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功能成分应用指南》共有十一章,章为概述,描述了营养与功能性成分的分类、管理、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第二至第十一章主要包括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类(A),脂肪酸和磷脂类(B),碳水化合物类(C),维生素和矿物质类(D),有机酸类(E),生物碱和含氮、含硫化合物(F),类黄酮类(G),酚类(H),萜类(J)以及真菌、益生菌和藻类(K)等250余个化合物,描述了各个功能性成分在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分析方法、生理功能作用、安全性评价、应用方法和剂量、各国政府许可状况等信息。
本书从肿瘤营养流行病学、肿瘤代谢、肿瘤临床营养支持及肿瘤患者家庭营养指导等4个方面从基础到,临床,从家庭到病房,围绕肿瘤患者的营养问题进行讨论、叙述。全书分为29章207节,每一节一个专题,每一章自成体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连接。以营养为主线,以肿瘤康复为目标;以患者为中心,以结局为追求。本书涉及流行病、生理、生化、免疫、内科、手术、放疗、化疗、康复等多个学科,内容包括肿瘤营养流行病、肿瘤预防、肿瘤代谢、肿瘤临床营养、肿瘤家庭营养、肿瘤患者膳食指导、肿瘤支持治疗、肿瘤护理等重要问题。本书内容丰富、新颖,资料翔实、可靠;图表精美、直观!本书以肿瘤及营养相关专业基础研究人员、临床医务人员为读者对象,广泛适用于不同等级医院,不同年资专家,是一本难得的高级参考书。
《营养功能成分应用指南》共有十一章,章为概述,描述了营养与功能性成分的分类、管理、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第二至第十一章主要包括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类(A),脂肪酸和磷脂类(B),碳水化合物类(C),维生素和矿物质类(D),有机酸类(E),生物碱和含氮、含硫化合物(F),类黄酮类(G),酚类(H),萜类(J)以及真菌、益生菌和藻类(K)等250余个化合物,描述了各个功能性成分在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分析方法、生理功能作用、安全性评价、应用方法和剂量、各国政府许可状况等信息。
《营养功能成分应用指南》共有十一章,章为概述,描述了营养与功能性成分的分类、管理、评价方法和数据来源;第二至第十一章主要包括氨基酸、肽和蛋白质类(A),脂肪酸和磷脂类(B),碳水化合物类(C),维生素和矿物质类(D),有机酸类(E),生物碱和含氮、含硫化合物(F),类黄酮类(G),酚类(H),萜类(J)以及真菌、益生菌和藻类(K)等250余个化合物,描述了各个功能性成分在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分析方法、生理功能作用、安全性评价、应用方法和剂量、各国政府许可状况等信息。
总膳食研究是世界卫生组织极力推荐的风险评估框架中的暴露评估技术,作为风险评估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环,成为其中的暴露评估重要工作内容。中国以陈君石院士为首从1990年开始实施总膳食研究计划,已成功开展了四次(1990、1992、2000、2007),第五次(2009——2013)也已经完成数据汇总工作(相关结果的出版在进行中)。本书对第四次中国总膳食研究(2007)进行了全面的总结,首次介绍了我国食物消费量数据、食物加工因子、多种污染物的含量以及摄入量数据。在有关暴露量估计方面从微量元素、重金属元素及其形态、农药残留、兽药残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其他新型污染物等当前食品安全关注热点的各个方面全方位阐述我国居民重点食物的污染状况,结合食物消费量数据全面评价我国居民的多种化学污染物的膳食暴露情况,为系统而准确地评估我国
营养是生命和健康的物质基础,与国计民生关系非常密切,也是全世界都关注的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营养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家将实行的营养师制度,是与国际接轨的举措,可为提高国人营养和健康素质提供必要的保证。《实用营养学(第2版)(精)》(作者蔡东联)为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营养学专业人员编写。《实用营养学(第2版)(精)》内容包括营养学基础理论、特殊人群和环境的营养、营养调查和营养评价方法、疾病营养治疗、营养治疗方法、营养科室管理以及食品卫生管理等,介绍营养学当前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是营养和相关专业学生的书,也是营养师和医护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从肿瘤营养流行病学、肿瘤代谢、肿瘤临床营养支持及肿瘤患者家庭营养指导等4个方面从基础到,临床,从家庭到病房,围绕肿瘤患者的营养问题进行讨论、叙述。全书分为29章207节,每一节一个专题,每一章自成体系,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连接。以营养为主线,以肿瘤康复为目标;以患者为中心,以结局为追求。本书涉及流行病、生理、生化、免疫、内科、手术、放疗、化疗、康复等多个学科,内容包括肿瘤营养流行病、肿瘤预防、肿瘤代谢、肿瘤临床营养、肿瘤家庭营养、肿瘤患者膳食指导、肿瘤支持治疗、肿瘤护理等重要问题。本书内容丰富、新颖,资料翔实、可靠;图表精美、直观!本书以肿瘤及营养相关专业基础研究人员、临床医务人员为读者对象,广泛适用于不同等级医院,不同年资专家,是一本难得的高级参考书。
《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上卷)》是河北中医学院李士懋(国医大师)、田淑霄教授夫妻合著的医集,是两位中医教授从医50余年来的中医求索之成果。全集始终有一主线贯穿其间,即“溯本求源,平脉辨证”。全集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主要论述仲景学说。包括《平脉辨证仲景脉学》《伤寒论冠名法求索》《平脉辨证经方时方案解》《平脉辨证脉学心得》《李士懋教授论阴阳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