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是一本全新的图书。书中的qh2—7t与qh2—8t程序都具有三维中边桩坐标正、反算,路基超高及边桩设计高程计算,边坡坡口与坡脚计算,桥墩桩基坐标计算,隧道超欠挖计算等功能。qh2—7t为交点法程序,qh2—8t为线元法程序,两个程序均使用数据库子程序输入平竖曲线的全部设计数据。测试程序各项功能所用的案例均取自真实的工程项目,计算数据由项目的施工企业提供。 本书对缓和曲线切线支距坐标计算与坐标反算原理进行了重大改进,使得用qh2—7t与qh2—8t程序计算缓和曲线坐标反算的速度比第1版的相应程序缩短了1/3,且适用于计算任意偏角的缓和曲线。 本书适合于从事公路与铁路施工、监理、勘察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土建类专业师生参考。
欧冬秀主编的《交通信息技术》是在2007年同济 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交通信息技术》一书的基础上改 版,按照高等学校交通工程专业、交通信息工程及控 制专业本科的教学内容编写的。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 了交通领域的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应用 技术等,并将交通工程和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紧密地 融合为一体,以交通工程为应用背景,全面介绍各相 关信息技术的处理和应用方法。本书在改版后,将交 通信息传输技术和交通信息传输网络两部分合并为一 章,新增了交通诱导技术,使得全书的内容具备了按 照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的分层体系即采集、处理、传输 、控制、诱导、管理的特点。 《交通信息技术》适用于高等学校交通工程类专 业作为本科教材,或者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学科研究 生教学参考书,也可以供从事智能交通系统研究和开 发应
本书按照《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B06—02—2007)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12008),以一例一图一解的方式,对公路工程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计算方法作了较详细的解释说明。本书的特点是实际操作性强,便于读者解决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点问题。
本书是在2004年修订基础之上的再版,书中总结了作者多年教学体会与科研实践经验,吸收了国内外有关交通安全方面的近期新研究成果,增加了交通环境与交通安全的关系、交通事故致因分析、交通安全管理规划、交通安全法规与教育、交通事故防治工程技术及交通安全审计等章节,完善了从交通安全影响因素特性分析、事故分析与安全评价到安全改善的规划、管理、法规、教育以及工程技术的道路交通安全教学体系,重点阐述道路交通安全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力求反映系统性、综合性和实用性的特点。
本教材依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和《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编写,内容包括绪论、极限状态设计法、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钢筋混凝土构件短暂状况应力验算、钢筋混凝土构件持久状况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一般问题、预应力混凝土梁的计算等共11章。
本书回顾了桥梁风工程中颤振和抖振的研究概况,提出了桥梁断面颤振导数识别的修正小二乘方法等,建立了用于分析桥梁结构气动耦合颤振问题统一的多模态和全阶方法,并证实了其可靠性和有效性,发展了用于大跨度桥梁耦合抖振响应分析的有限元CQC方法,论述了桥梁结构非线性颤抖振响应的时域方法,对大跨度桥梁非线性风致振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总结了理论与方法以及实际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今后进一步的研究与发展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本书是一本桥梁风工程领域的研究专著,可供桥梁工程教学与科研人员,以及桥梁抗风设计和建造工程师们参考使用。 本书的研究工作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资助(编号59895410)。
《城市交通方式和多模式间的转换》作为中法经济研讨会城市发展和综合交通体系专题的论文集,收纳了12位中、法、德专家、学者对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研究。书中有国内专家对我国城市交通现状的分析,对交通发展战略的探索,以及在新型交通枢纽空间建筑设计领域的心得;同时也有欧洲在综合交通体系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的探讨。这既标志着城市规划理论自“以车为本”向“以人为本”方向的转移,更体现了城市交通研究的重点从运载工具向运载对象的变换。 《城市交通方式和多模式间的转换》对从事城市发展、规划、交通、建筑等领域的专业人士及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师生具有参考价值。作为中法对照双语读本,为专业语言的学习提供机会。
吴娇蓉等编著的《交通系统仿真及应用(第2版)》全面阐述了交通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在交通工程学科中的应用。全书共分五章,分别为绪论、交通仿真基础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宏观交通规划仿真理论与技术、微观交通仿真理论与技术、行人交通仿真理论与技术。《交通系统仿真及应用(第2版)》为普通高等教育交通工程专业、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的学位课课程教材,也可作为城市规划、土木工程等专业的选修课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从事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市政设计、道路规划与设计、公共交通规划与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亦可参考。
本书主要包括3部分。主要介绍了交叉口群的基本特性及相关概念,分析了交通状态识别与过饱和状态交通信号控制的已有研究成果,分析了交叉口群的基本交通特性和其拥堵形成、疏散机理,介绍了交通运行数据的采集,并建立了数据分析方法。建立了面向信号交通控制的城市道路交叉口群的交通状态识别方法。
本书是针对道路甩挂运输组织关键技术的专著。全书内容分为两部分。共9章,部分阐述道路甩挂运输组织关键技术。包括道路甩挂运输市场需求分析技术、道路甩挂运输运能资源配置技术、道路甩挂运输组织主体及其运作方式;第二部分介绍道路甩挂运输组织技术在山东省的应用实践,主要包括山东省道路甩挂运输市场需求分析、山东省甩挂运输网络节点规划、山东省鼓励和引导发展道路甩挂运输的系列化政策措施建议。 本书可供道路运输和物流领域的决策者与管理者、科研工作者参考,并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教师、学生的科研与教学参考用书。
