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研究在当今社会科学领域中正受到普遍关注。作为一种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它运用范围广,实践性强,影响力大。施旭著的《什么是话语研究》以问答的形式,向读者介绍了话语研究的基础理论、核心概念、研究方法、学术思潮、创新趋势等,并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发展方向与策略。全书深入浅出,层次分明,有助干对该领域感兴趣的广大读者和相关学生了解话语研究的概貌,并为拓展和深化话语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人英语自学方法教程(第二版)》一书以原典英语学习法为主要内容,阐述适合中国人自学英语的方法体系,介绍认知科学和应用语言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实用的英语学习方案和资源。本书既有丰富的案例、具体的方法、细致的程序,又处处渗透哲理分析。
《哥伦比亚英国小说史》收录了英国文学史方面的论文40篇,史论兼备地展示了20世纪末英美学术界在该领域的批评特点和价值趋向。由于不拘混于僵化的时代划分,书中的一些文章具有较大的时间跨度,论及了为数较多的作家。此外,书的卷末还附有百位英国小说家小传。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实主义的二律背反》是一部特殊形式的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史。詹姆逊从社会和文化历史切入,结合左拉、托尔斯泰、加尔多斯、艾略特等具体作家的作品,将它们置于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对照之中,详尽论述了现实主义的形成、发展和特点,以及它与意识形态和社会历史的关系,即便是局部和具体的分析,也总是处于一种大的理论框架之中。
《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第2版)》以功能概念为基础,提出了一个建立在篇章语言学与文本类型理论基础上的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该模式适用于所有文本类型和翻译过程,它通过对源语文本的分析,可帮助翻译学习者理解源语文本特有的功能并选择与其翻译目的相适应的翻译策略。《翻译的文本分析模式:理论方法及教学应用(第2版)》实属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作。
本书主要是基于对比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以及界面理论,针对汉译英实施对其中翻译单位、翻译过程、翻译目的、翻译方法、翻译策略予以学理性的思考,以期对汉译英实现较为深入的认识,能够对从事汉译英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多向视角,从而提供可能或潜在的研究思路,促进翻译能力的提高。本书可以作为英语专业或翻译专业的高年级学生的或读物,也适合翻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学术型的语言学研究生以及翻译学的博士生阅读,既可以作为他们的也可以作为理论性文献使用,也适合用来作为论文选题的参考书。
陈琳教授总结自己从事外语教育工作近70年的经验,提出了符合中国外语教育实践的外语教育理论:辩证实践外语教育途径。该理论认为,外语教育是人的辩证实践活动,外语教育应该采取辩证实践的途径;外语学习必须全面体现“实践”的原则,即通过语言实践来学习语言。本书首先对辩证实践外语教育途径进行了理论阐述,继而以一些教材和课堂教学中的实例来说明这种途径如何可能实现,最后收录了作者近些年的论文数篇,体现了本书理论的形成脉络。
自然英语学用系列丛书。《自然英语学习法》是系统阐述外语学习方法的专著,是作者20多年从事外语教学、研究与思考的经验总结。在参阅外语言教育领域重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自然英语学习法》融入了重要的创新性观点,是对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但是,《自然英语学习法》不从纯理论出发进行抽象阐述,而是从广大外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出发,全面系统地讨论外语学习的自然过程,介绍效的外语学习方法。《自然英语学习法》重点回答两个核心问题:一是为什么说学习外语的方法就是学习者感到最轻松的方法?(或:为什么死下工夫不能学好外语?)二是如何轻松、自然而又高效地学好外语,达到自然运用的目标?在逐步分析、回答这两个核心问题的同时,其他有关外语学习读、听、说、写的关系问题以及其中各类特殊学习技巧问题也将
全球有近10亿人使用英语或学习英语,每天我们都在努力K英文、说英文,但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英文是怎么回事?历史上的句英文说了什么?英文为什么有那么多没有道理的规则,为什么“四”是four,“四十”就不是fourty?同样说英语的英国人和美国人,为什么也会鸡同鸭讲?《布莱森英语简史》可以回答你!闻名世界的旅游作家比尔·布莱森扒完《万物简史》再揭英语老底!在《布莱森英语简史》一书中,比尔·布莱森摇身一变化身语言历史学家,谈古道今、旁征博引、追根究底对成功的营销案例——英语——空前大起底。《布莱森英语简史》不仅是一本另类的英语学习读物,它更是一部欧洲文化进化史,一本信息丰富的英语百科全书,当然你也可以当它是一本英式笑话大合集来阅读。总之,阅读本书会让你从10亿英语使用者中“脱颖而出”。
《英美文学赏析教程》以文体为主线,打破了传统按国别与作家编排的模式,提供散文、诗歌、戏剧、小说等文体,覆盖了代表性作家的经典作品。《散文与诗歌》分册重点介绍诗歌与散文两大文体,共19个单元。每一单元均由文体导读、经典代表作品选读、注释、练习、选文语篇分析、阅读书目六大部分组成。导读提纲挈领,选读作品涵盖英美,注释详细贴切,练习结合紧密、可操作性强,可扩大学生眼界。这本书既有利于教师系统讲解,同时也方便学生自学。 本书适合广大高校开设英美文学课程的授课教师、英语专业学生及欲提高英美文学素养的人士。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只有真正理解了语言中所包含的文化含义,才能够真正掌握这门语言。所以,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讲,教语言也是教一种文化,学一门语言也是学一种文化。高中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而且包括与语言使用密切相关的文化能力。这就要求英语老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针对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现状,在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实施和验证,这有利于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交际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