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概要地介绍了纺织纤维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化学性能,纱线与织物的基本知识,各类纤维纺织物的染整加工工艺、加工原理和常用机械设备,以及染整清洁生产基本知识与措施,注重理论与生产实践的结合;同时,还介绍了一些新型纺织纤维的结构与性能,以及染整加工的新工艺。本书是职业教育教材,可作为高等纺织院校、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等职业学校的染整技术专业“染整概论”课程的教学用书,以及纺织工程专业“染整工艺学”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印染企业、纺织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设计研究离不开理论工具,对于学科范式尚未建立、缺少原创理论的设计学科而言,必然涉及跨学科理论的借用与应用。《设计研究理论II》在《设计研究理论Ⅰ》的基础上,继续对当前设计研究领域涉及的高频理论进行系统梳理,从理论的概念、发展、现状及其在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四方面展开,按各个理论汉字的拼音首字母的顺序排序,让读者能够基于查字典式的思维快速找到自己想了解的理论。最后列出相关词条和参考文献。另外,本书还附有中英文理论知识图谱,便于读者发散思维、举一反三。本书力图为设计研究者提供宽阔的理论视野,为设计学科的发展和设计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设计研究理论II》语言流畅,文字凝练,可作为设计专业师生与设计行业从业者的参考工具书使用。
本书以六大茶类及再加工茶分类,对各类别茶的国标、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进行整理、配茶样、配图标,并解读。内容涵盖1、术语定义(品名定义);2、产品分类、等级和实物标准样;3、鲜叶质量要求、分级要求;4、产品感官品质特征;5、产品理化指标;6、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包含地图;7、标准基本信息(提出单位和归口单位、起草单位、起草人)。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解决茶消费者和从业者对于产品标准快速查找,快速看懂,快速了解茶叶品质特点;第二是帮助企业解决对于茶品品质的把控力。
这是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女性传统服饰的入门级科普读物,图文并茂地讲述了中国古代服饰史、时尚史。该作品摆脱了相关通史类书籍一般侧重礼服研究的局限和桎梏,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古代女子日常服饰、时尚服饰等璀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上,展现美丽、睿智的古代女性在没器化的年代用双手编织的日常与向往,生动有趣,通俗易懂,并进一步增加“古为今用——搭配指南”的内容,更加精准实用地教会读者如何在当今社会的服饰体系下更好地融合古代女性的穿衣时尚。
《服饰造型讲座(套装共5册)》包括:《服饰造型讲座1:服饰造型基础》、《服饰造型讲座2:裙子·裤子》、《服饰造型讲座3:女衬衫·连衣裙》、《服饰造型讲座4:套装·背心(修订)》、《服饰造型讲座5:大衣·披风》共5册。《服饰造型讲座(套装共5册)》中采用了大量的图例与摄影图片对服装的历史、形态、种类、穿着、款式和材料等专业知识,以及影响服装造型的人体构造、人体测量、原型理论和制图、原型与体型的匹配、样板制作以及作图、缝制、整烫等工具的使用方法,布料处理和缝制方法等专业技术进行了详细且浅显易懂的介绍。可以说,能否做出美观、大方且穿着舒适的服装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我们能否运用专业知识与技术来制作出正确的基础样板。
本书采用英文概要讲解纺织纤维、纱线和织物的常见种类、主要性能与结构参数和质量指标,以及预处理、染色、印花和整理等加工过程及各工序加工质量,涉及上千条常用纺织术语。为了便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配置了丰富的插图,每章最后还设置了练习题,以及业内国际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有关纺织发展动态的阅读材料。另外,本书最后提供了中文参考译文和便于查阅的词汇索引。本书可以用作纺织专业学生的专业英语教材,也可以作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了解纺织的双语教材,还可以作为纺织企业工作者及纺织品服装外贸工作者的参考读物。
本教材秉承科学的教学方法设计编写,在除教材主体内容之外,进一步系统的优化形式与内容,设计了“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内容分析”“案例详解”等模块。旨在通过2D板片编辑及缝制、3D服装着装及模拟、面辅料编辑及参数设置、舞台走秀模拟、图片渲染与导出等基本知识的教学,使读者熟练掌握Style3D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并能独立进行3D数字服装的设计建模。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概述;第二章Style3D服装设计建模软件界面视窗介绍;第三章Style3D款式建模与变化设计案例(含T恤款式建模及T恤款式变化建模设计、牛仔裤建模设计、内衣款建模设计、衬衫款建模设计、旗袍款式建模设计、羽绒服款式建模设计、多褶连衣裙建模设计);第四章Style3D动画走秀展示制作;第五章Style3D真人渲染效果制作;第六章学生3D作品欣赏等。本书可以说涵盖了Style3D软件所
本书用的阐述,严谨的态度,简炼的语言,清晰的思路,全面的讲解,讲述了真实的中国茶故事。 解密茶树原生状态对茶叶品质的影响。 披露普洱茶、滇红功夫茶、红碎茶的精制筛分筛网配置组合。 诠释了茶叶归堆与小样分析对生产经营的重大意义。 揭示了熏香茶、速溶茶、罐装茶的技术奥秘。 提出普洱茶中期茶、老茶的鉴定方法和技巧。 发布了茶叶审评品鉴及检验鉴定的学术体系。全面介绍了红茶、绿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的品鉴方式。 这是一本集茶学历史、茶学理论、使用技术、实战经验于一体的“干货”满满的识茶之书。
有人说,日本饮食文化的核心其实就是发酵文化。其实不只是日本,世界上大部分的地方特色食品都与发酵密不可分。发酵带来的酸奶、味噌、白酒、酱油、米醋等食品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味觉体验。为什么通过发酵能制作如此多的食品?发酵究竟是何时出现的呢?发酵诞生以来,给人类的身体健康、生活习惯,甚至社会、经济、文化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发酵产业的前景如何?……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同向发酵的世界,出发!
