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成为非常稀缺的资源。为了使城市物质空间满足人们新的需求,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里,使每一寸土地都能得到充分利用是至关重要的。对城市空间进行局部、微小的改变往往能激发城市自身的能动性,避免了因大规模改变城市空间环境所带来的诸多不确定后果。本书围绕城市微更新这一话题,以理论结合案例的形式向读者展现了近年来颇具代表性的城市存量空间设计与改造实例,包括城市滨水空间改造、老旧工业建筑改造、老旧独立居住及办公空间改造、商业空间及商用建筑改造、城市广场改造、学校改造等项目类型,通过改造前后对比、局部初设图纸、高质量的实景照片,向读者全面展示项目改造过程。 本书适合建筑师、相关专业院校的师生,以及关注城市发展、对城市微更新感兴趣的人士参考使用。
本书基于中国城市转型发展视点,对新加坡城市规划与发展的主要方面进行系统介绍和分析,为中国的城市治理决策、土地规划管理,以及城市交通、产业、环境和房地产等相关领域提供一份系统的对标城市深度案例。本书阐述的新加坡城市规划与发展经验包含城市(国家)治理和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两个层面,且自上而下,多方面兼顾,形成城市治理一体化的合理格局,切实发挥了规划的引领作用。本书重点阐述了值得中国城市分析和参考借鉴的四个方面 公共住宅、产业发展、环境(水资源和绿化为核心内容)和城市交通。这四个方面都是由政府主导的,在新加坡城市(国家)治理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各个方面都有一套完整架构,又能在土地规划和建设实施上实现高度协调和相互支撑,体现出新加坡在规划上具有前瞻性和连贯性,而实施过程中又能保持动态调
《参数化建筑设计》以案例的形式讲解参数化建筑设计的具体方法,其中包含犀牛(Rhino)和Grasshopper的应用。本书不单单是一本计算机软件教材,书中教会读者的是参数化建筑设计的思路,希望通过完成一个个案例使读者融会贯通,在今后的设计工作中能够熟练使用,辅助自身完成建筑设计。全书共有10个案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几乎涵盖了参数化建筑设计所要使用的所有功能和方法。
对于当今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们而言,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设计与构造代表了一种挑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挑战的规模是我们前所未见的。除了必须实现的多种功能之外,不同材料的特性以及潜能在立面的设计中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手册不仅为设计师们总结了技术背景,还借助一系列的精彩实例介绍了布材、粘土、玻璃、木材、塑料、混凝土和金属的细部设计。与此同时,本书还涵盖了有关玻璃双层立面、操控件以及太阳能的一些知识,这些都是在21世纪进行立面设计所不可或缺的基本信息。书中选取了大量的国际性建筑典范,为设计师们提供了详细、重要而又不失创新性的立面设计参考方案。 书中收录了100多个设计范例;立面设计材料的解决方案;250张细部线图和400幅插图;设计中技术基础的忠实记录;材料(如木材、玻璃、石材、金属、塑料)
当前,以上海、深圳、广州为代表的一线城市在城市更新领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并建立起适合本城市的城市更新制度体系和更新模式。本书以上海作为研究对象,遴选不同类型的城市更新项目,涵盖老厂房的改造再利用、文创园区的升级改造、商业项目的升级盘活、产业园区的功能置换、大尺度片区的更新等多样化的城市更新场景,揭示上海特色的 城市微更新模式 ,为未来上海乃至其他城市更新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冯经明编著的《转型时期特大型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实践》对转型时期特大型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方法和实践进行了全面梳理、归纳和总结,从国内外土地利用规划的研究进展及转型时期特大型土地利用规划面临的形势谈起,对特大型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基础、战略重点、规划主要内容、环境影响评价、实施动态评估和规划管理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本书具有以下几个创新点:一是在建设用地“精明增长”、低碳城市理论、“反规划”理论等方面丰富了特大型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内涵;二是从多空间尺度下土地利用分区划分、多功能基本农田规划、土地生态空间体系规划等方面创新了“两规合一”下土地利用规划的新方法;三是从土地利用规划实施动态评估的关键技术率先做了探索,将静态的土地规划编制与动态的实施管理有机结
本套书是结合*颁布实施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2013)对于建筑工程分部分项划分要求,以及国家、行业现行有效的专业技术标准规定,针对各专业应知识、应会和必须掌握的技术知识内容,按照 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结合实际、系统全面、内容简洁、易学易懂 的原则,组织编制而成。 本教材根据国家、行业及地方*的标准、规范要求,结合了建筑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校教学的实际,紧扣建筑施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标准的发展步伐,对涉及建筑施工的专业知识,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划分,由浅入深,重点突出。 本教材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简繁得当,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土建类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建设监理、建筑设计技术等专业教材;也可作为面向建筑与市政工程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技
