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品、张文英主编的《作物遗传育种(高等职 业教育种子系列教材)》针对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 才的目标,把培养技术应用能力的主旨贯彻始终,力 求科学性和实用性。注重育种技术与具体作物相结合 ,结合遗传与作物育种发展动态和新科技成果在农业 生产上的应用,引入反映学科前沿的成果。 全书分10章,包括绪论,遗传的细胞学及分子基 础、遗传的基本规律、遗传物质的变异、作物种质资 源和引种、作物选择育种、作物杂交育种、作物诱变 育种、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生物技术育种共9章,相 关实验实训19个。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在了解和掌握 遗传变异规律及其原因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主要农 作物新品种选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书为高等职业教育农学类专业学生和种子行业 培训人员编写,内容适合于种植类相关专业使用,同 时可供农业科研技
庄雪影主编的这本《园林树木学(华南本第3版 )》内容分为绪论、总论、各论三部分。绪论主要介 绍园林树木学的研究内容和学习方法、我国园林树木 种质资源特点及园林树木引种驯化概况。总论着重阐 述园林树木的分类方法、园林树木在园林中的作用和 配植,以及园林树木的调查与规划方法。各论部分重 点介绍了华南地区常见栽培的园林树种、应用较多的 新优园林树种以及有应用前景的乡土树种的识别特征 、习性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价值,共收集了园林树木 686种(含种下单位),分属于76科283属,附图287 幅。
稳定同位素示踪研究中获得的多数样品都必须经过一定的前处理才能达到质谱分析的要求,不当的样品保存和前处理方法会影响质谱分析数据的准确性,甚至获得错误的结果。本书介绍不同形态的碳、氮稳定同位素样品的前处理技术,详细讲解其原理、操作步骤、数据校准和注意事项等,旨在让使用者快速、全面地掌握相关方法。全书共分5章。第一章概述稳定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第二章简述稳定同位素比质谱仪测定值的精准性与数据校准;第三章讲解土壤和植物样品前处理方法与碳氮同位素质谱分析;第四章讲述土壤无机氮前处理方法和质谱分析;第五章介绍气态样品前处理方法与碳氮同位素质谱分析。
本书在版的基础上,精选农药品种339个(收集至2021年3月),其中除草剂26类共计270个、除草剂安全剂13个、植物生长调剂剂56个,系统介绍了各农药品种的创制经纬、产品简介(包括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CAS登录号、化学名称、理化性质、毒性、生态效应、环境行为、制剂、主要生产商、作用机理等)、应用(包括适宜作物与安全性、防除对象、使用方法等)、专利与登记概况(包括专利名称、专利号、申请日期及其在世界其他国家申请的相关专利、工艺专利、登记情况等)、合成方法(包括基本原料的合成方法、合成实例)、参考文献等。另外,本书还介绍了相关重要杂草的一些知识以及除草剂概况,供读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研发时参考。书后附有2020年HRAC公布的除草剂作用机理分类表等附录以及农药中英文通用名称索引,供读者进一步检索。本书具有实用性强、信息
中山大学生态学专业和学科在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 生态与进化融合,宏观与微观贯通,理论与应用并重 的鲜明特点,体现了很强的综合性。为此,本书分为四个模块:竞争与物种共存、入侵植物的 新奇武器 及生态影响、土壤微生物生态学与植物污染胁迫响应机制、基于个体的模拟实验与生物多样性,注重从科学问题出发,介绍解决这些科学问题所需要的方法手段。四个模块既涉及生态学最基础的内容如物种共存机制,也涉及国家和社会对生态学专业的现实需求和学术前沿包括生物入侵和生态修复等;既有注重室内实验操作能力训练的内容,也有虚拟的训练学生思维的模拟模型实验。
本教材是土木、水利、海洋工程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教材,是在中山大学水文学原理、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多年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涉水专业本科教学实践的新特点和新要求编写而成。本教材共8章。第1章水文气象学概论,包括水文气象学学科概述、水文气象学的重要性、水文气象研究历程;第2章 大气过程,包括基本大气特性、温度和湿度 、大气运动、大气环流;第3章水汽输送,包括大气水汽含量、水汽输送通量散度计算、 大气水分收支;第4章降水,包括降水的形成和类型、 暴雨的概述及成因、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第5章蒸发与散发,包括水面蒸发、土壤蒸发、植物散发、流域蒸散发;第6章径流形成原理,包括基本概念、产流过程、汇流过程、水文模拟;第7章洪水和干旱,包括洪水过程、干旱过程、我国的洪灾和旱灾;第8章气候变化与水
《动物卫生法学》教材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面向动物防疫行政法制建设,紧密结合我国加入WTO后动物防疫工作与国际接轨,瞄准培养跨世纪动物卫生法学人才和在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中普及动物卫生法学知识而组织编写的。 《动物卫生法学》比较完整、系统地论述了我国动物卫生法学状况,客观地介绍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的组织机构、法律体系、标准及相关规则,简要地介绍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运行规则及相关协议。 《动物卫生法学》由中国农业大学和农业部动检所、东方动物卫生法学研究所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内容翔实,概念准确,集我国行政管理学、法学基础理论、行政法学、兽医学和国际动物卫生法学于一体,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适合作为农业高等院校动物医学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农业高等院校动物医学专业研究生的选用
