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着重介绍了半导体制造设备,并从实践的角度出发,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设备进行讲解。为了让读者加深对各种设备用途的理解,采用了一边阐述半导体制造工艺流程、一边说明各制造工艺中所使用的制造设备及其结构和原理的讲解方式,力求使读者能够系统性地了解整个半导体制造的体系。本书可作为从事集成电路工艺与设备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相关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微电子、集成电路相关专业的规划教材和教辅用书。
本书为该畅销书的第3版更新,涵盖了所有类型的印刷微带天线设计,从矩形到圆形,宽带和双频,以及毫米波微带天线和微带阵列。这本书的特点是对矩形和圆形微带天线效率和表面波现象进行了新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矩形微带天线的交叉极化分析和抑制进行了扩展。文本中添加了微带天线阵列几何选项。Vivaldi天线的设计已根据zui近的分析进行了修订和更新。此外增加了一章,阐述了毫米波微带天线和阵列的设计注意事项。增加了关于短路环、贴片环、并馈OMA、带状线串联槽、倒F、RFID环路耦合器、CPW单极子和特征模式天线设计的章节。并对PIM、效率计算、双带和平行板传输线、分贝的发展历程、回波损耗和回波损耗、新阻抗匹配方法,以及印刷天线巴伦的新附录进行了扩展。以商业应用为目的,以实践工程师为目标,本书从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的角度介绍
本书详细分析了线性电源设计相关技术:工频整流电路、三端稳压器、可调直流线性电源、交流线性电源、线性电源保护。首先对线性电源设计实例进行剖析:关键技术、工作原理、技术指标、器件选型,然后进行测试:仿真验证、实际电路测试、故障排除、数据对比,*后结合实际应用对电路进行性能提升:量程扩展、系统简化、精度提高。 理论计算、电路仿真分析与实际电路测试相结合,以便读者更加全面、透彻地理解线性电源。在完全掌握原始电路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性能改进,以便设计出符合实际要求的线性电源。 本书适合于线性电源工程设计人员参考和使用,同时也可作为模拟电路和电力电子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低年级研究生阅读参考。
本书主要介绍了与功能安全相关的理念以及与故障安全相关的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法。理念部分主要介绍了与功能安全相关的概念、基本原理;控制部分介绍了西门子的故障安全控制系统以及相关的硬件和软件。其中,硬件部分介绍了安全系统硬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各类模板的接线方式;软件部分介绍了安全系统的组态、编程的方法,参数的设置以及安全程序的编制。另外,本书还介绍了安全通信协议(PROFIsafe)、安全驱动产品、安全触摸屏等产品的调试和使用方法。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书中相关的知识,作者还编制了样例程序供读者参考,读者可以扫码下载: 本书从理论到实践,内容翔实,系统性强,特别适合需要在设备中集成故障安全系统的工业自动化设计工程师、系统集成工程师以及现场维护人员阅读。另外,对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企业安全生产管
本书是一本相控阵超声波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认证的培训教材,由中国中车焊接和无损检测培训中心组织行业专家按照ISO/TR 25107—2016《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人员培训大纲》、GB/T 9445—2015《无损检测 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和EN473/ISO 9712—2015《无损检测 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标准要求编写而成。 本书共分12章,主要内容包括:概述、超声波检测物理基础、探头、声束合成、相控阵扫描显示和扫查方式、相控阵超声波检测仪器、相控阵超声波检测系统校准检查、检测灵敏度、检测和结果评定、相控阵超声波检测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中的应用、相控阵超声波检测技术的其他应用和工艺规程等。 本书既注重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又紧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并及时介绍国内外相控阵超声波检测的新观点和新技术。本书除作为相控阵超声波检测人员资格鉴定认证培训教材外
本书以汇川H1S系列PLC实训板为载体,通过典型的实训项目,帮助读者在实践中学懂、会用PLC编程技术。 本书首先用少量篇幅精炼介绍工业机器人工程师需要掌握的工业自动化方面的安全、元器件、作业工具等常识;然后通过实训项目进一步训练读者对PLC编程的应用。本书各实训项目安排由浅入深,均列出了具体操作流程,并配有大量图表,进行详细说明与指导;此外,项目后均给出扩展训练题,以加深读者对具体工业自动化项目的理解。 本书适合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人员使用,也适合职业技术院校、技工学校机器人专业师生使用。
