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接头性能要求;4、接头应用;5、接头型式检验;6、接头的现场加工与安装;7、接头现场检验与验收。 本规程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第1049号公告批准发布,自2016年8月1日起实施。原《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0同时废止。
本书是《机构设计与零部件应用》的配套教材,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情境教学方式进行编写。全书总共包含了缝纫机的拆装与机构设计、内燃机的拆装与机构设计、自行车的拆装与机构设计、千斤顶的拆装与机构设计、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5个情境教学设计与任务书,书后附有机械设计常用的资料供设计者查阅。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机械类或近机械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培训机构和企业的培训教材以及相关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介绍脉冲与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主要内容有常用数制及相互间的转换、晶体管开关特性、门电路、逻辑代数基础、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A/D及D/A转换、脉冲电路的特点、限幅器、箝拉器、锯齿波电压发生器、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多谐振荡器、集成定时器及其应用等。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常见脉冲、数字电路的集成电路型号及典型参数,以便读者自学和查阅。 本书可作为中等及高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类及计算机、自控、信息等专业的教材,也可换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为21世纪高啊教育规划教材,是根据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出版的维修电工国家职业标准,组织“双师型”教师编写的。在内容选取上,体现了先进性和实践性。以培养综合型应用人才为目标,在注重基础理论教育的同时,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 电力电子与变流技术是一门高新技术,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它是介于电气工程三大领域(电力、电子和控制)之间的边缘学科。可关断电力电子器件和它实现的斩波器与脉宽调制逆变器日新月异。本书体现了该领域*技术的发展现状,可作为高职高专机电一体化专业和电类专业教材,也可供技工学样师生和技术人员学习参考和自学之用。 本书共分七章,首先介绍了晶闸管,在此基础上讨论晶闸管整流电路及逆变电路的基本内容,分析了斩波器与变频器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
金茵主编的《机械制图测绘指导书》根据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及职业教育院校对机械类专业学生操作技术和职业素质的培养需要编写而成。本书的 编写以实际部件测绘项目的实施为主线,以机械装置的测绘这一企业技术人员岗位技能需求为依据。完成一项机械测绘项目需要拆装、测量、机械设计 、零件加工、零件及部件绘制等综合知识,本书根据测绘项目实施步骤的先后来编写。全书共分7章,内容包含:实训任务的要求、测绘的其体步骤及 注意事项、测量方法发常见问题、具体测绘部件的功能说明、测绘对象零件的技术要求说明、典型零件测绘案例等。 《机械制图测绘指导书》可以作为高职高专院校机械类专业的实训教材,也可以作为企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内容包括制图的基本知识、投影法基础、立体的投影、立体的表面交线、轴测图、组合体、机体形状的表达方法、标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AutoCAD绘制平面图等。本书可作为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 机械制图 教材的配套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师生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电路基础分析(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充分考虑了高职高专层次学生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按照模块化结构,以任务为驱动,结合实验与实践的形式编写而成,参考学时96学时。主要内容包括测量分析电阻电路、测量分析直流电阻电路、测量分析动态电路、测量分析正弦交流稳态电路、测量分析谐振电路、测量分析互感电路。《电路基础分析(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优质核心课程系列教材)》内容适量、实用,叙述简单,便于理解。电路的分析过程中,步骤清晰,结果正确,并配有针对性较强的习题。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高等专科院校、成人高校、民办高校电子信息类、通信类等相关专业学生使用的电路基础课教材,也适合社会从业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是以工作过程来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成果教材。它适应了职业教育是“做的教育”,突显了“教、学、做”一体化的现代职教理念,结合了近年来高职教育改革的成果,做到了教材内容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与工作和职业技能融为一体,实用性强。 全书以情境模式编写,分为了解资讯、制定计划、组织实施和检查评价四大部分,并以工作任务、工作条件、预期效果和先导知识为每个情境的开篇,以开放式训练内容结束。全书共分五大情境,内容包括:对零件加工尺寸的检测、对零件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检测、对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检测、角度和锥度的测量和螺纹检测。重点介绍了尺寸、形状和位置误差的检测。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及专业教师、实习实训指导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习题集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特色教材《机械设计基础》的配套用书,紧扣教学目的与要求,按照《机械设计基础》中模块与单元的顺序编排,知识点分布均衡,题型多样,题目设计注意难易梯度,注重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配套教材,也可供有关技术人员学习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