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农业植物病理学》自2001年出版版、2007年出版第2版以来,多次重印,被农业院校广泛采用与好评。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编委会24所农业院校的58名专家、学者于2014年6月在山东农业大学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第3版)》的修订进行了深入讨论,编者们充分考虑到病原分类地位的变更、病原生物学研究尤其是寄主与病原互作的分子机制以及病害控制理论、方法与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植物病理学发展出现的新理论、新成果和植物病害防治的新技术、新方法进行了补充和修订,每章后又增加了思考题,补增了相关的重要图片和近期文献,以期尽量满足新时期广大农林院校对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需求。 本次修订,将原来的15章内容压缩为14章,同时将其中第三章的杂粮病害变更为玉米病害,充分考虑了当今玉米作为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地
《江苏耕地》不仅对江苏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土地资源状况以及耕地利用保护措施、耕地质量调查评价方法等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介绍,而且多角度地对评价结果进行总结归纳,并利用评价结果开展了系列应用研究。书中涵盖的江苏省耕地等级评价图、主要作物适宜性评价结果、补充耕地快速培肥总结等资料是针对江苏土壤特点的 成果,特别是 对江苏全省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状况作了系统介绍,对主要农作物作了耕地适宜性评价,提出了高标准农田分区建设的指导建议,深入探讨了科学施肥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全省耕地主要障碍因素,并因地制宜地提出耕地地力提升方法。这些研究成果无疑将对江苏的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可为其他地区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本书以农业遥感中*基础的工作 农作物类型识别为主题,系统阐述了农作物遥感识别的方法,介绍了基于不同数据源,包括可见光影像、高光谱影像、雷达影像,以及不同分类策略,包括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和半监督分类,基于像元、亚像元的和面向对象的分类,单分类器分类和多分类器集成分类,单特征分类和多特征组合分类的作物识别方法。此外,还讨论了样本数量和质量、数据特征和尺度对作物识别精度的影响。可为从事遥感分类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特别是从事农作物遥感识别的工作者和遥感数据处理工程师参考。?包含22个真实研究案列,可供作物识别方法借鉴,也可作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方法参考?核心技术方法按所用到的数据源分别介绍,内容相互独立,方便读者根据自身兴趣有选择地阅读
本书以植物遗传育种学原理为基础,以药用植物为对象,力求集外药用植物育种理论与实践成果为一体,系统地阐述了药用植物育种及良种繁育的理论、方法与技术,供高等农林院校和中医药院校作为药用植物专业或相近专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用书,同时也供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及其他从事经济植物研究和生产的专业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