的体例,把教师的学科德育的行为进入到“事先思考、自觉设计、主动实践、追求效果、反思提高”的过程中去。本书适合站在教学线的教师们阅读,可做教学参考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