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大量的高清彩色图片、简洁的文字,详细阐述了犬、猫外科手术中常发生的失误和并发症。书中首先叙述了外科手术失误的概念与定义,然后分几章叙述了术前、围手术期、术中、术后所发生的手术失误和并发症,分析了手术失误发生的原因,并通过大量病例和录像资料来说明怎样纠正这些失误和并发症。本书可作为宠物医生、手术助理、小动物专业和兽医专业师生及广大执业兽医师的良好指导书籍,不仅适合初入宠物临床诊疗行业的宠物医生,也适合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宠物医生阅读参考。
本书以实验动物法制化和规范化管理为主线,结合《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和“北京实验动物管理规范及质量标准研究”课题研究成果,并参考近5年国内外实验动物管理与使用的相关文件,力求全面、准确、完整地介绍相关管理机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技术标准和管理措施,以及近30种实验(用)动物及转基因动物管理的技术要求与应用。
本书介绍了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质量控制的一般要求,以及在动物日常健康管理、定期监测及质量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策略和流程;主要针对小鼠、大鼠、地鼠、豚鼠和兔等实验动物,讲述了动物因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感染而引发的临床症状、大体病理、组织病理,以及疾病的病因学和预防措施;针对目前应用较多的基因工程动物的特殊性,介绍了它们在感染性病原监控方面的特殊要求。
基于项目组对深圳市全境进行的广泛考察,《深圳市国家珍稀濒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重点收集了境内《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批)公布的重点保护植物。同时,也收集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核定的第二批名录,以及其他各类国家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如《IUCN物种红色名录》(2.3版及3.1版)、《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卷)、《中国植物红皮书》(**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等记载的保护植物。《深圳市国家珍稀濒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60科115属164种,其中,蕨类植物12科14属18种,裸子植物3科3属4种,被子植物45科98属142种。根据国家珍稀濒危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调查标准,记述了每一物种的系统地位、简明特征、保护价值、地理分布、种群数量、群落状况、致濒因素、繁殖方法、保护措施等。
广西是我国洞穴鱼类种类最多的省区。作者历时20多年对广西洞穴进行标本采集,整理出广西洞穴鱼类共4科11属61种(盲鱼20种;新种11种)。广西洞穴鱼类组成以条鳅科和鲤科鱼类为主,其中鲤科金线鲃属鱼类种类最多。在《广西洞穴鱼类》的编写过程中作者实地调查了所有物种的采集地,并获取了原始生态资料,进行活体和浸制标本的照片拍摄、形态测量及物种描述。整理了广西洞穴鱼类的物种多样性、分布地区、种群现状等相关资料,并提出相应的资源保护建议。《广西洞穴鱼类》可供鱼类学、环境保护和渔业工作者、鱼类爱好者及相关院校师生参考。
《现代农业科技专著大系:动物解剖学彩色图谱》共15章,内容包括动物体表结构、骨和骨连结、肌肉、内脏概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雄性生殖系统、雌性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官和被皮系统,涉及牛、羊、猪、马、驴、犬、猫、骆驼、马鹿、熊、长颈鹿、原麝、兔、鼠、鸡、鸭、鹅、鸽、斑头雁、孔雀等25种动物。
《中陆鱼类物种与分布》较全面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了我国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鱼类系统分类学的中外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回顾了我国近、现代内陆鱼类系统分类研究的发展历史;同时,整理出截至2014年上半年,我国记录的内陆鱼类有效种1384种(包括亚种),剔除21引入种,原产于我陆的鱼类1362种(包括亚种),隶属于17目47科303属,包括37单型属,84特有属,878特有种(包括亚种),250濒危种。绪论部分结合内陆鱼类物种多样性统计,对不同分类阶元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利用GIS技术,分析探讨了我陆鱼类物种多样性,以及特有种和濒危种的分布格局;探讨了我陆鱼类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与气温、降水等环境因素的关系,特别是与人口密度的关系;分析了中陆鱼类物种多样性、特有种和濒危种的热点地区。名录部分按分类系统分种记述了我陆鱼类,记述内容