PLC程序的标准化,除了控制过程本身,还涉及生产线布局、工艺分层、设备及元器件的命名与接口等因素,这些因素相辅相成且相互制约,是实际生产线工艺流程和设备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程序世界中的完整重现。本书结合ISA88标准,以西门子基于OMAC的CPG方案架构展开讲解,阐述了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的PLC标准化编程的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机械结构、电气设计、编程规范、主程序标及时钟系统、控制柜程序、控制指令、状态反馈、接口数据、元器件以及通信程序等方面的标准化实现。 本书适合工控工程师用于学习标准化设备开发理念和应用,也适合企业用于开发标准化设备的借鉴参考,还可作为工控培训机构设备标准化开发和大中专相关专业的培训教材。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第壹部分为第 1~2章,介绍了电气控制中常用的低压电器、典型电气控制电路、典型电气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第二部分为第 3~6章,介绍了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以罗克韦尔 Micro800系列 PLC为重点,介绍了 Micro850 PLC结构原理、指令系统及其应用、控制系统程序分析及设计方法。第三部分为第 7~10章,介绍了 Micro850控制变频器、工业触摸屏及运动控制对象的设计方法。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自动化、电气工程及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和自动化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本书是美国大学本科生电磁场理论课程的教科书。全书共分12章,主要内容有:概论、矢量分析、静电场、恒定电流、静磁场、静态场的应用、时变电磁场、平面波的传播、传输线、波导与谐振腔、天线和电磁场的计算机辅助分析等。第2版增加了有限长的无损耗传输线,并对练习题进行了整合。书中包含大量插图和例题,各章后附有练习题和习题,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 本书可作我国高等院校电力、电信和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供有关学科的教师科研工作者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芯镜 探寻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破局之路》着力阐述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历史,解读和评析日本半导体产业近七十年之得失。同时,与我国半导体产业全面结合,对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做出系统性思考,并对发展方向和策略提出了较成体系的政策思路。本书内容安排如下:第1章介绍了日本从零起步,如何快速切入半导体产业,重点阐述了日本政府制定的周全的技术引进策略,以及对我国的启发。 第2章刻画了日本半导体产业登顶的精彩历程和来自美国的组合拳打击,深入分析了日本产业布局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3章展现了日本半导体产业走下王座后的种种教训,以及对今天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深刻启发。第4章阐述了当今世界各个半导体大国和地区从开放到局部封闭的现状,对日本半导体产业何去何从进行了探讨。第5章对中日半导体产业合作进行了
本书全面介绍了西门子S7-200 SMART PLC 的软件安装、硬件接线、指令系统和编程软 件的使用技巧,指令和功能块的使用方法(这些方法易学易用,可以节约大量的设计时间), PLC 之间、PLC 与V20 变频器、PLC 与西门子V90 伺服电动机、PLC 和组态软件之间的通 信编程和调试的方法,编程向导运动控制库和PID 控制系统参数的整定方法,人机界面 触摸屏的组态和应用,以及常用的变频器和PLC 的通信方法。实例讲解贯穿了全书。 本书赠送PPT 课件,请联系QQ296447532 获取。 本书适合PLC 初学者,以及高等院校机械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未来是AI的时代,也是科技快速变革的时代,而现今的青少年未来面对的会是很多未知的工作与创造性的机遇。如何胜任这样的未来,如何迎接AI的挑战,具有终身创造力将会是一个得到广泛认可的答案。但是具体如何培养终身创造力,并将其在实践中体现出来却很难回答。 因此知道创造力重要,而知道如何实践培养创造力并体现出来将会更重要,更具价值。从科学家、发明家、创客、设计师、艺术家等闪现耀眼创意的人群中我们可能得到答案,本书梳理了这些极具创造力的人是如何从小培养并实践自己的创意,虽然很久之前还没有创客、STEAM这样的名词,但培养并实践创造的过程却一直体现了创客、STEAM教育的精髓,直至今日本书系统梳理并归纳了这些适合青少年培养并实践创造力的成长路径与各种手段。 