人类从远古时期便开始制作发酵食品和饮料,享受它带来的美味和营养。我们依靠发酵的神奇力量来改变各种食物,使它们能够长久保存、变得更有营养和有助于消化。本书完整呈现发酵所需的知识,从真菌和细菌的微生物世界到实际的发酵操作方式全部囊括。书中不仅介绍了广为人知的韩国泡菜、日本米糠渍菜、酸奶奶酪、酸面团面包等,更能领略天贝、开菲尔、奇恰等跨文化的发酵新体验,此外还特别为素食者准备了替代食谱,以满足不同需求。
《高定旗袍技术系列丛书(高定旗袍手工工艺详解+高定旗袍制版技术+高定旗袍缝制工艺详解)(全3册)》由郑碧红著
本书介绍女装成衣制版内容,包括女外套制版、连衣裙制版、风衣制版、大衣制版和裤子制版,每个品类先讲基本型,再讲变化型,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款式进行结构图、放缝图、试衣图的展示。书中还放入了作者为每个款式精心录制的讲解视频,可以更好地向读者展示结构图的绘制过程,便于读者理解。本书内容丰富,几乎涵盖女装的各个品类。本书可作为服装设计、服装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适用于服装设计与制作企业的工作人员与服装设计爱好者。
本书分为总报告篇、分报告篇、产业链报告篇、专题篇、大事记篇及附录六部分。 总报告篇主要是2022~2023年中国服装行业经济运行发展报告;分报告篇包括2022~2023年中国服装消费市场发展报告、2022~2023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对外贸易发展报告、2022~2023年中国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22~2023年中国服装行业资本市场报告、2022~2023年中国消费趋势报告、2022~2023年中国服装行业科技创新发展报告;产业链报告篇收录了2022~2023年中国棉纺织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年中国纤维流行趋势发布报告、2022~2023年中国纺织面料流行趋势报告、2022~2023年中国服装印花行业发展报告、2022~2023年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经济运行报告;专题篇收录了坚定信心、稳中求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发展报告,2022年中国新汉服行业发展白皮书,“双碳”目标下,我
本书主要为家庭印染提供指导。首先对天然染色、染料制作和使用以及各种染色工艺做了介绍。为便于实际操作,在染料颜色这一部分列出了一些可以找到或买到的流行染料,并概述了它们的特性。最后的实际应用部分提供了一系列染色创意,例如,制作餐布、礼品卡、套头衫、靠垫套、丝巾等日常用品。本书不仅可以让读者了解天然印染的相关知识,还可以让读者活学活用,自制一些手边常用之物,既能装点生活,又能陶冶情操。
本书汇编了中国宠物食品管理办法及国外宠物食品法规和法律两部分内容。具体包括农业农村部宠物饲料管理办法、中国宠物食品犬猫粮行业标准等内容。本书读者对象,除高职高专院校宠物专业学生外,还可供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科研人员、教师、畜牧及宠物医疗工作者参考。
《服装生产管理》一书,结合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我国服装产业加速升级转型的现状,以新的视野采用翔实的数据、简明的图表及案例分析,阐述了服装生产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注重服装生产管理的理论解析和应用的可行性。全书分为6部分,包括概论、质量管理、成本管理、作业研究与管理、生产过程的组织与管理以及生产计划的设计与控制。本书详细论述了成衣质量管理的工具、服装成本构成与控制、浮余率和工时定额的测定、批量转换与交货期的关系以及减少批量转换损失等管理手段与方法。本书可作为服装专业院校的教材,也可作为服装企业管理人员培训和自学的参考书。
《服装生产管理》着眼于我国服装制造业现状及发展趋势,面向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教学需求,在密切跟踪服装企业生产实际和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及教学改革成果、行业从业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到实践系统介绍了服装生产技术与管理知识。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共十章:上篇五章依据服装生产过程展开,包括生产准备、裁剪工程、缝制工程和整理工程,下篇五章为生产管理与实践篇,包括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工作研究、作业测定、生产组织及流水线编排。本教材既可作为高等院校的教科书,也可作为服装企业技术及管理人员、其他相关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在着重强调结构设计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的同时,注重实际应用,将课程的理论科学性和技术实践性进行和谐的统一。本书与《女装结构设计(下)》相互衔接,形成全面系统的女装结构设计知识体系。
