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50年代的香港,百廢待舉,卻又生機盎然,成就了可說是香港第一個流行文學的黃金年代,其中以都市言情小說創作為一大主流,反映了香港流行文化承先啟後的發展特色和意義。 本書介紹四位當時得令、創作量豐沛、各有風格的作家:傑克、俊人、孟君及鄭慧。他們跨界別跨時空跨文化的挪用再創造的風格展現了充滿個人特色的「混雜性」,可稱為「混雜」、「混種」或「雜交」(hybridization)。這些作品飽含獨特的審美趣味,銘刻着當時的文化氛圍及面貌,展現香港乃名副其實的中西文化大熔爐的城市本色,絶非可簡單以「港式鴛鴦蝴蝶」、「逃避現實」或「風花雪月」概括而論。 本書重現這批被人忽略、經常貶為公式化的流行小說,一方面讓我們認識這個言情的黃金年代,填補有關知識和研究的空白;同時鬆動對言情小說的固有看法、開啟評價
★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中文世界第一部反映茶文化的長篇小說 ★破解茶文化密碼,從茶道裡讀懂中國人的處世之道 世紀風雲、杭城史影、華茶興衰、茶人情致, 相互映帶,融於一爐 個人命運、家族命運、國家命運、文化命運, 從一片葉子看中國人的生命哲學 ▎【茶人三部曲】──── 在綠茶之都的杭州,忘憂茶莊的傳人杭九齋是清末江南的一位茶商,風流儒雅,卻不好理財治業,最終死在煙花女子的煙榻上。下一代茶人叫杭天醉,生長在封建王朝徹底崩潰與民國誕生的時代,他身上始終交錯著頹唐與奮發的矛盾。有學問,有才氣,有激情,也有抱負,但卻優柔寡斷,愛男友,愛妻子,愛小妾,愛子女 最終「愛」得茫然若失,不得已向佛門逃遁。杭天醉所生的三子二女,經歷的是一個更加廣闊的時代,他們以各種身分和不同
我們逐漸老去, 竟就在我們這代人能看見的三十年間, 世界被偷換進一個百萬倍大的虛空之境。 「洞」的故事,「棄」的疾病隱喻 戰神作家駱以軍,描繪生命創傷與時代哀愁的重磅長篇小說。 《匡超人》嘲弄不同世代的知識分子,書寫墮落斷裂的世界,表露當今世道的難堪與哀矜。 駱以軍的創作一向不按牌理出牌,在《西夏旅館》、《女兒》之後,又一本令人瞠目結舌的小説 偽自傳私密敍事,接力式的碎片故事,詭譎頹廢的意象,還有人渣世界觀。他的文筆漫天花雨,既悲欣交集又插科打諢,充滿末路詩人的情懷。 / 人類殺掉自己的未來,我們在那境地裡,就像焰火不在,不知為何影子還冷寂的貼壁而行。 這是一個充斥著虛假、誆騙、猜忌,勾心鬥角、網路爆亂、文明崩毀的當代世界 有些時候,你感覺自己活在「不
亦舒所著《流金歲月》是一本雙主角的小說。 朱鎖鎖與蔣南孫自中學相識,性格有別,但成為摯友,患難與共;投身社會後,歷盡人事滄桑,她們兩人會走向何方? 兩個人,兩條路,兩種過程兩種結果,用南孫和鎖鎖的抉擇去演繹兩種生命,《流金歲月》是表現亦舒小說題材的集大成者。
※本书附赠司马中原亲笔签名,数量有限! ※不论时代再怎么变迁,人事再怎么凋零,人们对故乡、亲人的想念,永远不会因为时间久远而忘怀,儿时的经历更不会因年纪增长而遗失,反而历久弥新,如醇酒般越陈越香,更会烙印在心头一辈子,成为美好的回忆。 ※刺绣、作诗样样精通的表姐是仙女临凡还是白狐精附身?西屋的可怕传闻是什么?与表姐的病竟有惊人的关联?房门的门框上,为什么要张贴镇邪的符篆?大表姐的病是忧郁成疾还是俗称的美人痨?狐仙作祟是乡人的无知谣言还是真有其事? ※陪你走过一甲子的感动,司马中原长篇感人巨著!震撼两岸三地,南方朔、蔡诗萍 等多位名家真情推荐! 哭倒长城的孟姜女,磨房产子的赵五娘, 待月西厢的崔莺莺,潇湘呕血的林黛玉, 谁是饮恨含冤的游魂? 谁又是那个至死不悔的痴人? 既不
2023年3月底,蔡生意外跌傷後,暫停更新社群網絡,專心休養,日記第二集的出版計劃也就暫時放着。 惟熱情的讀者再三要求,我們和蔡生溝通下,他亦授意把未結集成書的日記繼續出版。 由編輯筆錄的「蔡瀾花花世界」,仍有部份尚未面世,故此有了這個日記和花花世界的聯乘出版,作為完整的紀錄,也是對可愛讀者們一個最真誠的回應。
繼《有本事》之後,馮唐再次出版生活散文集《人間美好》,記錄他當下的生活點滴,講述他的人生智慧,為讀者提供十個馮唐錦囊,學會盡情用智慧,管理好肉身,保有一顆活潑潑的心,萬事可成,人間美好。
著作被譯為30多種外文譯本,享譽國際的當代華語作家韓少功, 在出戲與入戲之間切換自如的後設小說 有名有姓被寫了出來、還有影片為證的,就是我們這個時代認可的真實嗎? 這世上確有「事實」,但更有意義的是「可知事實」。在理論上,前者大於後者;而實際上,若不借助後者,前者再大也是一片無謂和無效的黑暗,幾乎毫無意義。 為了發生過的一切不致被遺忘、最終成為一縷青煙了無蹤影;為了對抗老花、腦殘、庸俗與墮落,肖鵬把七七級中文系同學們,連名帶姓、連職銜帶經歷,全寫進了自己的網路連載小說裡。 那時的陽光在洶湧,柳芽和槐花瓣在尖嘯,每條大道都在躍動和翻騰。班長樓開富把暗戀他的女生送的電影票,轉手便送給管學生的王副書記拉關係做人情;後來做了好幾個董事長的馬湘南,最初正是利用民眾的同情
