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經版中國古典小說系列的特色: 一、採用通用的正體字與新式標點,方便閱讀。 二、對書中的官稱、時間、地點、各類方言、俗語、典故及專有名詞,均查證各類辭典,並一一註解。 三、採25開直式編排,印刷清晰。 四、大眾價格,便宜實惠。 本書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諷刺小說,作者對於當時官場的腐敗與惡習,士人追求功名的醜惡,觀察甚微。作者以尖銳幽默的筆觸,透過書中人物的往來唱作,赤裸裸的揭露了官場上的醜陋嘴臉,讓那些道貌岸然的攤官汙吏無所遁形,也為中國傳統的封建制度做了一個活生生的描繪。時至今日,仍有許多場景可說無處不存在。
内容简介: 本書共收中國古代文學論文十七篇,分為兩大類:一類論詩,一類論文。論詩部分,作者探尋《詩經》中的原始意象特徵、言志緣情說的內涵、聲與詩的關係;屈原《離騷》的美學價值,古代詠史詩的文學意蘊。 論文部分,作者對《左傳》的文學價值、人物形象、戰爭描寫,進行了精心的分析,對莊子的文學、莊子散文的想像藝術,有生動的闡述;關於《史記》的文氣、《文心雕龍》的創作構思論,也有剴切的論述。
《千家詩》是民間教導兒童讀詩的課本,內容包涵唐宋兩代近體詩的精華,無論在古典文學的奠基或性情的陶冶上,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本書每首詩都標有注音,字旁再加平仄符號,以利讀者誦讀。並在每首詩後分「作者」、「韻律」、「注釋」、「語譯」、「賞析」等五項,幫助讀者瞭解,可說是現代人精神食糧。
楊家將故事如木桂英掛帥、四郎探母、三岔口等早已廣泛流傳,家喻戶曉。宋代天波楊府男女老少個個都是英雄,各富傳奇故事。清代以降,以楊家將故事為題材的京劇和地方戲劇不下百種,大都取材自小說《楊家將演義》。書中以楊繼業祖孫五代與入侵的遼和西夏人英勇戰鬥、前仆後繼的事跡為主軸,雖然事件紛繁,但鏡頭集中,人物形象突出,情節描述有條不紊、生動傳神,值得再三玩味。本書以明清諸多刊刻本詳為參照校注,內容嚴謹可靠。
蒲葦嚴肅正經,馬仔風趣幽默。穿梭古今,一唱一和。 就讓這兩位唐詩導賞員,將唐代大詩人的創意,以及用之不盡的精煉金句,帶進現代生活,增進我們的文藝修養,提升我們的中文能力。
成書於明萬曆年間的《菜根譚》,距今已近四百年,作者洪應明揉合儒家中庸、釋家出世和道家無為等思想,並結合自身經驗,形塑為一套出世入世的法則。書中包含為人處世的方法、進德修行的箴言、禪機佛理的闡發,以及鉤玄探幽的哲語,它豐富的思想內涵在近代逐漸引起重視,更被日本企業奉為經營管理的指南,是現代人追求心靈改革不可缺少之精神食糧。本書正文採較近實的明刻本,詳為校勘,注譯明白曉暢,每則並附有析評,幫助讀者深入咀嚼、體味菜根香。
《三遂平妖传》,又名《平妖传》,为明代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小说内容根据史料加以演义,主要讲述北宋时期王则于贝州起义,文彦博得马遂、李遂和诸葛遂智「三遂」之力加以镇压的事件。在人物塑造上,平妖传成功描绘出圣姑姑、蛋子和尚、胡永儿等一系列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形象。特别在圣姑姑对儿女的那份母性、蛋子和尚正直率真、胡永儿狐性逐步压倒人性的过程,每一段情节都令人印象深刻。在内容创作上,作者大量的世情描写,运用具有当时口语素朴生动的文字,表露出他对现实的深厚关怀。这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民俗、语言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值得读者细心体会。
商品簡介 本書系將古今研究九章之得失,作一綜合整理。本書共分九章,各章均先校字,次注解,後釋義。校字以《四部叢刊》之明覆宋刊本為底本,參以諸家校補,擇其正確者,書於字下,並以括弧標明。注解慎選古今之注,並涉及東瀛學者岡松辰之《楚辭考》,諸家札記、論文,嚴定去取,依時代為序,分列各節之後,並加按語,論其得失,略抒己見。至釋義,則分段為解,融貫通篇為一,脈絡分明。各章之末,皆附諸家評語,以相?證。俾便有志從事類似研究者,參考取資。
|四位才子佳人,終成兩對良緣| ★清初才子佳人小說代表作,市面上*一的紙本繁中版 ★曾被譯為英、法等外文,繼《今古奇觀》後引起西方注目之中國小說 ★魯迅讚其為「顯揚女子,頌其異能,又頗薄制藝而尚詞華,重俊髦而嗤俗士」 本書為清初才子佳人小說代表作之一,書名取四位主角之名:「平」如衡、「山」黛、「冷」絳雪、「燕」白頷合稱之。敘述這四位才貌兼具的青年男女,歷經風波曲折,終成良緣的故事。作者天花藏主人在此書中,除對女子才華著墨甚多外,更強化了婚姻自主的觀念,二位才女山黛、冷絳雪皆是出於自己心意,選擇了心屬的佳偶良婿。本書標示出當時愛情題材的新動向,而廣受歡迎。在十八、十九世紀時更被翻譯成英、法文,成為繼《今古奇觀》後較早引起西方注目之中國小說。
傲岸不羈之態,俠客濟世之心 懷才不遇之悲,遭讒被逐之怨 繫心君國之憂,夢幻神奇之旅 離別鄉思之情,山水仙隱之慕 覽古憶往之懷,思婦深閨之怨 本書是以李白詩歌中的各種情懷意境來分章,先從李白的時空背景探討李白作出這樣詩歌的情結因緣,再從詩歌中的內容來分析李白的心境與情懷。 李白(701-762)在中國文學史上,乃是令唐宋以來歷代讀者驚嘆、稱頌的詩壇奇葩,「筆落驚風雨」的天才。有關李白其人其詩之評論與研究,已屬當今國際漢學界的顯學。王國瓔教授的《李白詩歌探勝──遊目賞心之旅》,則是一部令人耳目一新,引人深思之著。 除「緒說」總介李白詩文之流傳輯集,以及其人其詩之概要,論述主體則分為十章,分別依李白詩歌流露的內涵題旨與情懷意境,作為各章之標目,以展示李白在繼承傳統之下,如何有其個人獨特的創新。
直擊官僚貪汙腐敗現場 黑暗卑鄙的醜態在此無所遁形 晚清吏治黑暗,官場腐敗,遠超過宋、明等朝代,官僚的貪狠、無恥,實在已到令人不能置信的地步,遑論官德!弄到末了,官成了百姓的大患、天下的大毒,猶如空中的病菌,防不勝防。官僚對於百姓的騷擾與威脅,甚至比盜賊仇敵還要嚴重。所有維繫世道人心的倫常道德,不但不能由官僚提倡勸行,而且全毀於其手。國家衰貧,官吏卻是富貴,這是亡國病徵!而作者內心的深刻隱憂,及其要揭露官僚政治的黑幕,用意也就很耐人深思了。 讀者由《官場現形記》的描摹,可以清楚瞭然晚清的時代風氣與社會病態。從書中人物於軍務、洋務上表現的怯懦、顢頇、敷衍,以及在現實層面表露的逐利狠貪手段,皆可略窺晚清吏治腐敗之一斑。作者李伯元用諧謔滑稽的筆墨,為大眾喉舌,大快人心,對於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