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君碑》,全称《隋柱国左光禄大夫弘义明公皇甫府君之碑》,也称《皇甫诞碑》,于志宁撰文,欧阳询书丹。碑身高五尺七寸,宽二尺九寸,厚一尺五寸。正文计二十八行,行满五十九字。额阳文篆书《隋柱国弘义明公皇甫府君碑》十二字,全文一千五百四十六字,现存陕西省博物馆碑林。《皇甫君碑》用笔紧密内敛,刚劲不挠,点画精严,力顶千钧。字形虽稍有狭长,笔画略微偏瘦,但中宫内敛、舒张有度,且形神兼备、意态多方。《皇甫君碑》充分地展示了欧体严整、险绝、峭拔、飞动的特有风格。我们学习欧楷,如未能做到认真临学《皇甫君碑》,便不能很好地把握欧楷特有的风格要领,便不能够真正地悟得欧书的真谛,便不能真正理解和领略欧书的博大和精深。
该书既是旅行绘本,更是一本水彩绘画技法书,详细记录了从知名插画家卡斯丁多在世界各国旅途中边走边画的故事,以风景写生为主。从哥本哈根到不来梅,再从吕贝克到瑞士的阿尔卑斯山,一边旅行一边分享绘画的方法。作者所到之处,都留下许多画作和文字记录。这其中有作为专业人士的视角,更有一位热爱生活者的心得。内容包含如何克服在大庭广众下画画的恐惧、在旅行中如何安排画画的时间、零基础如何提笔就画、旅行结束如何继续创作,以及绘画日记的好处等。本书也为广大艺术爱好者和学生提供了一个自学绘画的途径,解决在学习中的常见问题:例如写生时如何把握画面、画照片和写生的区别、临摹和创作的平衡关系、如何坚持绘画习惯、多渠道学习艺术知识、基本绘画工具和技巧等。对于初学者,本书打开了一条轻松通往绘画艺术的大门,对于
《中国古代雕塑述要》分石窟寺与佛教造像、历代陶俑、陵墓雕刻部分十四章,基本涵盖了中国古代雕塑的主要门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作者用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它的发展历程,希冀对热爱中国古代艺术的读者有所裨益。
《馀冬录》亦题为《馀冬叙录》,是何孟春最为重要的著作,其题名之义,作者云乃“比诸昔贤岁之馀,春已不能不失之虚度,而况于以日以时乎”之意。这是一部议论上下古今时政得失的随笔性散文著作,其体例类似王充《论衡》,分内、外二编,凡六十一卷,举凡天文地理,君道职官,古今人品,诗文创作乃至各项杂事,涉及甚广,作者逐一评论,自成一家之言,其中虽有不少迂僻之论,但总的来说,集中地表现作者的政治倾向、思想认识以及文学主张,是研究何孟春的重要资料。是书现存乃清同治三年(1864)恭寿堂刻本,有邵绶名重刻序,曾毓芳跋,还有作者原序及《何燕泉先生行述》一篇。
本书以雕塑家的视角进行观察,动物雕塑解剖进行讲解,全书分为两部分,部分是作者的作品赏析包括动物雕塑作品、用于影像中的作品、实际范例作品;第二部分是案例作品的制作详解,包括材料与工具、灵长类骨骼分析,以及狮子、大象、大猩猩、黑猩猩、马匹、犬只、飞龙等案例的详解,由底座骨架制作、制作四肢、雕刻毛发、后期修饰等内容。
本书是由一流的蜡像艺术家与博物馆学者通力协作,从博物馆学和艺术学的角度编写的一本图文并茂的关于蜡像艺术陈列研究与蜡像艺术理论探索的具有相当学术水准的图籍。全书在总结蜡像艺术馆办展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探讨了蜡像艺术的陈列内容与形式设计,蜡像艺术的起源、特征、创作程序与过程,与国外蜡像艺术的比较,以及该艺术形式今后的发展方向等等内容。相信该书的出版将对蜡像艺术的相关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这里所说的“中国当代雕塑”,在时间上是从1979年开始的。我们知道,中国艺术在这个时候终于把门窗打开了,新鲜的空气四处弥漫,人们跃跃欲试。当代雕塑的这个“当代”与人们通常所说“当代艺术”的那个“当代”还不能完全对应。这是由中国雕塑的特点所决定的。中国的雕塑状态有点奇怪,它所面临的问题、它自身的学术节奏常常和其他艺术门类并不完全同步。所以,要是严格按照当代艺术的时间来划分,对于雕塑可能不太适合。另外,不能说1979年以后所有的中国雕塑都是当代雕塑。
本书在参考诸多古籍文献及文博同仁相关学术论文或专著的基础上,以上海博物馆工艺类收藏为主,兼顾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安徽博物院、苏州博物馆、衢州博物馆等所藏珍品,精选江南主要雕刻门类的三十件代表性文物,如良渚文化玉琮王、明代“子刚”款玉尊、明代王叔远制核雕小舟、清代桐荫仁女图玉山子、明代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南宋戗金柳塘图朱漆斑纹黑漆盒等,依年代顺序分节介绍,偏重明清时期。具体文字力求深入浅出,也尝试引出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希望通过具象的江南器物,再现江南过往,呈现江南精神。
《木雕佳构》系《中国民藏文物鉴赏丛书》之一,选登文物力求独特、珍稀,既具史料价值又具观赏价值。实拍未经发表者,图片配以文字说明,注明年代、质地、尺寸及其相关背景资料与鉴赏内容。必要者注明真伪辨析、流传经历、今昔价值等。每件物品文字说明约50-500字不等。卷首冠以前言,简要说明该卷物品的发展历史、流传概况、鉴赏要点、收藏意向、价值判断、真伪鉴定等,约3000字左右。
《水木清华国际校园雕塑大展作品集》以英汉对照的形式,用图片集中展示了100件雕塑精品,总结了国际校园雕塑大展的艺术成就及艺术价值。《水木清华国际校园雕塑大展作品集》所展示的作品,代表了国际当代雕塑的水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具有国际推广意义。
《陈洪绶花鸟草虫》是明代绘画奇才陈洪绶难得一见的精品。册页共十二开,绢本设色,分绘茶花蝴蝶、桃花蛱蝶、萱花蜗牛、牡丹蛱蝶、蔷薇蝴蝶、紫菊蝴蝶、竹禽、水仙竹叶、古槐双禽、红果草虫、奇石、梅石等景物,款署:“豁山洪绶写于榕醪山馆。”每开俱有“洪绶”朱文长方印及清人孙均对题,册前有签条“陈章侯花鸟草虫写生,看篆楼珍藏,药房书签”,画后有崇恩、潘厚、潘景郑三题。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黎铿端砚》内容简介:端砚因其石质优良、石品绚丽、雕工精巧,文化底蕴深厚而被誉为(众砚之首)。它是用广东省肇庆市郊斧柯山端溪观石制作的。端砚始于唐,盛于宋元,精于明清,兴旺于今。已有近1300多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