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兆明、朱虎、余智编著的《移动数字电视技术》系统地介绍了移动数字电视发展的现状、移动数字电视的组成、移动数字电视传输标准、移动数字电视传输中的各项关键技术以及移动数字电视信源编码技术等。它有助于读者对移动数字电视传输与组网技术的全面认识和了解。 本书内容丰富、系统性强、取材新颖、观点明确、易于理解。每一章除了进行技术分析外,还列举了各种曲线和图表,供读者查阅参考。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移动通信专业、多媒体通信专业、广播电视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移动通信部门、电视台、广大通信设备的生产厂家和公司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书。
\\\"本教材内容以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技能大赛项目设备为基础,从学生比较熟悉的基础控制系统入手,过渡到综合运用的控制系统,案例中硬件接线与绘图由简到繁,控制要求由易到难。 教材分为基础篇、提高篇和拓展篇三个篇章共13个项目,基础篇由普通车床、电动葫芦、搅拌机、鼓风机及龙门刨床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五个基础项目组成,内容包括YL-158GA电气控制技术实训装置介绍、使用S7-300、S7-200 SMART对电机实现点动及连续、正反转、星-三角、双速、变频控制以及采用MCGS监控电机运行状态;提高篇由智能饲喂、标签打印、灌装贴标、立体仓库及混料罐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组成,拓展篇由仓库分拣、自动涂装及智能立体车库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组成,提高篇与拓展篇均为综合控制系统,内容包括S7-200 SMART、S7-300PLC及MCGS控制器的组网、系统通
本书以两轮小型机器人为工作对象,围绕机器人的制作和编程展开,将BASIC Stamp微控制器模块和基础机器人编程技术与技巧融入到一系列典型的制作和编程任务中,通过先实践后归纳的教学方法,启迪学生掌握基础的单片机控制技术和编程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达到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本教材主要面向应用型本科高校机械类专业教学,培养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现代工程工具使用能力, 能在机械、 车辆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零部件设计制造、 产品开发、 工程应用、 生产组织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本教材以研究有关机械的基本理论为主线, 涵盖了机构的结构分析、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 以及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所涉及的机械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常用机构的组成及其结构分析、 运动分析、 力分析,能进行运动方案的设计及常用机构的设计,掌握机械的效率及自锁,了解机械的平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了解 外 制造技术现状和发展动态,培养创新精神。\\\"
《汽车覆盖件模具设计/高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以汽车覆盖件模具认知、覆盖件工法设计(即冲压工艺设计)、覆盖件模具设计为主线,以覆盖件模具设计为主要内容,介绍了三种基本的覆盖件模具,(即拉延模、修边冲孔模
本书以ABB IRB120机器人为载体,结合RobotStudio6.08.01软件开发的机器人虚拟仿真工作站,开发了单工件搬运任务实现、IO信号定义与监控、多工件搬运任务实现、示教器人机对话、机器人工作节拍测算、异常工况处理、离线轨迹编程、机器人多任务运行、系统的备份与恢复等10个学习任务。 每个任务按照学习难度逐级递增,教学做一体化理念进行教学任务及内容设计,配有“1+X证书技能要求--任务引入--任务工单―任务分解导图―知识链接―任务实施向导―任务实施记录及验收单―任务拓展―知识测试”相关资源。本书不仅提供了RobotStudio仿真软件的官网下载和安装视频,还提供了多个虚拟工作站,让学习者不仅拥有“机器人本体”,还拥有“小型机器人应用系统”,解决学习者因为机器人本体价格昂贵,无法拥有真机进行练习的问题。教材配有大量微课、动画等视频
本书全面梳理2020年广东省高职学校的相关情况,包括特色亮点、抗疫行动、发展概况、学生发展、教学改革等内容,为教育工作者开展研究提供基础性资料,为广大高职学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校
本书是根据高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的,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家职业标准《数控车床操作工(不错工)》对数控设备装调与维修的要求和国家职业标准《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中中级工和不错工对数控机床
本书以ABB IRB120机器人为载体,结合RobotStudio6.08.01软件开发的机器人虚拟仿真工作站,开发了单工件搬运任务实现、IO信号定义与监控、多工件搬运任务实现、示教器人机对话、机器人工作节拍测算、异常工况处理、离线轨迹编程、机器人多任务运行、系统的备份与恢复等10个学习任务。 每个任务按照学习难度逐级递增,教学做一体化理念进行教学任务及内容设计,配有“1+X证书技能要求--任务引入--任务工单―任务分解导图―知识链接―任务实施向导―任务实施记录及验收单―任务拓展―知识测试”相关资源。本书不仅提供了RobotStudio仿真软件的官网下载和安装视频,还提供了多个虚拟工作站,让学习者不仅拥有“机器人本体”,还拥有“小型机器人应用系统”,解决学习者因为机器人本体价格昂贵,无法拥有真机进行练习的问题。教材配有大量微课、动画等视频
