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通过对王念孙《广雅疏证》中的同义词、反义词、同源词以及动植物名词“异名同实”现象等词汇词义问题的全面系统研究,旨在从一个新的角度客观展示《广雅疏证》的词汇词义面貌及其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广雅疏证》从清代至今在词汇词义等方面研究的不足,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广雅疏证》中的词汇词义现象,正确认识王念孙及其《广雅疏证》在汉语语言学史上的历史地位,拓展《广雅疏证》的研究视野,建立科学的汉语词汇史和现代汉语词汇学提供一些经过整理的实证材料,经过阐述论证的有价值的术语、原理和结论以及可资借鉴的理论和方法。
这部词典是据《现代汉语词典》)(1983本)改排而成的。《现代汉语词典》原是按拼音顺序排列,现应读者要求,再出这本倒序排列本,即按多字条目的末一个字的次序排列。
本书的目的是为那些对汉语语法研究有兴趣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青年教师以及其他语法爱好者指示门径,比较系统深入地介绍语法研究的专门知识,帮助他们掌握比较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学习已经被研究实践证明有效的各种研究方法。 本书收录三十多位汉语法专家的论文,比较系统深入地介绍语法研究的专门知识,每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内容包括:总论篇、漫谈语法研究、通过对比研究语法、汉语和外语对比、现代汉语和古汉语对比、普通话和方言对比、普通话内部的对比、结束语、朱德熙先生论语法研究、眼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汉语语法特点和语法体生活费、汉语语法学史、西方语法学流派等等。
这几年我很看过几本讲现代汉语语法的书,得到一个印象是这些书的读者对象不明确,不知道是为谁写的。好像是谁都可以看看,看了都多少有点收获,但是谁的收获也不大。因为它既不能在理论上有所贡献,又不能在实用上有所裨益。最近刘月华同志把她和潘文娱同志、故桦同志合编的《实用现代汉语语法》校样拿给我看,我愉快地把它看完,觉得这是一本很有用的书,会受到它的读者的欢迎的。
本书从语言类型学的视角,对比研究了汉日语关系从句的句法与语义特征。考察对象主要包括学界较少关注到的旁语可及性等级序列、关系从句标记的类型与分布、关系从句结构在主句中的分布特征、生命度等级序列关照下的被修饰名词语义特征、关系从句与主句的逻辑语义关系。本书使用语料库中大量真实的汉日语语料,在量化统计各类关系从句分布的基础上,探究汉日语关系从句在句法、语义层面的共性与差异,并结合小规模的跨语言语料,验证了汉日语的共性是否属于跨语言共性。最后借助语序类型、形态类型、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汉日语的异同做出了阐释。
本书共讲解112个前缀,分为“常用”和“一般常用”两类。通过对前缀的理解和掌握, 读者会初步形成英语构词的概念,为扩大词汇量以及提高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打下良好的 基础。除了仔细讲解相关前缀,作者还适当加入了“同源词”部分,帮助读者通过类比掌握 更多的词汇。本书适用的考试范围包括:高考、四六级、托福、雅思、SAT和GRE等,也是广 大英语学习者的一本词汇书。
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达,语言学在整个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展示出强大的活力和能量。中国语言学是世界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对中国语言学事业有所推动,我们组织撰写“华中语学论库”。作为专用名称,这里的“语学”主要指汉语语言学,近期的15年时间里以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研究为重点。“语学论库”,这是汉语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系统工程,如果将来主客观条件具备,在研究范围上可以不断扩大,在研究时间上可以无限延展,在研究队伍上可以辈辈交接,代代传承。“华中”一词,既跟研究队伍的华中群体相关,又跟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名称相关。
研究语法要借助于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语法研究者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背景。本书对心理学、逻辑学、符号学、信息论、交际学、韵律学等相关学科和语法分析的关系给予了充分的论述,同时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的诸如词类问题、语法分析方法问题、词语的结构分析问题、词的用法问题、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规律问题等热点和难点提出了独到的看法。本书是作者半个多世纪以来研究汉语语法心血的结晶。作者研究汉语语法的思路、视点、方法等,对后来者进一步研究现代汉语语法有极大的启发作用与参考价值。
本丛书整体地审视八闽文化,生动记述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八闽三村镇的风貌、古建筑、民俗风情、特产、名人名胜、文物古迹、也着力探讨了海峡两岸的因缘关系,记录古村镇曾经发生的中国历史重要事件,不光描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更侧重借助村镇这一载体,探索闽文化与其他区域文化的不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