本教材结合CLO 3D软件在服装设计、服饰、箱包等领域中的应用,提取典型案例融入教学。教授3D软件的基础软件功能应用、试衣系统的综合应用及3D服装拓展应用等实践性很强的案列。教材还配有教学视频和网络课程。学生对于不明白的软件操作可以根据教学视频进行重复练习直到把软件掌握为止。教材中的教学案例都提取自企业案例,实操性很强。
本书围绕人工智能在服装设计领域的近期新应用和技术突破展开,详细探讨AIGC技术如何改变和重塑服装设计的方法与流程。深入展现了AIGC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不仅包括其如何帮助设计师快速生成创意、预测时尚趋势、进行面料和图案设计,还可以帮助设计师在服装配饰以及服装模特生成上进行创作。此外,书中还探讨了AIGC技术在服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和效果。这些案例涵盖了服装设计的各个环节,从创意生成到最终产品的呈现,都展示了AIGC技术的强大功能和无限潜力,为设计师和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个性化的设计体验。
《“一带一路”服饰·语言·文化·艺术探索》一书选取北京服装学院第十三届“科学·艺术·时尚”节高层学术论坛期间,来自日本、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以及中国等十位学者的发言稿,以不同视角探索“一带一路”服饰文化发展历程。从龟兹服饰变迁、龟兹壁画和丝绸之路服饰,到中亚服饰、佛教女性头饰、古埃及服饰和丝绸之路跨文化交际,再到我国苗族传统服饰结构的智慧,以及《论语》中服饰文化礼仪等,多角度、多方面论述了服饰文化历史发展变化,为新时期“ 一带一路”服饰文化的探索与研究提供参考。 《“一带一路”服饰·语言·文化·艺术探索》一书图文并茂,适合从事“一带一路”服饰文化研究与设计的学者研读,也适合广大服饰文化爱好者阅读与收藏。
中国夏布有着上千年历史,更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者,被誉为纺织目前的活化石,但过去学界对麻织物特别是夏布的关注和研究甚少,缺乏系统的研究及影像记录。本书以覆盖全国夏布主产区大量的田野调查和详尽的影像记录为基础,考证厘清了夏布起源及演变的历史脉络,纠正了传统教科书关于夏布由来的错误结论,抢救性地记录了夏布的传统织造技艺和日渐衰微的现状,对夏布这个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做出了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
鞋履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丰厚,在中外服饰文化发展中可谓“举足轻重”。张慧琴、武俊敏、田银香编著的这本《中外鞋履文化》从中外鞋履文化的起源人手,探讨了中外不同朝代、不同时期的鞋履文化发展及其特色,全面系统解析其款式、色彩、面料和装饰细节等,并配有大量图片,展示出具有代表性的鞋履文化。附录部分针对京剧鞋靴与中外鞋履相关习语归类整理,旨在方便读者从汉英两种语言表达理解鞋履,丰富鞋履文化知识。 本书内容严谨、脉络清楚、图例丰富、论述详细,适合服装相关专业的师生、从业人员与研究者参阅。
本书共分六章,以西方服饰历史发展序列为主线,分为第一章古代服饰、第二章中世纪服饰、第三章近世纪服饰、第四章近代服饰、第五章现代服饰,最后简介世界著名服装设计师等。考虑到服饰不仅是实用艺术,也是大众文化。故在每一章节中,除了探讨每个时期主要服饰特点,主要服装造型、服饰配件以外,同时从大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等方面予以阐述。全书用通俗的语言简略地将西方服饰文化进行了综合介绍,将庞杂的服饰素材进行归纳,突出重点,图文并茂,是服装设计与服装工程专业比较实用的教材,亦是服装爱好者的良好读物。
进入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时代,服饰不仅成为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象征,也体现了人们思想意识和审美观念的变化,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服饰搭配艺术》作为一本专业教材,系统地阐述了服饰内涵、服装款式造型、服装色彩、服饰图案、服饰材质的基础知识,各种风格的服饰搭配法则,服饰配件和服装的搭配法则,妆容、发型和服装的搭配规律等实用内容。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层次清晰,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是一本适合各类服装院校师生及服装设计师、服装搭配师、服装色彩顾问、服装形象设计爱好者学习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