本书作为城市地理学教科书,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城市研究领域的 进展。全书以城市与经济、城市与社会及城市自身的成长过程为主要切入点,结合以 不同城市为对象的案例分析,将城市研究中的经典模型、新近理论及后现代观点融合为一体。其突出特点是对与城市相关的历史、文化以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进行了阐述,较为全面地概括了同时期城市研究领域的 理论成果。本书的理论观点、研究视角和方法,对我国的都市文化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不仅结构清晰,文字也十分流畅、感情充沛,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于城市问题的深切关怀。
《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研究:从规划支持到规划本体的演进/同济博士论丛》以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研究为命题,讨论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研究历史进程、理论建构及实践应用,并分别从认识论的演进、本体论的拓展及方法论的完善角度展开阐述。在理论层面,回顾并总结了社会研究在规划发展过程中的观念、内容及方法的演变,建构了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研究的理论框架;在实践层面,结合两个社区规划的案例研究,从实证角度探讨并总结了城市规划中社会研究的实践经验与不足之处;*后提出了从认识论角度首先应建立由 规划支持 到作为 规划本体构成 的规划社会研究观。《城市规划中的社会研究:从规划支持到规划本体的演进/同济博士论丛》可供建筑规划相关专业师生及研究人员阅读参考。
王恒栋编*的《城市地下市政公用设施规划与设计(精)/城市地下空间出版工程规划与设计系列》为国家 十二五 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全书结合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利用现状,重点介绍了城市地下给水工程、地下排水工程、地下电力工程、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地下环卫工程等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与设计理念,对我国目前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城市地下市政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书可供从事城市地下市政工程建设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与参考。
近年来,中国自上而下驱动了新一轮的乡建,大 批职业建筑师离开喧嚣的城市,投入乡村建筑的 营造工作。何崴教授及其团队是较早一批进入 乡村的建筑师,他们持续关注中国乡村的现实问 题,并带着思考与探索精神完成了一系列令人瞩 目的乡村规划与改造项目,获得了国内外学术界 的高度认可。 在本书中,何崴教授从自身教学、研究和实践出 发,总结了自己对于近年来中国乡建的若干思 考,讨论了建筑与乡建的关系、乡村建筑设计 的方法以及建筑师在乡村的身份和态度等问题。 本书理论与案例并重,既是对乡村振兴战略下中 国乡建的一种管窥,也揭示了作者及其代表的新 一代中国乡建人的所思、所想、所为。
《东京城市更新经验:城市再开发重大案例研究》在阐述东京城市形成演变过程、城市规划管理法规及再开发项目机制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12个城市再开发案例进行分析。阐明东京城市发展的背景条件和特征,呈现东京城市再开发举措的独特性和合理性,揭示确保再开发项目得以实现的政策支撑、资本参与、政府部门管控及专业机构发挥作用的项目机制。本书所探讨的是与城市决策、规划管理、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专业领域,以及房地产等行业都有密切关系的综合性城市发展问题。
本书内容系统化讲解了城市与城市中的水系,滨水的处理,如何利用城市水系达到海绵城市设想。图书共分为四个板块,引言部分对城市和水的关系进行了概述,水体在城市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二章主要论述了中国历史上的城市水系建设内容,列举了唐宋元明清对城市水系建设的历程,并以西湖为例进行详述。第三章分析了当下城市水系建设的问题与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解决原则,第四章以案例的形式对解决方法和解决原则进行详细解析,对中国当下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历史参考意义。
开展创新生态治理研究,助力上海创新发展是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的重要使命。在上海市科委和同济大学的支持和关心下,在郑惠强教授、尤建新教授的指导下,中心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已形成由陈强、周文泳、蔡三发、任声策、常旭华、卢超、许涛、邵鲁宁、马军杰、薛奕曦、赵程程、钟之阳、刘笑、曾彩霞、尤筱玥等三十多位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和研究生组成的研究团队。 2019年1月,中心开通微信公众号 爱科创 ,至今已发文100多篇,其中原创78篇,吸粉超过1500位,阅读量突破10万次, 爱科创 已形成初步的战斗力和影响力。 而今,同济大学出版社将 爱科创 一年间形成的成果集结成册,命名为《创新生态与科学治理 爱科创2019文集》,正式出版,供各位同仁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