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成果就标准必要专利纠纷中的核心争议问题展开了系统、全面地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标准必要专利权利人向标准制定组织所作的FRAND承诺的性质;二、标准制定组织的知识产权政策在防止标准必要专利权利人垄断行为方面的功能;三、标准必要专利问题处理的域外经验比较与借鉴;四、标准必要专利权利人申请禁令救济的限制与平衡;五、“公平、合理和无歧视原则”的具体化(FRAND原则的功能定位;六、中国语境下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规制的框架构建。
本书通过实证分析和理论研究的结合,试图为公司治理的研究拓展更为广阔的视域和场景,是通过不同层次资本市场相对大的样本多层级的数据的实证分析,并以中国公司在优选拥有有代表性的证券市场上不同法律约束下发生的典型案例分析为支撑,多角度多方面为公司上市证券市场法律约束与公司治理的正相关性提供了更有说服力的解释
投资者与国家间争端解决机制(ISDS)改革是当前国际经济法律与政策的重要议题。尽管各国对ISDS改革的立场不同,但“多边投资法院”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乃至颠覆性的改革选项。 本书以欧盟视角对多边投资法院及多边投资上诉机制(机构)的设立、机构及运作的各方面与程序进行了细致而周全的“顶层设计”和“全局考量”,对非欧盟国家以及其他ISDS改革的利益相关者在此议题上提供丰富的启示、珍贵的灵感和公允的借鉴。
在我国现行的司法体制下,DNA证据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国家大数据战略为DNA数据库的巩固和壮大提供了政策导向。公安机关各类DNA数据库正是这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多年的运行中在各个环节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和不可回避的问题。 《法庭科学DNA数据库的运用与规制》将DNA数据库作为研究对象,在介绍DNA数据库背景知识的基础上,从证据法的角度对传统DNA证据和源自DNA数据库的证据进行比较及区分,提出DNA数据库证据的概念,从根本上明确其证据定位和属性。以此为出发点延伸出两条主线:一是DNA数据库证据的运用,包括DNA数据库数据信息的录入与存储、DNA数据库数据信息的检索与比对及DNA数据库鉴定意见的解释和使用。二是DNA数据库证据的规制。在探析DNA数据库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发掘产生错误的背后原因的基础上,最终从技术
《国家与法治研究(第2卷 2019)》为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连续出版物,采取“长论文加专题书评”的方式,每期刊登为数不多、篇幅较长(3-5万字)的长篇学术论文,以及就近期出版的重要基础法学或公法类专著约请专家学者撰写专题书评。本连续出版物定位为基础理论法学与公法学领域的专业图书,学科门类涵盖法理学、法律史学、宪法学、行政法学、立法学、军事法学与法律职业伦理,以期促进学术发展与公法研究的双重目标。
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同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开始。*关于该决定的具体说明,更是充分肯定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的、意义、地位和作用,为新时代国企混改提供了根本遵循。6年时间里,国企混改取得了良好进展和成效,但直至,国企混改工作尚缺乏统一的法律支撑和操作指引,此项工作又处于国企改革的前沿,政策性强,内容庞杂,工作艰巨,责任重大,涉及的法律关系非常复杂,这一切为同企混改战线的践行者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风险。《从入门到精通: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法律操作实务》的撰写,意在结合笔者为国企混改提供法律服务的司法实践,总结混改的操作流程,列举混改的文件模板,提示可能的法律风险,从而为读者奉上全面详实的操作指南和方法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