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所选为《南华经》(又名《庄子》)传世通行版本。它集哲学、散文、寓言为一体,涉及人生观、认识论、方法论以及立身处世、治国安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注释详尽,译文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鉴赏。本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集哲学、散文、寓言为一体,文笔变化多端,意象雄浑飞越,情致滋润旷达,给人以超凡脱俗与崇高美妙的感受。书中所表达的政治主张、哲学思想不是干巴巴的说教,相反,都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幽默机智的寓言故事,通过汪洋恣肆、仪态万方的语言文字,巧妙活泼、引人入胜地表达出来。全书仿佛是一部寓言故事集,这些寓言表现出了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各种奇特的人物形象,具有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艺术感染力。
《乐育堂语录》是一部很好重要的丹经,它以深入浅出的语言,“朴实说理,大畅玄风”,系统阐述了道教内丹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功法。其丹道思想可谓性命双全,理法并重;顿渐相资,三根普被;贯通三教,直指大道。《丹道今诠》以作者多年研究道教内丹学的学术功底与实践体验,对《乐育堂语录》进行了深入细致、全面系统的今注、今译和今诠,把文献的整理与思想的诠释有机结合,既普及了内丹学的基本知识,又阐发了道教内丹学的理论特色与微言大义;既对道教内丹学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是一般读者深入内丹学堂奥的很好入门读物,对现代人的身心修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是道家修炼养生的宝典,也是道教仙人吕洞宾长生不老之道的秘笈。 由于道家讲究贵生与养生,因而发展出各种不同的炼丹方术,希望藉由修炼而能成道,位列仙班,从而达到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变,以游无穷者的境界。 本书是一本教你修身养性、修道养生的书籍。所谓有修道,就是在体内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丹道之术,也就是修养精、气、神的功夫。其中蕴藏有古代方士关于长生久视的秘而不传的要诀。 易学家张其成先生一方面用现代的语言注释了《太乙金华宗旨》,同时又将卫礼贤与荣格对本书的评论做了介绍,洋为中用,古为今用,不助于中西文化交流,也有助于国人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本书的出版,不仅能帮助更多的人理解金丹养生的秘密,而且能帮助有心修道的人通过丹道功法体悟修心养性的境界。
近年来,有关情商的话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情商即是情绪智力商数,是个体在情绪智力测验上的得分。情商的高低体现着个体的社会能力的高低。本研究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建构了情绪智力的五因子模型,包括情绪觉知、情绪评价、情绪适应、情绪调控和情绪表现五个因子。编制了基于五因子模型的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和大学生情绪智力情境判断测验。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提出的五因子模型得到了数据的支持,大学生情绪智力问卷和情境判断测验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大学生的情商能预测其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和学习成绩的4%到16%的变异,情商有的作用。
《太平经》又称《太平清领书》,是中国道教早期的重要经典之一。《太平经》内容博大,涉及天地、阴阳、五行、十支、灾异、神仙等。《太平经》在道教中有重要地位,对道教思想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是汉末太平道的主要经典,被视为传达天命的谶书,构成道经“三洞四辅”中的太平部,辑入历代道藏。《太平经》之作,其初衷是为了表达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底层群众的基本诉求;向当朝统治阶级进献经国之方;并试图利用天谴和神谶迫使统治者改弦易辙,奉行天道,遏抑豪强外戚,敦孝劝善,重生乐生,从而消除矛盾,实现天下太平,王室中兴。 本书是“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系列之一,是对《太平经》的解读。 本书为精装版。
中国有道教名山一百多处,在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以道教文化著称的有十多个,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个道教文化之旅吧!
密乘名相,多具外、内、密三重意义。笔者不愿专以外义诠释,时兼提及内义密义。盖今伪师伪法充斥,若不提内义密义,则易为其鱼目混珠。然而提亦须顾及尺度,不能尽行泄秘,免读者望文生义。 初学佛学的人,阅读佛家经论,以至阅读近人的研究佛学文字,每每都感到困难,主要原因即在于有大量佛家名相成为障碍。 如果硬要消化这类名相,实在十分为难,因为每一名相都有一独立的概念,将逐个概念孤立地了解,枯燥无味,而且亦很难记忆。因此,笔者尝试一下本书的写法,即围绕着一个整体概念,来介绍与此概念有关的一组名相。
《中华道文化丛书·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以“道”为理论基础而博大精深,但它的落脚点却在人世、在现时。与此相应,我们这套丛书亦努力做到文字平和朴实、语言流畅生动、叙述要言不烦、面貌平易近人,以使更为广大的读者都能从中受益,得到有关道文化的比较全面和科学的知识。
《祖庭重光:中华道教灵宝文化学术论坛论文集》内容为灵宝文化的论文集,灵宝文化在中国道教史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对中国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各个领域发生过重要的影响,对世代中华儿女人格、心理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以善行教化为最终关怀的核心旨趣,不断起到“佐时宣化,善道化民”、“厚人伦,敦风俗”的历史效应;它的宇宙观、生命观、人本观、博爱观、科学观等修持、践行观念,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性、适应性、包容性、和谐性、圆融性、科学性。
世界文明古国创造的人类文明,唯独华夏文明独存,其他的文明都衰落、消失了。这里的原因很复杂,但华夏文明中由于有群落生态的光辉,得以使这一文明延续下来,确是毋庸否认的。《古代社会群落文化丛书》将中国古代群落生态看做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得以延续发展的道德力量,是华夏文明的奇葩。研究中国文明史如果忽视中国古代群落生态。是极其不应该的。现在,西方人都承认了我们古代的群落生态,为什么我们自己还要忽视,不站出来进行全面研究,以弥补这一疏忽呢?本丛书通过对中国古代群落生态作为具象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寻找其与现代生态伦理文明的转化机制,对其当代价值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考察。在研究方法上,坚持以唯物史观作指导,既多方面揭示,又重点突出:既纵向考察,又横向比较。将研究对象始终置于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大背景
《道教典籍选刊:黄帝九鼎神丹经诀校释》摈弃了战国以来以服食草木仙药为主,以服食某些天然矿物为辅的长生术,转而独尊人工升炼的神丹,树立了道教丹鼎派炼丹术思想的核心理念,为后来道教外丹经所继承,尤其对葛洪“假外物以自坚固”的金丹理论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道家提倡的上善若水、抱朴守一、致虚守静、无为不争、守柔知常、慎终如贻等主张,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通过解说与道家相关的汉字的字源来解读汉字背后与道家相关的故事,从甲骨文、金文、小篆等的演化,讲述了所选汉字背后蕴含的道家文化,是研究道家文化良好的参考资料。本作品的创新之处在于正文结合拆字法,对字的意义进行阐释,力求做到有所发现、有所感悟,体现正能量;结尾的“道意汉字”,似道非道,道“道”想通,其理一也。本书以小见大,语言通俗易懂,能在较小的篇幅内将较为艰深的道家思想说清楚,具有的学术价值和资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