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漢學家畢來德 引用大量西方學術思想 使讀者更了解莊子思想的西方解讀方式 本書自2002年在法國以法文出版後,再版多次,在西方漢學界和普通法語讀者中引起很大反響。作者在書中跳出了自郭象以降的莊子解釋傳統,提出了以「動能機制」等概念理解莊子的新思路,對莊子原典做出了獨到的闡釋。作者還引用了大量的西方學術思想,以幫助西方讀者由其已知的事物出發,從而更直接地去把握莊子的思想。本書中文版的問世必將有助於中文讀者進一步了解一種新穎的莊子思想的西方解讀方式。
《八识规矩颂》为唐代玄奘大师所作,是佛教唯识学一份极其重要的汉语文献,除大正藏外,也收录于《四库全书》中。其内容言简意赅,在四十八句颂文中,几乎包含了唯识学的基本名相和要义,为初学者提供了了解唯识学的方便法门。但也因为它格式严谨而言词又极为简略,未经解说,可能完全不知所云。本书由学贯中西的倪梁康教授透过佛教唯识学和现代现象学之间的互释、互解,对经文作逐句诠解,带领读者深入唯识世界。
有人曾謂,哲學即數學加詩。倘若如此,則哲學家懷特海,正是這一定義的最佳注腳。作為一位博大精深的思想家,他既是數學家兼現代數理邏輯的創始人,同時又對詩有純然敏銳的感受。無論就邏輯能力,還是就想像力及直覺 洞見而言,他都是出類拔萃創意迭出的。本書把懷特海的哲學思想及其演變放在二十世紀人類精神流變的脈絡中去考察,試圖透視這位卓然獨立的哲人的心路歷程、內在邏輯及思想歸宿,判定其思路同現代科學及東方哲學的關係, 評估他的歷史地位及其影響,從而啟迪讀者去進一步思索那些永恆常新、富於魅力的問題。
本書為嚴復翻譯的重要社會學名著之一。強調「以天演為宗」探求群體演變的因果關係,並針對治群學的難礙,提出客觀、解惑之道。 全書依砭愚、倡學、喻術、知難、物蔽、智絯、情瞀、學詖、國拘、流梏、政惑、教辟、繕性、憲生、述神、成章等十六篇,闡述個人、群體、個人與群體間的關係、群體發展的種種現象。嚴復第一次將西方社會學的概念引述至中國,對當時的社會改革十分具影響力,並成為後世研究社會學方法的重要讀本。 本書特色: ★嚴復翻譯經典重現! ★嚴復翻譯的重要社會學名著之一!
內容簡介 艾克塞爾繼經典名著《愛因斯坦的方程式》之後新力作!這次從追尋一本祕密手記開始,循序揭開哲學與數學大師--笛卡兒這一生的神祕面紗。 笛卡兒畢生小心藏匿的祕密手記內容首度曝光! 這段真實之謎混合了數學、歷史與神祕學。書中談到笛卡兒一生的轉機與奇遇,同時揭示了他在數學上的成就。此外,透過他與親友互通的各種真實文獻,得以瞭解他的內心世界以及祕密手記的線索。 笛卡兒(1596-1650)是西方哲學與數學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名言:「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標示了心物問題(mind-body problem)的誕生。但是笛卡兒也有謎樣且神祕的一面。傳說中他是薔薇十字會成員之一,並保有一本如今已佚失的祕密手記,其中大部分是用密碼寫成。在笛卡兒死後,數學家萊布尼茲(Gottfried Leibniz,微積分發明者)為尋找這本祕
本書收錄了「中國現代教育之父」蔡元培先生有關哲學及其實踐發展的十六題重要文章,分為「哲學大綱」、「美學」和「美育」三部份。第一部份包括四題文章,簡介了哲學的定義、沿革、部類,哲學綱要的範圍(認識,即方法論;原理,即世界觀;價值,即人生觀),哲學研究方法和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宗師的精神生活,堪稱高屋建瓴;第二部份收文五題,着重從美學的進化、研究法、趨向和對象入手,闡述蔡氏的美學觀點,可謂貼近生活;第三部份蒐集六題文章和一篇訪談錄,論述了美術的進化、美育與人生和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彰顯了蔡氏美育主張的核心,無疑空谷足音。書中每篇皆取精用宏,深入淺出,合成一家之言,對現代哲學有興趣者,可以之為入門書。
伊本.赫勒敦(Ibn Khaldun,1332-1406)被稱為歷史哲學之父,在這個領域內,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和奧古斯丁都不能與他匹敵,他身後有四百年之久後繼無人,直到十九世紀初,才被歐美學術界重新發現,如今他已比其他阿 拉伯大思想家引起更為廣泛的注意,這成了西方學術界一個罕見的現象,但中國尚無介紹他的專著,本書根據他的名著《緒論》系統介紹他關於人類文明的一般性質,農牧文化與城市文化,群體凝聚力,政治,經濟,學術,教育等 各方面的理論,分析了他與伊斯蘭文化傳統的關係,概述了近現代學術界對他的研究與評價,希望中國哲學在重視西方哲學和自己的傳統哲學的同時,能兼收并蓄,也注意與吸收這位東方哲學家的思想。
內容簡介 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四本儒家經典,「朱注四書」是指南宋朱熹(1130-1200)的《四書章句集注》。「章句」是指為《大學》與《中庸》分章斷句,主要是朱氏個人的注解;「集注」是指為《論語》與《孟子》集合眾多學者的注解,所引學者以北宋與南宋為主,又以程頤(1033-1107)最受重視,故後世有「程朱學派」之稱。 「朱注四書」從元朝皇慶二年開列為科舉考試的教本。此後中國的讀書人從啟蒙開始,都必須先誦習這本書。從此朱熹的思想產生了無比的影響。《評朱注四書》作者傅佩榮教授認為,朱注四書表面上是朱熹在注解四書,其實,是朱熹用四書來注解自己的思想。? ?