随着黄精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和野生资源的不断减少,黄精人工栽培已成为市场供求之主体,规范化种植势在必行。而普及黄精的种植技术是进行黄精规范化、规模化种植的基本要求。 本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大量运用丰富多彩的图片,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黄精作为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分布情况、发展情况;分类及形态特征,包括植物形态、药材性状;重点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普及,包括生长发育习性,对土壤及养分、气候的要求;还写了栽培管理和后期加工,包括选地、整地、选种与贮存、播种、田间管理,农药使用及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运输、贮藏。
本图鉴共收载了华南地区常见药用植物兼民间草药1164种。这些药用植物按照植物分类系统和植物学名顺序编排,每种药用植物均附有色彩斑斓的写真照片。与图对应的包含了植物中文名、拉丁学名、别名、科名、识别要点、药用部位、功能主治七项信息。本图鉴版式新颖、图片清晰、内容精练、图文并茂,同时兼具信息量大、便于携带和查阅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知识性、实用性和科普鉴赏的价值。 《药用植物识别图鉴》适合医药等专业的师生作为野外实习参考用书,也可为医药、园艺、农林、 生物专业人士以及广大中草药爱好者提供认知和鉴别南方药草的快捷、直观指引。
柑橘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主要果树种类,也是我国常见的水果之一,在柑橘生产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病虫发生为害,这些病虫造成柑橘产量下降、品质降低。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识别防治柑橘病虫害,就成为柑橘园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国柑橘种植地气候变化与栽培方式多样,柑橘的品种结构差异较大,柑橘病虫害种类繁多,只有对各地区的柑橘病虫害精准识别,才能科学有效地进行防控。 本书介绍了柑橘主要病虫害的识别诊断与防控技术,在编写中力求科学性、 性、实用性,有助于果农科学开展柑橘病虫害防治,提高柑橘的品质和产量。
本书内容涵盖范围广,将作物从田间种植、田间调查到室内生理生化测定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具有一定系统性。全书主要包括水稻、玉米、甘蔗、花生、烟草、大豆等华南主要农作物栽培实验(育苗、形态观察、生长调查分析、产量构成因素调查、产量预测以及品质测定)和生理实验(水分、营养、光合、呼吸、物质代谢与化学调控、生长发育及逆境生理)两大部分,共107个实验项目。 本书可作为农学类专业本科生和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研究生的实验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教材及常备参考书。
龚振平、马春梅主编的《耕作学(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再版,在保持 版教材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对 章进行了修改。主要是:将原书 章耕作制度的基本原理修改为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原则与依据,由三节构成,其中 节为耕作制度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第二节为建立合理耕作制度的原则,第三节为建立科学耕作制度的依据与途径。对统计数据和参考文献进行了 新、修订和补充。诸如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和产量、主要农作物的秸秆资源量、人均耕地占有量和粮食布局-9分配、三大经济地带农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比例等,均 新至2015年及以后的数据,力求达到翔实和准确。
本书以 解决医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为立足点,以 回顾、现状、展望 为线索,以 培养和启发医学生创新思维 为中心,在保证先进性、实用性、系统性、严谨性和权威性的同时,用适合医学生阅读语言,深入浅出的讲授烟草病学内容,使医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 吸烟为致病之首恶,控烟为防病之首善 。此外,为了突出本教材立足中国控烟实际情况的特色,教材编写委员会在编写过程中,特别注意对中国研究结果的引用和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课程专门设置了课程内容对应的实践环节、案例设计环节、课程设计环节,力图通过建设项目案例分析与课程设计相结合的双层次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的环境影响评价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环境影响评价综合素质。 本书共6章,包括课程实践概述、课程实训环节、课程实习环节、课程设计指导、典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以及3个附录。本教程详细介绍了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不同环境要素评价因子的选择、环境要素的现状评价方法、工程分析、污染源调查与评价、环境要素的影响评价模型、风险分析等,深入阐述了基本原理、方法及关联知识,并在章节之后增加"任务和问题”部分,方便学生融会贯通。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类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的专业实践教材,也可为环境及相关领
