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書於明萬曆年間的《菜根譚》,距今已近四百年,作者洪應明揉合儒家中庸、釋家出世和道家無為等思想,並結合自身經驗,形塑為一套出世入世的法則。書中包含為人處世的方法、進德修行的箴言、禪機佛理的闡發,以及鉤玄探幽的哲語,它豐富的思想內涵在近代逐漸引起重視,更被日本企業奉為經營管理的指南,是現代人追求心靈改革不可缺少之精神食糧。本書正文採較近實的明刻本,詳為校勘,注譯明白曉暢,每則並附有析評,幫助讀者深入咀嚼、體味菜根香。
|四位才子佳人,終成兩對良緣| ★清初才子佳人小說代表作,市面上*一的紙本繁中版 ★曾被譯為英、法等外文,繼《今古奇觀》後引起西方注目之中國小說 ★魯迅讚其為「顯揚女子,頌其異能,又頗薄制藝而尚詞華,重俊髦而嗤俗士」 本書為清初才子佳人小說代表作之一,書名取四位主角之名:「平」如衡、「山」黛、「冷」絳雪、「燕」白頷合稱之。敘述這四位才貌兼具的青年男女,歷經風波曲折,終成良緣的故事。作者天花藏主人在此書中,除對女子才華著墨甚多外,更強化了婚姻自主的觀念,二位才女山黛、冷絳雪皆是出於自己心意,選擇了心屬的佳偶良婿。本書標示出當時愛情題材的新動向,而廣受歡迎。在十八、十九世紀時更被翻譯成英、法文,成為繼《今古奇觀》後較早引起西方注目之中國小說。
中國古典文學第一本散文 先秦政事文獻彙編, 也就是古代的官方文書檔案, 從先人的處事智慧汲取文化, 以現代詮釋帶領讀者一探先秦公文的義理思辨。 在古代,無論公文或函劄皆稱為「書」。《尚書》內容大致為古代的公文,故在先秦時稱此書為「書」,直至漢朝初年才有「尚書」之稱,後世因其列為經部,故又稱為「書經」。 本書註釋者屈萬里老師為讓青年學子可對先秦文辭通讀無礙,便將自己閱讀前人註述之心得融入本書,以現代語言作註並譯為白話文,以不失原意為出發點,務求簡明、清晰、容易閱讀。在各篇開頭略述篇章特色、考證年代、傳抄歷史,極為適合作為入門國學教材之用。 相傳古者尚書有三千餘篇,傳至先秦定為百篇,成書後有研究者為此書撰序。本書將〈書序〉作為附錄列於書末,可藉此明瞭百篇尚書之篇
明代凌濛初自作擬話本《拍案驚奇》,銷路大好,因此才有二刻拍案驚奇的問世,對當時的政治風氣、政治環境等客觀地描繪,提供了我們對明代亡國前一段政治、社會背景的了解,也讓後人看清明末亡國前的社會真象。
《千家詩》是民間教導兒童讀詩的課本,內容包涵唐宋兩代近體詩的精華,無論在古典文學的奠基或性情的陶冶上,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本書每首詩都標有注音,字旁再加平仄符號,以利讀者誦讀。並在每首詩後分「作者」、「韻律」、「注釋」、「語譯」、「賞析」等五項,幫助讀者瞭解,可說是現代人精神食糧。
陳新雄教授為當今國內聲韻學權威﹐其受業生徒遍佈各大學講授文字聲韻學﹐近特將五十歲以後有關文字、聲韻論文共二十篇﹐彙整為本書﹐篇篇都是陳教授近十年來的研究心得﹐於聲韻文字皆有深入思考、詳細剖析﹐深受國 內外學者的好評﹐例如北京大學名教授周祖謨先生﹐便推崇陳教授對陳澧系聯《廣韻》條理之補例﹐為「好學深思」、難得的佳作;其他像古音的構擬、《廣韻》的系聯、轉注的異說、《說文》的條理各方面﹐都作了深入的剖析和 精確的論斷﹐實為研究文字聲韻學的學人﹐允宜人手一冊之高水準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