本书全景展现了如今创客、STEAM教育的精髓、成长路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 电力电子技术与MATLAB仿真(第二版)》从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的角度出发,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常用的不控型、半控型和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重点介绍了交流-直流变换、直流-交流变换、交流-交流变换、直流-直流变换等电力电子变流电路。为强化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中的实践技能培养,本书介绍了基于MATLAB的图形化仿真实验内容,基本的教学内容均配有仿真实验内容;还安排了器件测试、实物实验等实训内容;本书特色是提供了与理论分析波形相对应的仿真实验波形和实物实验波形,这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全书内容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实用性较强。
《西门子变频器技术入门及实践》主要介绍西门子G120及相关变频器的入门实践操作。本书的特点是从应用角度,先铺垫需要的变频器基础知识,然后以西门子G120变频器为例,按照认知的思维习惯,介绍变频器的硬件、安装、接线、基本调试、设置、通信、维护和调试软件等内容,并从简单的硬件安装开始,循序渐进地介绍变频器相关的实践操作。 本书内容图文并茂,浅显易懂,既可以作为大中专院校机电类和自动化类专业课教材,也可以作为工业自动化方向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或参考书。
本书主要介绍了电气识图基础、电气测量电路、照明与动力配电电路、常用机床电气控制电路、供配电系统电气线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力电子电路、常用集成电路及应用电路、电工电子实用电路、单片机人门、单片机编程软件的使用和单片机开发实例。本书具有基础起点低、内容由浅入深、语言通俗易懂、结构安排符合学习认知规律的特点。本书适合作为电气自动化工程师中级层次的自学图书,也适合作为职业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电工技术中级教材。
2021年《电子报》“缩印增补式”年度合订本,其主要内容为将全年报纸内容精选、拆补、缩印,并增加大量精华技术文章作为附录进行编辑出版。全书共分上、下两册出版发行,并随书赠送4G数据量的实用电子技术资料。主要内容分别为:1、行业新闻言论类;2、维修技术类;3、制作与开发类;4、卫星与广播电视技术类;5视听技术类;6、智能家具与数码类;7、职业教育类;8、工业设备与制造类;9、家电维修类等共计九大类。出版《电子报》年度缩印增补式合订本,是由《电子报》的科技图书出版模式。它具有的实用性和资料价值,是众多电子爱好者和电子技术人员必买的电子图书。
电磁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在无线充电领域应用广泛,本书从应用和设计的角度,介绍电磁共振式无线充电系统基本组成和类型,磁耦合谐振器无线电能传输原理与特性、补偿电路、互感模型、传输线圈的设计和补偿电容的选择,电磁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电路的类型,电磁共振式无线充电控制系统分析,电磁共振式无线充电系统设计等内容。 磁共振无线充电应用技术可供高等院校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师生阅读,也可供从事电源技术、电子技术、无线电能传输研究和设计的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经逸莱轲软件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官方授权,由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总监主编。 本书从elecworks 2D制图开始,到与SOLIDDWORKS无缝集成的3D布局和3D布线,介绍了全面学习基于工程项目的elecworks电气设计的内容,为用户提供了完整项目的设计案例,有利于用户快速掌握工程项目电气设计的系统方法与标准流程。 作者在书中分享了使用elecworks的多种独门技巧,可以帮助用户缩减工作量,压缩工作周期,提升设计效率,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设计。书中还加入了提示内容,可助力设计人员对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的理解。 随书赠送光盘的内容包括:可免费使用180天的正版elecworks软件,47个视频学习文件。 本书可供elecworks用户使用,也可供电气设计相关专业的在校师生参考。
ESD设计与综合是Steven H.Voldman博士所著的《ESD Design andSynthesis》的中文翻译版。本书的目的在于教会读者半导体芯片上ESD设计的“艺术”。全书的线索将按照如下顺序:版图布局、结构、电源轨及电源轨的ESD网络、ESD信号引脚解决方案、保护环还有一大批实现的实例。这条线索同其他已公开的大部分相关资料不同,但却更贴近实际团队在实现ESD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除此之外,本书还将为读者介绍当下处于热议的许多结构和概念。同时还将展示如DRAM、SRAM、图像处理芯片、微处理器、混合电压到混合信号应用,以及版图布局等实例。后,本书还将介绍其他资料中尚未讨论过的话题,包括电源总线结构、保护环、版图布局。本书主要面向需要学习和参考ESD相关设计的工程师,或需要学习ESD相关知识的微电子学和集成电路设计专业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