森林和草地曾经是人类生命的故乡。现代工业的发展使人类越来越远离了自然,这就更增加了我们“回归自然”的向往。无论私人庭院还是公共建筑,人们都力求增加使用植物材料,以创造一种引人人胜的舒适环境。在公园、娱乐场和高尔夫球场,人们可以在诱人的、有益于健康的环境中度过闲暇时光。草坪在现代生活和城市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因而形成了强大的社会需求。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这种需求将变得更加强烈。这一切构成了现代草坪业发展和草坪科学研究的社会学和哲学基础。 本书是由*高教司审核批准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植物生产类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之成果,项目号04—13)。它是在借鉴国内外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并密切联系中国实际而进行编写的。书中介绍了有关草坪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实
本书由长期从事一线教学且有着丰富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编写,围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畜牧生产,创新行业生产和管理方式,助力行业实现生产效率提高、企业成本下降、食品安全溯源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增强的目标,完成传统畜牧业到智慧畜牧业的转型升级。 本书共有9章,包括智慧畜牧业概述、农业物联网、3S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管理信息系统、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畜产品电子商务、畜产品信息溯源,涵盖了生产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分析、应用和设备自动化控制,以及畜产品 销售和产品信息溯源等内容。 本书既可以作为农林类高校动物科学、智慧牧业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畜牧生产从业人员和智慧畜牧爱好者的参考资料。
本书为食品质量与安全本科专业教学质量 标准中核心示例课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辅助教材,全书系统介绍了 外食品安全演进、食品安全监管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法律法规和不同类型食品监管实务等内容,并以食品安全监管典型案例及剖析为补充内容,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领会,同时还对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新技术进行了简要介绍。全书内容涵盖市场监管体制改革成果、新修订或颁布的食品监管相关政策法规以及信息化监管新方式,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实用性和系统性,不仅能给学生传授市场监管基本知识体系和技能,而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使其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由严文岱主编的《北方养牛生产技术操作流程(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是项目任务式教学教材。主要包括5个项目18个任 务。教材设计从生产实际出发按养牛的实际生产流程 组织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有利于通过生产流程 培养学生岗位实际操作能力,具有鲜明的职业教育特 色。为满足养牛生产一线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教材 增加了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本教材以任务为基本单位,每个任务后另附有学 生工作页,学生工作页有任务说明、任务实施、教师 考核等。以任务为导向,以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 为单元有助于学生*准确地把握各任务完成的关键步 骤,提高独立的生产能力。充分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 特点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本教材可供中等职业院校畜牧兽医类专业学生使 用,也可供养牛生产一线工
本书为“助力乡村振兴出版计划·现代种植业实用技术系列”选题之一。本书收集了我国南方稻作区技术推广一线中青年关于南方水稻灾害防控的 科技成果,介绍了南方水稻灾害机制、规律及灾害防控的 技术,重点介绍了3种自然灾害(涝灾、倒伏、高温热害)的预防、7种病害(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矮缩病、细菌性条斑病、条纹叶枯病、白叶枯病)的识别与防治、4种虫害(稻飞虱、稻螟虫、稻纵卷叶螟、稻蓟马)的识别与防治,以及水稻田杂草的识别与防除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