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一书收录了朱镕基同志在1987年12月至1991年4月在上海市工作、主政期间的重要讲话、谈话、信件等106篇,并配有珍贵照片和手迹影印件,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发表。 《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真实地记录了朱镕基同志在上海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大刀阔斧的改革思想和施政措施。朱镕基同志在上海工作期间,正值我国经济改革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时期。当时的上海,财政收入滑坡、工业不景气;市政基础设施陈旧,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士气不振;政府部门官场气息犹存,开拓精神缺乏;等等,其困难和考验尤为艰巨复杂。面对如此局面,朱镕基从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入手,推进经济体制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同时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菜篮子”、交通、住房问题,为上海国际金融都市地位的确立
为了推动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团结奋斗、勇毅前行,为了帮助国际社会及时了解这一重要思想的最新发展,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过去为什么能够成功、未来怎样才能继续成功的认识,加深对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的理解,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会同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编辑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本书收入的是习近平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重要著作,共有讲话、谈话、演讲、致辞、指示、贺信等109篇。全书分为21个专题,每个专题内容按时间顺序编排。为了便于读者阅读,编辑时作了必要的注释,附在篇末。本书
作者从1995年开始研究《孙子兵法》,试图寻找到一条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前后呼应、浑然一体的解读方式,历经20年的心血研究,最终找到以"运动战式"的句读方式来解读这部经典,而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特别以热兵器时代的运动战宗师粟裕的十三场运动战实践为案例,补充进冷兵器时代的运动战祖师孙武的十三篇运动战理论中,二者结合演绎。这也是对《孙子兵法》解读的全新一种。
本书是作者多年的日本评论文章结集,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诸多领域,全书分四部分:中日之间、文化风土、历史纵深、制度文明。篇幅的是部分或也是中国读者最感兴趣的部分,有梳理近代中国革命史中日本因素的文章,也有还原中日建交时具体用词的考证,谈历史上中日文化的交流,也剖析如今日本经济被中国赶超后的种种心态。作者在日本留学、工作多年,亦有深度结交诸阶层日本朋友,故写日本入木三分,作者也谙熟历史,洞悉世象,不为许多表面的浪花所迷惑,写中日关系厚道中正、入情入理,只说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不畏权力、不媚浮言。
全中国没有一条城市大道能浓缩表现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与回忆,能集中揭示中国当代经济几乎全部的奥秘与活力,只有“深南大道”可以肩负这样的使命。作为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纪念、致敬和思考,《大道30——深南大道上的国家记忆》以其独特的视觉来观察和思考深圳这座城市深厚的内涵和开远的外延。从1979年到2009年,作者一“路”上不断梳理、发现和反思深南大道这条街道所蕴含的深圳命脉和国家记忆,以东西长约30公里的街道空间与深圳特区30年的历史时间进行了一次大胆而有趣的对接:根据每一年发生在深南大道上的大事件,来发掘中国改革开放和深圳城市命运的变迁,使得本书有着坚实的史料支撑和恢宏的文本框架,从而激发起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深圳人对这座城市的重新记忆和想象,带给关注中国改革开放、关注中国城市化、关注中国发展模式
针对上述关于地方派系与选举的研究,《台湾地方选举中的派系研究》笔者李睿认为,欲观察地方派系的真貌,必须兼顾外在政治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变迁,更重要的是必须把握地方派系与地方选举之间的逻辑关联,从派系的组织结构与运作特性角度去观察派系生存的结构体系,地方派系与选举提名的内在关系,探讨地方派系在选举动员中的影响力,最终讨论地方派系对选举结果的影响。因此,《台湾地方选举中的派系研究》旨在探讨解严前后台湾地方选举中的派系问题,寻求制约和影响地方选举的派系因素,通过派系在台湾地方选举中的角色及其影响,讨论台湾地方选举及民主发展问题,吸取和总结台湾地方选举中派系因素的经验教训,并积极寻求应对策略,从而为推进大陆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和谐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女性问题显得尤为醒目,因为它与全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密切相关。正如本书作者杨剑利同志在书的“导论”中所指出: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转型揭开了女性近代化的序幕,并带动了女性的近代化发展,而女性的近代化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社会近代化发展进程;没有社会的近代化就没有女性的近代化,而没有女性的近代化,就没有真正的近代化。” 显然,近代化中的女性是本书的着力点。全书视野开阔,涉及面宽广,与近代中国女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领域,如社会习俗、文化教育、婚姻家庭、经济生产、法律法规、政治活动等,均予以较为深入的探讨和描述,向人们展现出一幅社会近代化大潮流中,中国女性生活的多维图景。杨剑利博士近年一直致力于近代中国女性问题的研究,涉猎颇广,用力甚勤,相信她的大作将会为我们认识中国近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波澜壮阔,积累了丰厚的警示教育素材。《不要成为下一个:腐败分子警示录/ 作品集萃丛书》精选《中国纪检监察报》 纪律审查 栏目2014年10月以来刊载的部分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剖析,着力发挥反面教材警示、震慑和教育作用,把腐败分子的蜕变放置到独特人生的背景中去审视,把触目惊心的腐败行为提升到执政规律的层面去观照,凸显对社会的深刻警示效应,引导读者关注腐败背后的深层次问题。
政治学说史作为一门科学,要阐述政治思想的发生和发展所固有的规律性,证明政治思想的历史是国家和法的学说有规律的积累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在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思想派别斗争中进行的。政治思想最主要的就是各个阶级对待国家政权的理论观点和政治主张。政治思想史除了研究国家与法的理论外,如下一些内容也应列入它的研究范围。首先是关于政治哲学问题。其次,关于社会模式的理论(又可称之为理想国的理论),也应是政治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再次,治国的方略和政策也应是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内容。
本书是第一作者及所带领的学术团队,在全球的小商品市场所在地浙江省义乌市学习、研究、实践16年的基础上,继《市场义乌》、《义乌商圈》之后的一部新作。本书指出,义乌模式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坚持“兴商建市”总体发展战略,力促产业、经济、区域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共进的发展路径及基本经验的理论概括;是在一个缺乏经典经济理论所要求的发展条件的后发地区,依靠市场主体有为和政府开明、创业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模式;是浙江改革开放30年发展历程的一个生动缩影,是浙江模式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是观察、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样本。其形成和发展体现出“市场先发-商贸主导-产业联动-社会发展-国际导向-富民强市-和谐共进”的鲜明轨迹,以及“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城乡-体化”的逻辑主线。
传统政治文化传承千年的大隐私,中国先人秘而不宣的老经验,古人看透世人,摸深世理的不二定律。 说到权术,在人们的脑海中立即就会闪现出阴险狡诈、卑鄙、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等带有强烈批判色彩的词语。在中国传统的戏剧舞台上,白脸曹操以及足智多谋、彻天透地的诸葛亮简直就成了权术的代表和化身。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曹操的智谋近乎于奸,而诸葛亮的智谋则近乎于神。但无论是曹操还是诸葛亮,都是中国人所津津乐道的智谋人物。在中国的文学、戏剧舞台以及各种艺术作品中,他们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可见中国人对于权术人物及其事迹是喜闻乐见的。同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虽然权术一直受到人们的批判,但它又总是在政治斗争中屡屡被采用。可以这样说,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中,权术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我们反思传统的政治文化,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4日召开会议,审议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分析研究2013年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规定要求: 一、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切忌走过场、搞形式主义;要轻车简从、减少陪同、简化接待,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安排群众迎送,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安排宴请。 二、要精简会议活动,切实改进会风,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