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中俄两国的早期联系谈起,详细介绍了从俄国入侵黑龙江流域到中俄东段边界的形成、中俄中段边界的确定、俄国再度入侵黑龙江流域与中国大片领土的丧失、俄国出兵占领东北与策动外蒙古独立、俄国十月革命后的中苏关系、抗日战争时期的中苏关系、中苏两党论战导致两党两国关系破裂,以及中苏关系从缓和走向正常化、苏联解体后的中俄关系等不同历史时期两国政治关系和重大历史问题,涉及了沙俄侵华、中俄界务、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中苏外交、中苏论战、高层交往等各个领域。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报告精神的开局之年。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全面回顾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宝贵经验,既可以提升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也可以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历史借鉴。《人事制度改革与人才队伍建设(1978—2018)》全面回顾了人事制度改革走过的40年历程,总结了人事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与不足,阐述了人事制度改革与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并提出今后一个时期公共部门人事制度改革要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和制约,维护和彰显社会公平正义,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人才作用发挥的制度环境。
本书是社会舆情蓝皮书系列的第8本。本书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社会的内部逻辑和文化价值体系,以科学方法对网络舆情进行采集、评价、对比分析和预测。全书分为四编十六章,对近三年我国的舆情情况既有宏观的年度概述,又有微观的专题分析,同时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对舆情事件的前因后果做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应对技巧。 本书总结出一些突发事件舆情传播和舆论引导的理论模型,对政府相关部门提高突发事件舆情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唐宋时期中书省渐为行政决策核心,中书舍人作为宰相判官的身份日益突出,其权力也由泛权渐变为实权。本书对唐宋中书舍人的职掌、中书舍人与唐宋行政中枢运作、中书舍人的管理、中书舍人的科举出身与地域家族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作者以中书舍人职权的演化为切入点,通过对中书舍人在唐宋时期发展变化的研究,探讨中书舍人在唐宋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期有助于揭示唐宋行政中枢细部运作特征,跳出对唐宋政治考察的君权、相权二元博弈模式,对唐宋时期的政治面貌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革命道德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性成果,它的生成和发展是伦理道德领域的一次空前革命,标志着封建主义伦理道德体系的终结,开创了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崭新阶段,具有不可磨灭的划时代意义。深刻认识和正确评价革命道德,对于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推进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中国革命道德》简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革命道德,分析其历史地位、重大作用,及其在当代的新发展。
《分类推进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研究》由黄恒学主编,综合应用了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方法与基础理论知识,大胆吸收与借鉴近年来事业单位各相关领域研究的成果,重点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历史分析以及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论述。传统的行政体制改革的视野,从社会整体职能系统与组织系统的视阈下探讨事业单位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与目标问题,从社会分工和组织分化更广阔的视角构建对现代公益事业组织的性质、组织特征、职能定位等特质的分析框架,力图对相关的概念、逻辑关系进行较为合理的阐释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事业单位改革后的应然状态进行清晰描述,构建事业单位组织变革与机构改革的基本分析框架。
本书以九品中正制的历史变迁为基本线索,对这一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社会背景、制度萌芽、形成确立、发展完善以至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进行多方面、多侧面的历史考察,重点探讨九品中正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与时代特点,进而揭示九品中正制的运行规律、本质特征及其在选官实践中的地位与作用。本书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重新审视,对一些记载暧昧的史实作了重新解读,对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作了深入考察和理论阐释。
齐鹏飞编著的《大国疆域——当代中国陆地边界问题述论》以大量手资料为基础,对新中国与周边邻国——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关于双边陆地边界问题之外交谈判史做了详细地梳理和阐释。
《中国远征军》讲述六十年前有一支了不起的中国军队,他们牺牲得了不起,失败得了不起,胜利得更加了不起。这支鲜为人知的军队住抗日战争时期进行了中国军队的头一回主动出击,实现了战略大反攻,并且是在境外作战,把日本鬼子打得落花流水,将侵略者赶出了国门。可是也许直到今天,许多人仍然不知道这支军队的名字——中国远征军。
有人说,科举早已废除,八股文已进入历史博物馆,如今来读讲八股程法之类的书,无异是看尸体解剖报告圭气遣比喻有点像,却并不尽然。科举考试自隋、唐起,作为取士制度迤逞延续了约一千五百年;专用四书五经命题,用八股文程序试士即所谓制义的制度,自明初起也实行了五百多年。那么长的历史时期中,中国读书人只有遣样一条荣身之购呵正如《儒林外史》中的马二先生所说:『就是夫子在而今,也要念文章、做举业,断不讲那;口寡尤,行寡悔一的话。何也?就日日讲究;口寡尤,行寡悔十哪个给你官做?二代复一代的读书人就像羣鸭一样地被往遣条狭径上赶。试题的内容和答案的写法都限定在不变的规矩裹,也就是把思维卡在一个固定的框子宣巧读书人的思维定向、思维方式、逻辑进程,总之,一切的精神状态就非训练成合于这个『塑模』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