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在历史上,那些为了改变中国千年以降顺流而下的“时势”,改变中华民族积贫积弱局面的仁人志士,曾前赴后继、鞠躬尽瘁,为中国的改革和革命点起星星之火,却终不能成的话,那么,将“真理”和“时势”相结合,改变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人则无疑是毛泽东。是他让中国千年衰败历史就此翻盘;是他心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壮志,一举将中华民族从一盘散沙的局面融为整体,并用力托举起来。 本书史料丰富、观点鲜明、史论结合,从三个角度叙述了这位打通了中国的脉络、使大道运行其中的伟人:一、毛泽东与中国历史,特别是千年以降中国改革与革命思想的关系;二、毛泽东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思想和治理经验的关系;三、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关系。 作者以大历史观,对1949年之前毛泽
萨孟武所著《中国社会政治史》全书共四卷,本书为第二卷。全书纵论中国各朝之兴亡得失,除考据政治制度外,更引用社会、经济、思想等各层面的相关资料,以评析这些层面的变动如何与政治制度相互影响,其后甚至成为朝代更迭的因素。 决定历史演进的条件,往往是交互影响的,其中较明显的莫过于政治与社会两方面。书中除了详述宫中、府中权力的转移、倾轧外,也从社会经济的角度,介绍币制、税赋、力役等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及其如何冲击历史的演进。另外,其不同于其他社会史或政治史之处就在于,揭示了社会科学与历史的密切关系。其着力阐明历史发展过程之因果关系,剖析了各类社会情况,如民风、士气、经济、国防、户口之多寡、土地之分配及生产力、各种阶层之分立,以及政治制度等等,对于政治现象有何影响。较便利学者的是,书中于
这是民国外交史学者唐启华教授在次世界大战爆发百年之际,奉献给读者的一本力作。作者利用大量手外交档案,尤其是从“驻比利时使馆保存档案”发现的《陆总长在和会专电》,即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收发电原件,重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历史,对“北京政府对和会有无准备”“山东交涉失利与亲日派之关联”“如何看待中国在和会外交的失败”等问题做出了新的阐释。
本书以县为研究单位,以地方政治的实践为研究对象和分析起点,研究县域日常政治。作者通过对干部、领导、关系、开会等日常政治中特定场景的实证分析,认为地方政治权力运作的实践形态呈现为政党“卡理斯玛”支配形态。县域政治呈现为结构与运作的二元化特征,台前的“正式文本”与台后的“剧场运作”共同构成地方日常政治生活的。
主要介绍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方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等七个方面的内容,充实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新经验和新做法,尤其是党的精神和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
本书以简明清晰的文字对当代中国的历史轨迹作了逻辑梳理。作者认为,从执政党的建国方略、发展模式和基本政策角度考察,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经历了从实行新民主主义开始,途经仿效苏联模式、追寻赶超之路、发动继续革命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五次历史选择。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正途大道。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领事工作取得了重大发展。为全面回顾60多年来新中国的领事实践,总结提炼理论成果,同时也向社会各界宣传和普及领事知识,外交部领事司组织人员,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编写了建国以来较为完整反映中国领事理论与实践的专著《中国领事工作》。 ??《中国领事工作》由“领事关系编”、“领事制度编”、“领事业务编”三个部分和一个附录组成,约80万字。该书将成为我国迄今最全面、最权威的有关领事知识的书籍,对于一线领事工作者、国内司法部门、相关研究机构及高校师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对于已经或即将走出国门的中国公民和企业也有积极指导作用。 ??本书2014年2月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
《中国香港:政治与文化的视野》记载了作者强世功对香港及通过香港对中国问题的思考,书中收录了:“行政吸纳政治”的反思、“一国两制”的历史源流、基本法的形式与实质、中国的忧郁、九龙城寨与香港大学等内容。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是开国三大运动之一的土地改革运动的全景纪实,第一次用纪实文学的手法来描述这一伟大运动。作品通过第一手资料,真实反映了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血腥压迫,阐明了改革封建地主土地制度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作品使用简洁的笔法,追述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耕者有其田”而进行的艰辛探索,真实地再现了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制定土地改革政策的智慧和英明。而对于清匪、反霸和民主人士、知识分子参与土改运动的真实再现,使今天的读者能够进一步走进当年的历史之中,去感受、去思索。
《基层工会工作流程与规范化操作指南(全新修订 第3版)/新时代工会工作实用丛书》主要由工会单项工作规范与工会整体工作规范组成。就单项工作规范而言,主要对工会的组织工作、民主管理工作、群众生产工作、劳动保障工作、宣传教育及文体工作、女工及财务工作等六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分解,分别描述了各方面工作的多个单项工作的任务、制度与流程等,其中流程部分主要描述了多项工作的主要程序、关键环节与控制项点。在这部分中,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多的方便,在前六章中,分别提供了部分参考文本与工作模板。在整体工作规范方面,为适应形势的要求和读者的需要,提供了规范化建设的实施方案、工作规范及一些制度办法的模板。
这本文选,收入了陈云同志自一九二六年七月至一九四九年一月的重要著作共四十五篇,多数没有公开发表过。本书内容涉及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党在白区工作等各个方面,其中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又占突出的地位。从这些著作中可以看出,陈云同志在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长期斗争中,凡是他所负责的工作,都按照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及时地总结经验,提出切实、正确、有效的方针政策。这对于中国革命的胜利,对于作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无疑具有一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