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的过程不仅仅是两种文字的转换过程,更是两种语言思维方式的转换过程。本书简要讨论中西方翻译历史和理论,从词、词组、句子和篇章四个层面讨论翻译的基本方法,从语言学、语法学、句法学、英汉思维方式以及跨文化传播等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做详细对比,并讨论翻译技巧。 本书为中国传媒大学等院校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媒体从业者和相关人员的自学读物。
《公文翻译:译·注·评》强调翻译的准确性,通过学生具体的翻译作业,以改错、讲解、提问、加注的方式,把公文翻 译中常出现的错误或其他问题提出来,并加以解决。文后还附有参考答案。另外,作者还针对文中涉及 的具体翻译问题,用简短的方式,重点讲解相关的理论或技巧,使学习者不仅停留在“知其然”的阶 段,还要达到“知其所以然”的水平。供讲解的文章多为200到300字的英文节选,每篇文章构成一个短 小精悍的单元,不至于使读者陷于冗长的阅读过程。 本书适合大学翻译专业学生、翻译从业人员及翻译爱好者阅读。
《应用翻译功能论(第2版中译翻译教材翻译专业研究生系列教材)/口笔译教学与研究丛书/中译翻译文库》编著者贾文波。翻译理论与实务丛书——应用翻译功能论,结合西方功能翻译理论系统论述应用翻译不同体裁的文本功能特征和翻译策略导向。根据不同文本的功能和翻译目的、翻译要求,着重时政、科技、旅游、广告、公文等体裁的汉英互译。理论阐述具有互证性,不独一家之言;策略和方法、技巧的论述具有针对性,利于实际操作。 书后附有部分应用翻译的佳译实例供读者鉴赏
《口译理论概述》(作者鲍刚)是“中译翻译文库·口笔译教学与研究丛书”之一。作为本口译研究专著,《口译理论概述》介绍口译理论研究的基本方法,辨析口语与口译的差别,解剖口译中听辨、记忆、笔记、译语表达等程序,并介绍译前准备工作,既循序渐进,又清晰透彻,是口译研究的之书。《口译理论概述》是中外口译理论界次通力合作的研究成果,是中国口译研究的开山之作,是口译理论的入门书。
《西方翻译理论通史》对西方翻译理论的历史做了全面的论述,梳理其主要发展脉络和流派,列举各个学派代表性的人物和主要翻译观点。以展现西方翻译活动及翻译理论的全貌。本书描述了漫长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翻译理论家的生平、勾勒其理论的显著特点,并且将其归属到不同的翻译学派。本书还阐发了各种翻译理论产生的语言、文学、文化或哲学的背景,剖析各种翻译理论观的异同,清晰地界定了各个学派所使用的关键概念、范畴、术语。《西方翻译理论通史》是一部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演变史,它揭示了西方翻译理论的发展规律,采用描述性历史叙述手法与理论论说相结合,力图做到“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它以时间跨度为经,上起远古,从中西语言文字的起源开始,探索翻译与文字、翻译与文化的渊源,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叙述和解释翻译现象
本书作者指出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层次上的转换,它更是译者对原作所进行的文化层面上的改写。作者在书中引进了“改写”(rewriting)这个重要概念,它泛指对文学原作进行的翻译、改写、编撰选集(anthology)、批评(criticism)和编辑(editing)等各种加工和调整的过程。作者指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改写主要受到意识形态(ideology)和诗学形态(poetology)两方面的限制。改写者往往会对原作进行程度上的调整,以使其与改写者所处时期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形态相符,从而达到让改写的作品被尽可能多的读者接受的目的。 本书在论证的过程中,引用了多国历代文学名著的翻译实例,分析研究了他们在不同时期被不同的人进行改写的过程。这些实例都具有相当浓厚的文化色彩和时代代表性,令读者在熟悉翻译理论的同时能够领略到世界文学殿堂的奥妙。
《英语诗汉译研究:从柔巴依到坎特伯雷(修订本)》实际上是一个论文集,每篇文集写的角度尽管各不相同,但都围绕着前面说过的三个方面展开,所以内容还是相当集中的,只是形式上像是一个个“专题讨论”。特别是对头两个方面的讨论,主要就是强调诗是有可译性的,就是证明译时注意移植原作的格律形式不仅是合理而可行的,有时甚至是必要的。当然,可译性同怎么译之间还有着联系。
