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纪》复活了一个时代——“道纪”时代;它把哲学送进了考古学家的视域;为中华文明的复兴提供了又一个有力的佐证。 李航的国学《道纪》实属“惊天动地”之作。由老子的“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联想到霍金的《时间简史》中对宇宙初始的描述,进而求证2500年前老子的思想与现代物理学所阐述的宇宙之惊人的吻合。初读如遇晴天霹雳,脑波被强力激荡;再读,便觉得回肠荡气,激情澎湃;三读,便五体投地,连呼“万岁”,崇拜之至。 总之,两个字“服了”! 霍金觉得宇宙和我们人一样有生有死,有边有界,有始有终。原以为四方无极为宇,古往今来为宙,所以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让人迷惑,原来也不过如此,老子的道不再玄之又玄,不过告诉我们物极必反的极而已,好此北极再无北,南极再无南。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一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那些被文明异化的现代文明人往往看见树木就是木材,看见动物就是美味,不知天地间有大美,山水中有真乐。道家思想早在两干多年前就敏锐地发现和深刻地批判文明发展导致“人为物役”的负面影响,强调“心明于物外”,呼唤尊重自然、爱惜生命,这是今天的中国人、东方人,乃至西方有识者对道学和禅宗思想表现出极大兴趣的原因。 道教秉承“以生为乐”,“以长寿为大乐”,重生而恶死的特点,道教艺术的精神和特色是它的现实性、包容性和创造性。在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道学追求一种平和的心灵构建,用艺术努力创造美好的心灵世界和现实世界,享受现实的生活和人生。这是艺术之大道,也是道教艺术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所在。
对于中国宗教与书法艺术的探讨,《道教与书法》只是作了一个很初阶的尝试。但作者还是希望《道教与书法》能稍微增加对于该问题的关注和理解,如果能引发更为深入而全面的探讨,将是《道教与书法》的功用了。
本书是《上海城隍庙·现代视野中的道教》丛书之一。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丁常云撰写。全书通过道教经籍《道德经》、《太平经》、《太上感应篇》等的介绍和阐述,揭示道教伦理道德的特征和真谛。通过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道教伦理道德的渊源和内涵,而且可以从中得到启示,净化心灵,规范言行举止,提升人格魅力。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为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千百年来以其独有的刘宇宙天地、社会人生的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众妙之门:道家的生存哲学》通过生动的案例,向广大读者展示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世界和处世方法。内容包括欲望是笼中虎、扔掉心头的包袱、招风的树与出头的鸟、最难写的字、学做人间不倒翁五章。
道教是中国土生长的宗教,它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艺、科技、学术思想以及民俗等各方面,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书以通俗易懂的形成,扼要介绍了道都的历史、神话传说、斋醮仪式、修炼方术、名山宫观以及道教与中国民间秘密宗教的关系等等。全书内容广泛,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适合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特别是广大青年读者的需要。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为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千百年来以其独有的刘宇宙天地、社会人生的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众妙之门:道家的生存哲学》通过生动的案例,向广大读者展示道家博大精深的思想世界和处世方法。内容包括欲望是笼中虎、扔掉心头的包袱、招风的树与出头的鸟、最难写的字、学做人间不倒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