本书是一本铣削综合类书籍,以FANUC 0i系统、SIEMENS802D系统、华中HNC-21/22T系统的铣削为基础,详细讲解了数控机床的操作方法及编程方法。本书以实训为目的,前4章简单地讲解了一些的理论知识;第5章~第11章是实训操作,分别讲解了3个数控系统的铣削手动及自动编程。每个实训都按照数控机床的实际情况,通过实训分析、实训操作、实训总结的方式来表述,每个程序都以表格的形式(程序+注释)详细清晰地编写出来,并且都通过了数控机床的验证。为了适应自动编程的需要,第8、9、10章分别讲解了Mastercam、Pro/E、UG的自动编程。第11章还专门讲解了数控仿真软件的操作方法,使读者在实际使用数控机床之前先通过仿真认识并熟悉数控机床,*限度地降低因经验不足误操作而导致的设备损坏,同时自身安全也得到保障。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中等职业技术学
本教材包括了继电保护的软件(保护原理)与保护的硬件(保护装置)两个方向,分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主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三个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主要介绍了继电保护基础知识、电网相间短路的阶段式电流保护、电网相间短路的方向电流保护、电网的接地保护、电网的距离保护、电网的纵联保护、线路保护的配置原理及整定计算;电力系统主设备继电保护主要介绍了变压器保护、发电机保护、母线保护等内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主要介绍了继电保护装置的基础元件、微机保护装置及典型结构、、线路保护典型保护装置以及发电机-变压器组的典型保护装置。
本书介绍了平面、色彩、立体、空间和光五大构成的理论知识,并以大量优秀的设计构成作品来表达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本书为高等职业教育设计专业基础教材,亦可作为设计爱好者的参考用书。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市场营销专业系列教材之一,系统地介绍了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市场调查的基本概念、调查方案的设计方法、市场信息的收集和获取(网络调查)、调查问卷的设计与抽样技术的选择、调查资料的处理和分析(SPSS软件的应用)、定性预测和定量预测的基本方法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与汇报。每章以“本章要点”“导入案例”开篇,引出本章的主题,正文中穿插了一些有趣、实用的“小案例”和“资料链接”,章末列有“关键词”“思考题”,并设置了“案例分析讨论”,这样的结构安排既便于读者学习,又利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工商管理类其他专业以及经济类各专业本科层次“市场调查与预测”或者“市场营销调研”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研究生教学的
\\\"教材内容依据通信工程师岗位需求,采用模块化的组织架构,涵盖了初识5G网络、5G空口探析、5G网络规划设计、5G无线站点部署、5G无线站点调试五个模块。模块一初识5G网络,主要内容包括移动通信的定义、发展历程,网络架构、部署模式等。模块二5G空口探析,主要内容包括电磁波、天线和无线信道的特征,5G关键技术,以及5G时频资源、物理信道/信号等。模块三5G网络规划设计,主要内容包括网络规划的流程,以及覆盖、容量、参数规划设计。模块四5G无线站点部署,主要内容包括5G网络的基站勘查、基站设备安装调测等。模块五5G无线站点调试,主要内容包括5G基站数据配置、故障排查等。 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本教材内容以12个工作任务为主线,层层递进、逐步提升知识点和技能点的难度,便于学生轻松实现自主学习;课程配有任务单、电子教案、微课
本书内容共包含视觉检测系统硬件搭建、手机钢化膜裂纹的视觉检测与输出显示、齿轮缺齿视觉检测与输出显示、六角螺母定位的视觉检测与输出显示、轴承缺珠的机器视觉检测与分拣、电子芯片缺脚视觉检测与输出显示、汽车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本书由五个项目,分35个学习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模具数控加工概述、模具数控编程基础、模具数控车削加工技术、模具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加工技术、模具电
\\\"本书是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材,力求通过真实控制案例,还原 真实的任务和场景,让同学们明晰学习方向;通过 完整大型控制案例,突破学科限制,明确各课程地位和重要性;利用创新案例中 进控制策略明晰数学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项目一是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废液处理控制系统。介绍如何利用可编程控制器实现对废液处理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将电气控制技术应用于实际的工业生产过程中,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优化处理。项目二是自然循环锅炉控制,它是全国大学生控制仿真挑战赛的 设计案例,展示了如何利用控制理论和仿真技术来优化自然循环锅炉的运行。案例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将控制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工程问题中,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项目三是温室大棚智能控制系统,它是“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 案例,展示了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