隐喻翻译在翻译文学中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隐喻能够体现作者的审美追求及其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二、隐喻能够蕴合作者的意图;三、隐喻与文学作品的情感诉求密切相关。鉴于隐喻翻译在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外许多学者研究过隐喻的翻译。但是,他们的研究不外乎是翻译喻意和翻译形象的问题,而且大都局限于隐喻翻译技巧的研究。虽然这些翻译方法对翻译隐喻实践都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但是由于其分类比较笼统,实际操作起来也难以把握。而且关键是,这些研究都无法进入隐喻翻译的过程。很少有人系统地研究隐喻翻译的过程并对隐喻翻译的总体效果加以评价,尤其是采用实证法。 本文采取语料库法、问卷法和归纳法,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主要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和原型理论对隐喻翻译的意义建构和情感激活进行了深入研究。
本书内容简介: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翻译研究中心成立于1971年,致力于向西方读者推介中国文学。自1973年起出版《译丛》半年刊,专门刊登中国文学英译作品。近年着力推动中国翻译史研究,除每年举办一次“宋淇翻译研究论文纪念奖”评选活动外,每两年举办一次“书写中国翻译史:中国译学新芽研讨会”及“阅读中国翻译史:中国翻译史研究暑期班”,并出版《翻译研究论丛》及《翻译史研究》。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本书引入伊瑟尔的美学反应理论阐释读者阅读文本获得美学价值享受的过程,从而探讨文学翻译的美学价值取向。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应尽力保留原作含蓄的美学效果,不要因填满原作的空白而补偿过量,从而剥夺译文读者的想象力。因此,译者应洞察原作文化缺省成分隐含的艺术动机,尊重原文作者的艺术创造,努力使译文读者获得原作美学价值的享受。翻译的困难就在于在源语和目标语之间难以找到对应的表达形式,而译者不得不就选用何种策略来补偿文化缺省做出抉择。通过系统的学术讨论和考察得出结论:文化缺省成分隐含的原文作者的艺术动机、文化因素以及目标语言文化接受语境是文学翻译中决定文化缺省补偿方法的策略。 读者对象:从事外语研究、翻译理论与实践研
????《翻译与文化身份:美国华裔文学翻译研究》以汤亭亭和谭恩美小说作品为个案,借用后殖民理论来研究美国华裔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翻译及该类作品的汉译与文化身份之间的关系,指出译者通过翻译对源语和目的语社会中的特定文化身份进行了塑造,而译者本人的文化身份则对此塑造过程具有的影响。
《公文翻译:译·注·评》强调翻译的准确性,通过学生具体的翻译作业,以改错、讲解、提问、加注的方式,把公文翻 译中常出现的错误或其他问题提出来,并加以解决。文后还附有参考答案。另外,作者还针对文中涉及 的具体翻译问题,用简短的方式,重点讲解相关的理论或技巧,使学习者不仅停留在“知其然”的阶 段,还要达到“知其所以然”的水平。供讲解的文章多为200到300字的英文节选,每篇文章构成一个短 小精悍的单元,不至于使读者陷于冗长的阅读过程。 本书适合大学翻译专业学生、翻译从业人员及翻译爱好者阅读。
本书共分六章。章是绪论,探讨哲学对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的指导;第二章是传统翻译学,重点关注传统翻译学的不足以及其产生的原因等;第三章是规范翻译学和描述翻译学,讨论它们之间相互融合的关系;第四章是翻译主体与翻译客体的合而为一,主体性、主体间性、客体间性等是这一章的重点;第五章是翻译理论与进化,讨论后哲学与翻译理论的进化、翻译学的系统性、翻译学中概念的变异和翻译理论的倒退现象等;第六章是对于丹《[论语]心得》案例分析,分别讨论《论语》的语体特点、《论语》文本解读的多样性和于丹《[论语]心得》案例分析。
“列国汉学史书系”作为一个文化工程,其撰写的难度非一般学术著作所能比拟。严绍□教授谈到siniligy的研究者的学识素养时提出四个“必须”:①必须具有本国的文化素养(尤其是相关的历史、哲学素养);②必须具有特定对象国的文化素养(同样包括历史、哲学素养);③必须具有关于文化史学的基本学理素养(特别是关于“文化本体”理论的修养);④必须具有两种以上语文的素养(很好的中文素养和对象国的语文素养)。这几点确实都是汉学研究者必须具备的文化和语文素养,否则很难进入汉学研究的学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