《野生动物营养与饲养》共分七章,章主要介绍我国野生动物饲养的发展简史、相关的概念和法律条文,第二章到第六章分别介绍动物与植物的化学组成、不同食性的野生动物的消化生理及其对饲料的消化、野生动物营养、野生动物饲料以及野生动物的营养需要,第七章主要以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单(林护发[2003]121号)中的部分野生动物为例,具体介绍野生动物的饲养与管理。全书体系完整,在结构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指导价值。适合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动物学、动物营养学、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与加工等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选用,也是广大野生动物保护和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单位的科技人员参考书籍。
生殖与发育研究是目前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特点,也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中长期基础研究的重点之一。生殖健康是关系到每个人和每个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
《湖南鱼类原色图谱》共收录湖南鱼类168种,每种鱼类配有1幅全景图及数幅局部特征图,并简要列出了其中文名、学名和分类地位,部分种类还列出了其俗称或别名。为了提供更多的鱼类信息,我们制作了一款“潇湘鉴鱼”小程序,该小程序基于平台开发,无须下载安装,在主页搜索“潇湘鉴鱼”即可打开使用,扫描鱼类学名前的,即可获取该鱼类的详细信息。
《湖南鱼类原色图谱》共收录湖南鱼类168种,每种鱼类配有1幅全景图及数幅局部特征图,并简要列出了其中文名、学名和分类地位,部分种类还列出了其俗称或别名。为了提供更多的鱼类信息,我们制作了一款“潇湘鉴鱼”小程序,该小程序基于平台开发,无须下载安装,在主页搜索“潇湘鉴鱼”即可打开使用,扫描鱼类学名前的,即可获取该鱼类的详细信息。
东北豹可能是世界上最稀有的大型猫科动物之一。尽管东北豹极度濒危的状况已被大多数人所知,但对于东北豹在中国的栖息地和种群生存状况依然缺乏了解。近些年,我们通过东北豹猎物种群调查、雪地足迹追踪、架设自动相机,以及收集粪便等遗传样本等方法对东北豹的出现信息数据进行了核实与确认,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中国野生东北豹种群和栖息地分布信息数据库。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和近些年我们所开展的野外研究工作,对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豹状况进行了评估,包括猎物种群、竞争者-东北虎、以及栖息地因子对其种群和栖息地分布的影响,确定了当前分布区范围和适宜栖息地斑块的分布,对适宜栖息地斑块潜在分布种群的大小进行了评估,并根据其种群和栖息地的分布信息制定了景观保护行动计划。
《啮齿动物学》是外首次科学、全面、系统地论述哺乳动物学新的分支学科——啮齿动物学的研究专著。该书由郑智民、姜志宽、陈安国等知名学者以我国啮齿动物学工作者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作者多年的科研、教学和实际工作经验编著而成。内容涵盖了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方法和重要的科技新成果。 全书共分十二章:啮齿动物学导论;啮齿动物形态结构与起源演进;啮齿动物分类学与中国主要有害啮齿动物;啮齿动物分布与地理区划;啮齿动物生态学;啮齿动物生态学研究主要技术方法;啮齿动物寄生虫;中国主要鼠源的流行病学与防控;害鼠治理技术;害鼠治理技术研究基本方法;有害生物管理(PMP)推行与实施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啮齿动物的资源功能与保护。附有232幅图、116个表及大量思考题。
该书是一部论述历代本草(包括现今中药学)中所记药用动物的专著。对本草中所记动物详加考证,以现代动物分类学的观点,列出每种动物的科名、中文名及其拉丁文学名,使之与现代医药学接轨,同时也给临床医生用药提供一个可靠的科学依据。书中以药用动物笔画为序,收载药用动物(包括少数动物药名)854条,涉及药用动物1651种,彩色动物生态照片729张,60余万字。每种动物记述其 品种考证 、 原动物 、 形态特征 、 生态分布 及 附注 等内容,并配以动物照片图,使之图文并茂。可供中药学工作者、临床医生、大学生物系师生,以及研究本草的学者参考。
砂壳纤毛虫是在水体浮游生活的具壳的旋毛纲纤毛虫原生动物,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海水中,是海洋微型浮游动物的重要类群。壳的形态是目前砂壳纤毛虫分类的主要依据。《砂壳纤毛虫图谱》收集了世界今生砂壳纤毛虫共930种的种名录并给出了中文译名,对种名改变的种类进行了整理。收集了各种的壳的形态图谱(有的还有照片)并按照分类系统顺序排列。 《砂壳纤毛虫图谱》适合海洋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人员、教师和学生、海洋环境监测人员、养殖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