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只有消灭美国舰队以后才能随心所欲。为此,他下了一个比珍珠港更大的赌注,动用了日本海军空前庞大的兵力。出乎山本意料的是,美国人准确破获了日军的密电码,把“宝”押在了中途岛,集中优势兵力,以少胜多,使日本联合舰队惨败而归。血尸推波,残肢逐浪,2000多名日本官兵葬身太平洋。从此,改变了大平洋战场美守日攻的战略态势。
《学习理论文库》系列丛书集中展示了新时期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实现了大繁荣、大发展。这套丛书记录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历史轨迹,反映了理论工作者学习研究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究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有价值的成果。 《学习理论文库》先后出版了龚育之、邢贲思、苏星、邵华泽、王梦奎、金冲及、刘国光、吴树青、罗国杰、侯树栋、汝信、江流、冷溶、杨春贵、李文海、黄楠森、龚书铎、卫兴华、郑科扬、卫建林、郑必坚、虞云耀、刘海藩、王伟光、李君如、赵曜、袁贵仁、李慎明、赵可铭、许志功、戴逸、许崇德、陈先达等33位专家学者的自选集,是改革开放以来集中反映我国理论工作者研究成果的宏大的出版工程之一。《虞云耀自选集》为
《鏖战孟良崮》由郭建军所著,本书讲述:孟良崮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在沂蒙山区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重大战役。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国民党军王牌整编74师被完全消灭,师长张灵甫被击毙。这一战役,开创了在敌重兵密集并进的态势下,从敌阵线中央割歼其进攻主力的范例,是打破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和转变华东战局的关键一战,被陈毅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
海洋不仅记录着漫长的历史,而且创造着独特的文化。伴随海洋新世纪前进的足音,我们组织众多的专家学者,历时3年,编辑出版了这一大型系列丛书。内容既有海洋军事知识,也有海洋政治、经济知识;既有海洋地理介绍,又有海洋探险、神话和传说方面的趣闻;既介绍了海洋的历史与未来,又展示了世界海军的现状与发展。相信,本丛书的出版,对于繁荣我国海洋文化事业,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和海防意识,激励广大海军官兵和青少年投身于热爱海洋、建设海洋和保卫海洋的事业中去,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本书以清朝晚期到民国时期,资产阶级议会思想和议会制度在中国的传播、实施、变异及最后破产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把握资产阶级议会制度在中国的兴衰演变的历史过程,并对这一时期议会思想的传播、议会制度的实施和演变进行了认真的梳理;在对文献资料整理、筛选的基础上,使资产阶级议会制度在这一历史时期的面貌展现出来,力求在这方面的研究上有所开拓。在此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对资产阶级议会思想和制度在中国的作用进行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对其坎坷的历史命运进行评价,力求得出客观、公允的结论。
西方是现代政治的发源地,民主政治学成为西方人所热衷的话题,形形色色的政治学著作也多如牛毛。反观近代中国,政治学对中国学者们来说,却是如此陌生。中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以及近代的学术名著,除了给人们提供一个又一个颠三倒四的模糊名词,而读者也该除了获得一些同样颠三倒四的名词外,鲜有所获。 如果说民主体制在发达的西方国家也历经沧桑,并屡次作为虚假的存在而欺骗着人民大众。那么,在近代中国,也毫不例外地使民主的欺骗性得以了最充分的表现。1911年的辛亥革命使中国人整整齐齐地一起跨入了民主共和国,至于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共和国,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机会来深思。但今天的我们,却有机会来体会他们当时那种百感交集的心情。 本书是对二十世纪政治文化的反思。对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提出了笔者的一家之言,
根据成员国之间的承诺关系属性,国际机制可以分为正式机制和非正式机制。成员国之间是否意图在相互之间建立有法律约束力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是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的本质区别。为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国际社会建立了一系列国际机制,形成了多层级的国际防扩散体系:层级包括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和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属于正式机制;第二层级为多边出口控制机制,第三层级为防扩散安全倡议,属于非正式机制。为什么第二和第三层级的防扩散机制是非正式的制度形式?非正式的制度特征对这些机制的有效性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本书通过研究发现,非正式防扩散机制的形式选择并不是出于对共同问题取得解决效果的需要,而是层次和国际层次的激励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非正式防扩散机制虽然在实践中表现出程度的有效性,但
本书中,何新先生以其固有的独特、新颖、敏锐、深刻的观点,提供了关于全球战略、全球格局、世界形势与发展趋势、大国关系以及中国的相应战略与对策的观察和思考,特别是对“9·11”事件及其后的美国战略、台湾问题给予了大胆、独树一帜的诠释,读来具有醒醐灌顶,振聋发聩之效,很具启发作用。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中日全面战争爆发,世人皆知这段历史,但却很少有人会想到这样的问题:这场战争,到底是怎么打起来的?战争爆发前后,中日双方的高层又是如何考虑两国之间的问题的?……《大转折1937: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始末》结合大量的中日史料,互证对照,还原了1937年7月到1938年1月这一阶段的历史,细致描述了抗日战争爆发的始末,将历史的细节交还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