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法》共分为海洋法的一般理论、海洋管理与海洋争端解决制度和中国的海洋法制度等3个部分。海洋法的一般理论部分介绍了海洋法的概念与发展历史,对内海、领海与毗连区、群岛国与群岛水域、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等概念进行了介绍;海洋管理与海洋争端解决制度部分主要包括海洋环境保护和保全、海洋科学研究与海洋技术发展以及海洋争端的解决等内容;中国的海洋法制度部分则系统介绍了中国海洋权益法律制度、海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海域使用管理法律制度、渔业法律制度以及海岛保护法律制度等几项主要海洋法律制度。
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发展,亦需要法治化。法律本质是权利义务,本书聚焦于社会工作师权利义务立法这一核心问题,从关系性视域出发,采用比较法,提出了社会工作师职业头衔专用权、专业自主权、请求协助权和保障性权利四项权利;社会工作师有保密义务、专业服务记录义务、接受继续教育义务、报告义务、灾难事故服从安排义务五项义务。本书有助于建构适合我国的社会工作职业立法,提升社会工作职业制度建设与发展,进而促进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提升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对于促进社会工作制度建设、专业化以及职业化发展有积极意义。
本书来自1997年的一系列讲座:哈佛大学的两次霍姆斯讲座,纽约大学的詹姆斯.麦迪逊讲座以及亚利桑的大学的J.拜伦.麦考米克讲座。 本书分为两编,每编两章。编主要是批评,第二编主要是建构。章从规范道德理论本身来讨论规范道德理论。作者的论点是,如果那些从哲学上论证我们应当改变道德信仰或行为方式的人想做的事只是改变这些信仰以及可能受信仰影响的行为方式,那么他们就是在浪费时间。因为,道德直觉既不服从,而且也不应当服从哲学家可能提出的、同道德争议相关联的一切孱弱论证。 本书的头两章着重指出道德和法理学理论的地方性(localness),指出其之所以被当作普适原则提出来,主要是因为其具有修辞的效果。这两章还要着重指出,人们常常把道德和规范的搞混淆了,并因此,人们把法官必须决定哪方“应”胜诉错语理解为法官必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互联网企业实施的垄断案件,引起了人们普遍关注,但受交叉网络外部性、消费者锁定效应、双边市场等互联网经济特征的影响,实务部门在依据《反垄断法》处理这些案件时,遭遇许多困境,案件的处理结果容易引起争议。鉴于此,《互联网经济对反垄断法的挑战及对策》运用反垄断法学、网络经济学、信息技术学等学科知识,在厘清互联网行业竞争与垄断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经济的特殊性,通过借鉴国外反垄断法理论成果与实务经验,对互联网行业相关市场的界定方法、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标准、垄断行为违法性的判定思路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对一些传统的反垄断法理论予以创新,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反垄断立法、执法和司法的建议。
法律是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文化同样是法律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尽管法律经常被视为某种具有奇特规则和怪异语言的独特领域,然而它实际上恰恰是某种文化据以表达其秩序观念的具体方式。 本书中,劳伦斯·罗森真诚地邀请读者思考以下问题:这些在法学讲坛上所列举的事例是如何与日常生活领域中所发生的事实相联系的,法律政策的制定过程是如何分享某种特定文化据以成为整体的推理方式的,以及法院、调解人或者社会压力是如何塑造某种与生活常识和社群认同相一致的社会观念的。
本书稿由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编,为中国审判指导系列丛书之一。旨在传播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优秀民事审判工作经验,对最新疑难精典案例进行探讨与解析,提供审判实践中解决疑难问题的思路,是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履行对下指导的工作平台。本辑为2019年第2辑总第78辑。
从前述法经济学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在现代法经济学肇始之前就已经有大量研究触及了法律和经济的关系,甚至比较系统地阐述了法律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但是因为在方法上没有突破,使法律和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是“两张皮”,没有深入。科斯以及其他早期法经济学家(如贝克尔)的贡献就在于给出了进行法律分析的基本方法和路径。尤其是科斯消除了学者们对法律经济影响力的质疑,给出了对法律制度进行分析的工具——交易成本分析方法。之后,现代法经济学迅速兴起。 导论后的第二章,在介绍分析范式这个基本概念后,首先阐述了科斯是如何开启法经济学大门的,说明了科斯在理论和方法两个方面建立了对法律进行经济分析的桥梁。然后重点阐述了作为经济学方法论基础的理性选择理论是如何被扩大使用范围,应用于对法律问题进行分析的。随后说明在
继《美国看法》一书出版后,有名中美学者、美国很高联邦法院的出庭资格律师张军的新著《美国说法》很近由上海文汇出版社出版。《美国看法》的出版曾广受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多大程度被关注,它也就多大程度
2021年6月1日,我国正式施行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这次修订对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未成年人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未成年人保护的责任主体等作出明确规定。本书以图文并茂、案例与法律结合的形式,从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概念和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责任以及未履行未成年人保护职责应负的法律责任八个方面,向读者阐述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未成年人的种种保护措施,以及未成年人应该如何运用法律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