《新编常用电子管速查手册》(第3版)首先以问答的形式和快学速查的方式,介绍了电子管的基础知识与实用知识,然后介绍了一些电子管的主要参数、功能名称、封装特点、基础电路与应用电路等,从而满足读者快学电子管知识、速查电子管资料的目的。《新编常用电子管速查手册》(第3版)具有内容全面、查阅简单、携带方便的特点,是一本集电子管知识学习与资料速查的读物。《新编常用电子管速查手册》(第3版)适合音响专业师生使用,另外还可以供电子管应用领域的制作人员、电子管销售人员、胆机维修人员、电子发烧友阅读。
本书以市场就业为导向,采用完全图解的表现方式,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自动化控制技术相关岗位从业的专业知识与实用技能。本书充分考虑自动化类工作岗位的需求和从业特点,将自动化控制技术综合技能划分成15个项目模块,每章即为一个模块。第1章,电气控制电路基础;第2章,电气控制关系;第3章,供配电系统中的电气控制;第4章,直流电动机的电气控制;第5章,单相交流电动机的电气控制;第6章,三相交流电动机的电气控制;第7章,传感器与微处理器电路;第8章,机电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第9章,变频控制与变频器;第10章,变频电路的控制特点与应用;第11章,PLC与PLC控制技术;第12章,PLC的控制特点与应用;第13章,PLC的编程语言;第14章,西门子PLC的编程控制;第15章,三菱PLC的编程控制。各个项目模块的知识技能严格遵循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和行业规范
Micro800系列控制器是罗克韦尔自动化全新推出的新一代微型PLC,此系列控制器具有超过21种模块化插件,控制器的点数从10点到48点不等,可以实现高度灵活的硬件配置,在提供足够的控制能力的同时满足用户的基本应用,并且便于安装和维护。该书中对Micro800系列控制器做了详细的介绍,尽量做到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通过了解控制器的硬件,理解产品的优势;通过编程示例以及指令的学习,使用户熟练掌握并迅速运用该系列控制器;后通过速度控制系统、位置控制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使读者能对Micro800系列控制器更加灵活的使用。
本书着重讲述了集成电路热管理部分的片上和系统级的监测及冷却,内容包括:集成电路和系统热设计的挑战以及芯片发热原理;芯片内置温度传感器的分类、构造、工作原理和设计挑战,基于芯片内置温度传感器的动态热管理方法和控制原理;针对集成电路和IC芯片的主动冷却措施、工作原理,并重点介绍了空气冷却、液体冷却、TEC热电制冷以及相变冷却技术;系统层以及数据中心层面的热事件缓解措施与方法,着重介绍了数据中心内设备的工作负载均衡技术以及热感知、热管理技术;片上和系统级的温度检测新发展趋势。 本书内容丰富、涉及的专业知识面广,适合于从事热设计、热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以及电子工程师、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师,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阅读。
《能源服务网络中的分布式能源模拟》介绍了一种对含嵌入式技术的能源服务网络进行集成稳态优化的建模框架。书中开发的新模型称为时间协调优化潮流(TCOPF)模型,此模型可通过一系列必要步骤计算天然气和电力网络的优化能流,同时计算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HEV)和热电联产(CHP)装置的优化调度。因此,TCOPF工具可以管理及协调配电网运营商和分布式能源之间的相互关系。 《能源服务网络中的分布式能源模拟》中对分布式能源系统应当遵循的优化调度模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模式有望改善城市能源服务网络的性能。集成建模为希望有效协调分布式能源运行与能源公用事业运营策略的利益相关方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结尾,本书结合用于模拟PHEV行驶状况的基于agent的模型对TCOPF模型框架进行了扩展,以便更好地评估PHEV所代表的负载灵活性。 综上,为开
本书系统地讲述了从事电力电子装置研发过程中涉及的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通信网络技术以及电磁兼容性设计技术,并将它们整合起来,按照刚刚从事这方面研发工作的硬件工程师视角,进行素材遴选、内容编排。本书将涉及强电知识[如主拓扑中的电力电子器部件(整流桥、逆变桥)、DC-Link器部件、熔断器等]、弱电理论(如主回路中的获取关键性参变量的传感器的信号处理与变换、电力电子器部件状态反馈单元、主控单元等)、接口部分(如强电与弱电之间的触发及其控制单元),以及完成信息交互的通信网络(如RS232、RS422、RS485、CAN和以太网等),综合起来,根据入门基础、经验技巧、设计案例和心得体会等不同层面,进行归类、凝练和拓展。本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理论设计、分析与计算(含仿真验证),又有实践与实战的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