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回顾血管通路装置的发展史,详尽介绍了超声引导技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导管尖端心腔内电图导管定位技术、放射影像导管定位技术、超声心动图导管定位技术等在输液港植入术中的应用,超声彩色多普勒技术在导管相关性血栓检查中的应用等内容,分析、汇总静脉输液港的临床适应证和禁忌证,具体介绍静脉输液港护理管理及质控管理,对临床医疗护理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
《正畸保持器和活动矫治器:临床设计与应用原则》介绍了正畸保持器和活动矫治器的使用适应证、设计原则,以及试戴、加力等问题。全书共 11 章,第1章概述了相关基础知识,明确了相关的概念及临床原则。 第 2 章至第 6 章,以及第 10 章、第 11 章,主要围绕活动矫治器的适应证和具体实例进行阐述。第 6 章设置了自我测试部分,可供读者有效复习前面所学的内容。第 7 章至第 9 章主要介绍了保持器的相关内容,分析了复发的主要原因,总结了临床上保持器的常见问题和处理等。
《医疗设备管理理论与实践》内容上力求全面系统,语言上力求精简明确,理论与我院管理实践相结合,力图为各级各类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及临床工程部门的建设提供一些指导和建议。《医疗设备管理理论与实践》作者均为长期从事设备管理和技术保障的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熟悉先进的医疗设备管理理论和方法,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各个章节都力图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进行介绍,尽量体现实用性和前沿性。
本书稿全文翻译了美国卫生系统药剂师学会(ASHP)组织编著的《药品注射剂手册)14版缩略本——《药品注射剂使用指南》(2007年5月在美国出版)的中译本,提供经过科学实验而获得的注射剂配伍禁忌信息,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本书的内容是从2620多种有关药品注射剂稳定性和配伍禁忌的研究报告中遴选出来的,由137个药品专题构成。 注射给药,由于其技术、环境等要求,一般均由护理人员或药学人员调配后在医院内进行。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注射室内就挂有各种药物配伍表,以指导注射剂的配伍和配伍禁忌。但是近年来,新药、新剂型的大量涌现,一张处方多种药品的相互配伍,使药品治疗情况越来越复杂化。如何科学、有效地使用注射剂,合理配伍,是患者安全的重要保证。临床急需新的注射剂配伍禁忌信息,我国目前这类参考资料还很少,
本书较系统地阐述了假肢与矫形器的工程原理及应用,相比现有相关书籍,本书强化了假肢矫形器的工程知识,突出了假肢矫形器学医工结合的特点。本书在介绍上肢假肢、下肢假肢的分类与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肌电上肢假肢、假肢膝关节的结构与控制原理,并介绍了作为假肢应用技术核心的接受腔制作方法;该书还分别论述了上肢矫形器、下肢矫形器、脊柱矫形器及矫形鞋的生物力学原理、类型以及临床应用方法。 本书既可以作为康复器具行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又可以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中国心电案例精解:心电案例写作指导用书》是本社十余年已刊出的近2000例案例的基础上,精选加工而成。由于各例稿件写作时间前后跨度较大,内容上难免有时代局限性。国保持原貌,仅在体例、文字遣词上予以规范,尽量不与原作有悖。少数需要讨论的,仅以“编者注”附于文末。不少案例的图片作了重新编排,力求有利于阅读,尽力达到“示范文本”的要求。 为总体上对案例写作有较全面的认识,我们组编了6个专题,即怎样撰写心电案例、怎样制作心电案例图片、梯形图的绘制方法及临床应用、心电图诊断及报告的规范化、期刊中心电案例写作注意事项、心电图分析技巧,作为上篇内容。下篇是各种心电案例的示范文本,共238例,可供写作时参照、比对。最后有附录,以备写作时查找参考。
《袖珍图谱: 头颅磁共振成像袖珍图谱》详尽而简明的图谱用水平先进的磁共振设备显示了正常脑的解剖。书中图像是作者自冰冻组织图片和其他用复杂技术研究的脑解剖资料中精选而来的,共100余幅,均为临床最有价值的高分辨率轴面、矢状面和冠状面图像。这些图像是常规检查最易获得的资料,也是最有助于读者对脑解剖形成概念的图像。选用的成像脉冲序列能真实地显示脑的解剖关系,并对脑病的检出具高度敏感性。因为脑内不同组织的对比分辨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选的成像参数,所以书中举例说明了用于显示不同组织的各种脉冲序列。每幅图像均仔细地做了标注,便于读者清楚地识别感兴趣的区域。本书内图像均由GE1.5TSigna超导型MR扫描机完成。
本书重点介绍计算机X射线摄影和数字化X射线摄影的原理,数字化X射线机的安装与调试及故障与维修。全书图文并茂,内容以实用为原则,系统完整,技术先进,论述深入浅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实践,特别是书中的维修理论与方法、故障分析与排除等方面的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本书是医疗设备维修人员难得的参考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临床医学工程专业或放射设备培训班的教材。
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常见辅助器具的适用人群、使用方法、使用注意事项及日常维护等。主要包括认识辅助器具、各部位矫形器的居家康复指导、假肢的居家康复指导、个人移动类辅助器具的居家康复指导、日常生活自理辅助器具的居家康复指导、信息沟通类辅助器具的居家康复指导等。本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详细介绍了辅助器具的基本知识、具体使用方法及规范化避险措施等。为了突出本书的实用性特点,所有章节除以实际医疗工作需要进行论述外,还特别拍摄及绘制了 300 余幅精选插图,通俗易懂的文字描述及图文并茂的排版文式,能让读者 加清楚地理解和掌握各种辅助器具的精准使用方法。本书的知识覆盖面广、康复技术前沿,是学习辅助器具技术的良师益友,也是目前 难得一见的系统化辅助器具使用指导方面的培训教材、
医疗器械是高科技环保产业,是国家经济转型政策重点鼓励和扶植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方向。但目前的各项法规和制度安排尚未能够充分体现对行业的有效监管和促进作用。作者认为,首先需要改进现有的市场准入评价模式,建立中国自己的评价体系,以适应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书中所提出的思路和理念是对现有法规和规范的建议、补充和完善,相信定会对促进法规的精细化、系统化、明确化和合理化产生深刻影响。作者希望通过这些思路和体念的提出,能为促进器械监管法规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另一方面,科学评价的原理和方法是科学监管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相信书中所提出的原理和方法必定能为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和实践者在制定和执行行业内政策时提供翔实和可操作性强的方案,并给以有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