本书是一本介绍各种特种车辆的绘本图书,适合儿童阅读。书中对生活中常见的特种车辆按照功能和使用场合进行了分类和讲解,包括消防车、救护车、警车、工程车、转播车、垃圾清运车、邮政车、公共汽车等,在对特种车的构造及各部位功能进行详细介绍的同时,对与特种车共同工作的职业也进行了介绍,并且在书中指出了想要从事以上职业所必需的职业技能和资格证书。除常见的特种车外,书中还简要介绍了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以及人工智能辅助驾驶的几个不同级别。
公交车辆行车计划是公交车辆运营调度的重要依据,是整个公交企业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之一。常规公交车辆行车计划智能化编制及优化方法研究是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提高运输效率、增强公交吸引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途径。张健、李文权、冉斌著的《常规公交车辆行车计划智能化编制及优化方法》共包含8章内容。第1~4章介绍了该研究的背景、意义、行车计划编制分析、信息采集与处理、时刻表编制。第5~7章阐述了行车计划的编制方法、优化方法和基于VANET的车辆动态调度技术。第8章是根据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的问题,并结合车联网技术的发展提出研究的新趋势。 本书可用作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智能交通系统、工业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教学科研用书,也可供从事交通规划、公交管理等工作的
本书简单回顾了人类社会交通发展的历史,阐述了智能交通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以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了智能交通中常见的支撑技术,包括:交通信息的采集、交通信息处理及发布技术、交通信号控制与仿真技术、电子收费技术等。接着,本书通过大量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列举了主要的几种智能交通应用,包括:交通信息服务、车辆导航、车辆监控与调度、公交优先、紧急救援、车辆辅助驾驶与安全。后书中还简要地介绍了广州市智能交通的发展规划。
本书在《CASIO fx-9750GⅡ图形机编程原理与路线施工测量程序》的基础上,改进研发了新版的交点法路桥隧三维坐标计算程序Q2X8与线元法路桥隧三维坐标计算程序Q2X9。新版程序充分应用了fx-9860GⅡ/SD的1.5MB永久存储器与大容量SD卡存储器的功能,可以同时存储、按工作需要随时调用数百条路线的三维设计数据,实现了大型交通土建标段路线三维坐标计算的全数字化。 对交点法设计的平曲线,实现了应用直线、曲线及转角表,在MS-Excel选项卡快速定位非完整缓和曲线位置并准确计算其参数与起讫半径的方法,这对于工程用户快速编写新版Q2X8程序的串列设计数据文件有重要的意义。新版Q2X8与Q2X9程序均实现了施工测量计算成果数据的集中显示,与文献[1]的旧版程序比较,可以显著地提高道路、桥梁与隧道施工测量的效率。 本书为fx-9860GⅡ的基本操作与全部工程案例的数据输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与实用技巧》取材实际,简明实用,系统性强,是一本具有实用价值的工具书,既可以作为大专院校的选修教材,也可以供相关领域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参考。
本书以交通土建工程专业学生为对象,结合专业教育内容,对交通规划、交通调查分析、交通设计和交通控制管理以及道路设计、道路施工组织等毕业设计的要求特点,做了部分指导。本书专业实践应用性较强,可供“交通工程”和“城市规划”等专业日校生、网络生进行道路交通毕业设计参考,书中所举实例具体、真实,还可供从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工程技术和施工、管理人员工作中参考使用,书中所涉及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可供“注册规划师”资格考试和“勘察设计注册土木工程师(道路工程)”资格考试以及“公路工程”、“市政工程”建造师资格考试考前学习参考使用。
《新编路基路面工程》(刘黎萍编著)是根据我国*颁布的有关道路工程的技术标准、规范,并吸收近几年来取得的科技成果,在《路基路面工程》(第二版)基础上补充修订而成。全书共分12章,主要阐述影响路基路面结构性能的荷载、环境和材料因素;路基设计和稳定性分析;沥青和水泥路面结构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路面状况调查和评定内容;路基路面施工等。书中配有计算实例、复习思考题以及测验作业,方便读者自学。 《新编路基路面工程》可作为高等院校道路与交通工程专业本科教材,也可作为成人教育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供道路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共由三部分组成,客观反映出行业发展现状以及笔者对行业未来发展的思考。 ⑴ 善 言 善 语 2014 2015年,对工程勘察设计行业而言,是动荡、复杂、多变的,深刻地影响了行业未来的发展。自2014年以来行业发展已进入一个面临诸多转型的重要问题的时刻,行业传统的商业生态已经逐步瓦解,行业发展新生态已经在逐步孕育形成。笔者本着对行业的深厚感情,以情入文,试着从行业、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分析现阶段及今后一段时间新生态下行业发展的特征,以及对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以期为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思考借鉴。 ⑵大会小 议 为推进行业内企业相互交流,天强 工程设计咨询行业研究中心策划发起了行业内三大会议活动,并在行业内引起了热烈反响。每年5月份第三个周末举办的 思翔 工程勘察设计院院长论坛 ,定向邀请行业内百名有
本书重点介绍我国现行道路交通管理基本知识、相关法律法规与警务工作规范。其内容包括道路交通管理基础知识和道路交通管理警务规范两部分。本书可作为公安专科院校公安专业学习道路交通管理课程的教材使用,亦可用作公安机关人名警察培训和其他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风险分析是项目风险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一门针对特定客观情况、特定期间内某一事件的实际发生结果与预期产生差异甚至相反结果的可能性进行研究的学科。对大型工程进行风险分析在国内尚属起步阶段。本书在介绍有关工程分析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上海崇明越江通道工程前期工程风险分析的研究方法。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科研和技术人员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