新時代應該有新思維,二十一世紀的讀者讀金庸,應該有新的讀法。 金庸小說中的角色們所處的江湖,就像我們今天所處的社會。他們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們是「人在社會、身不由己」。他們曾經遇到的迷惘痛苦,也是我們曾經遇到的迷惘痛苦。他們面臨的艱難抉擇,也是我們可能會面臨的艱難抉擇。本書「以金庸小說為鑒」,輕鬆幽默地分析各個角色的性格弱點和處境,吸取他們的經驗教訓,以層出不窮的妙招應對我們今天的戀愛難題、工作困境和人際相處之道。 推薦語 本書堪稱以第三隻眼睛看金庸,更貼切地說,是第三隻眼睛讀金庸,即作者能跳出傳統或既定的批評模式,以獨特新穎的眼光閱讀金庸小說,以另類的方式審視金庸。 金庸前秘書 李以建先生 從一名香港記者成功轉型為內地影視策劃人,作者靠的就是他在這本書裡
華人文學之中「都市平民的代言人」 有了老舍,現代華文小說才算已走向鮮活與成熟 朱光潛:「據我接觸到的世界文學情報,全世界得到公認的中國新文學家也只有沈從文與老舍。」 老舍之子舒乙:「生活中的父親完全是矛盾的。他一天到晚大部分時間不說話,在悶著頭構思寫作。很嚴肅、很封閉。但是只要有人來,一聽見朋友的聲音。他馬上很活躍了,平易近人,熱情周到,很談得來。仔細想來,父親也矛盾。因為他對生活、對寫作極認真勤奮;另一方面,他又特別有情趣,愛生活。」 ※隨書附贈 老舍筆墨藏書票 供讀者收藏。 ※全書目: 1駱駝祥子【經典新版】 2四代同堂(上)【經典新版】 3四代同堂(中)【經典新版】 4四代同堂(下)【經典新版】 5月牙兒【經典新版】 6老張的哲學【經典新版】
▍為什麼是京都? 「一個保留古典遺跡的驕傲,同時又慷慨地兼容今日科學文明的都市。這是一個奇妙的都市,在這兒,低矮而古老的日式木屋,可以和鋼筋水泥的新型大樓比鄰;在這兒,三味線的弦音,可以和爵士熱門音樂並存;在這兒,梳高髻,穿和服,長帶搖曳背後的祇園舞妓,可以和染紅髮,著露膝迷你裙的摩登少女同行。新與舊,傳統與時興,在這個都市裡是如此協調交融著,散發出令人不可抗拒的魅力。這就是京都之不同於東京的地方,這就是京都之不同於奈良的地方,也正是京都之所以為京都。」──林文月 ▍古都文化巡禮 收錄多篇日本傳統文化介紹,要深入了解日本,不能不讀: ★外行好熱鬧,內行看門道的〈京都茶會記〉 ★看藝伎翩翩起舞〈櫻花時節觀都舞〉 ★全城出動!最風情萬種的〈祇園祭〉 ★和鄰居大媽袒裎相見
一場婚禮,因為雙方家庭中大大小小的變化而出現波折。 情人和情人之間,家人和家人之間,關係親疏中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平凡的人,也有不平凡的成長之路。 這本小說是主人公麥承歡頓悟開竅的故事,也是一個平凡少女從「承歡膝下」,邁向「瀟灑自在」的人生蛻變記錄。
《四代同堂》曾在美國出版節譯本,被譽為:好評最多的小說之一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創作時間最長的一部作品,從一九四一年產生寫作想法,到一九四四年正式起稿,直至一九四八年完稿,歷時七年。他曾評價說,這是其自認為「寫得最好的一本書」,然而回顧整個過程,他又形容:「這簡直不是寫東西,而是玩命!」 胡絜青(老舍夫人)寫道:「小說就是通過這些人的故事,抒寫了北平人民的愛國激情和崇高的民族氣節,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的凶殘、虛偽和無恥。」 老舍為華人文學之中「都市平民的代言人」,有了老舍,現代華文小說才算已走向鮮活與成熟 朱光潛:「據我接觸到的世界文學情報,全世界得到公認的中國新文學家也只有沈從文與老舍。 老舍之子舒乙:「生活中的父親完全是矛盾的。他一天到晚大部分時間不說話,
著名學者、新聞理論家梁衡先生翻山越嶺,尋訪中國大地上的古樹,選取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二十多棵,以嶄新的角度──「人文森林」的概念,來看環保、看生態、看人與樹的關係,並細述歷史與人文故事。正如作者所言:一棵古樹,就是一部綠色的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