馬賽爾與海德格、雅斯培、沙特被譽為本世紀四大存在大師。他原屬後康德主義,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洗禮,體驗存在的真諦,遂走出抽象及意識,投入存在思考及現象詮釋之途。其哲學以日記體來表達,文學以劇本為主,創作 生涯達六十年之久,成果豐碩。他的哲學重視直觀、第二反省(還原到存有的反省)、主體際性、奧祕、內在超越、身體主體絕對你等,進路與立場有異於其他存在哲學家,可說是最接近東方思想的西方學者,值得國人參考。
奧羅賓多是印度現代著名哲學家、民族獨立運動領袖和詩人,亦是具有世界影響的思想家。他以「整體吠檀多」及「精神進化說」著稱於世界,其學說薈萃東西方思想、融貫科學與宗教、調和唯物論與唯心論,被譽為「綜合東西 方哲學的典範」。其社會進化和人類統一的理論,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高度重視,並對世界和平產生一定影響。本書係第一部研究奧氏思想的中文專著。作者通過對其學術生涯、主要論著、思想淵源、社會影響等諸多方面的研 究,以「精神進化」為主線,系統地分析了他的宇宙進化說、人類進化說、整體瑜伽論、社會發展論和世界統一觀,評述了他對自然、人生、社會和人類未來的一整套理論,並力求通過比較的方式揭求印度哲學的特點和東西方文化 的差異。希望本書的出版能對奧氏學說、印度哲學和比較哲學的研究有所裨益。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張載集?近思錄拾遺》 張載是宋代新儒學先行者之一。這四句名言,道出其體現在哲學系統中的抱負, 為宋明理學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張載一生從事於雙層的哲學任務:一方面,消極地說,抨擊佛教在形而上學與倫理學的虛無主義,以及對於個人與社會道德所產生的危害影響;另一方面,積極地說,倡導先秦儒學所著重的人文實在主義的再生,以挽救當時人類社會在思想與倫理上紛亂的危機。 本書的內容分為五章。第二、三、四章討論張載在宇宙論、倫理學與知識論上的哲學問題,介紹張載所做過的深刻探究和系統性的闡釋;並從第一章所陳述的歷史背景,與第五章所依據多方面的評價,可見張載的哲學思想在中國哲學史上,有其繼往開來的特殊貢獻以及其現代意義。
魯一士(Josiah Royce,1855-1916)是美國哲學黃金時代(約自一八八○年至一九三○年期間)一位傑出的哲學大師。這黃金時代標誌美國這新國家的哲學思想已從開始的時期走上成熟的階段。本書內容討論魯一士哲學體系所 著重的形而上學、知識論、倫理學與宗教哲學這四大哲學問題。前兩課題屬於理論方面,後兩課題屬於實際方面。形而上學是魯氏哲學思想的核心,他是一位絕對理想主義者,確信在宇宙間有一所謂絕對,其存在不僅是實在的,並 且是邏輯必要的,可用理性辯證方法證明。他的知識論是以闡釋理論為基礎,把西方近代哲學的理性主義與經驗主義這兩相對立的知識論學派加以總合。他的倫理觀則是以為忠而忠作為至善,它是自我所應尋求的最高理想。他的宗 教哲學是本著忠與愛的精神以求一普遍性的共合體實現在人間世為人類的終極目標。從其大量
本書從明清之際的社會和學術狀況出發,對朱舜水的哲學思想進行了多層面、多角度的透視,展示了其哲學思想的內容實質和價值。全書九章的內容可分四部分來理解:(一)第一章是論述朱舜水的生平和經歷。(二)二至五章 是對朱舜水創建的舜水學的架構,作系統性的剖析。(三)六至八章是詳敘朱舜水對日本社會文明開化的貢獻。(四)第九章是對朱舜水的歷史評估。
「我的時間尚未來到,有些人要死後才出生。」 尼采 卡繆、蕭伯納、海德格、佛洛伊德、阿德勒、王國維、陳獨秀、魯迅等的精神導師。 近代霸權主義猖獗,生存意識糾結紛亂,為了建立自我強大的內心,我們可以從尼采的思想中汲取能量。從成長背景到膾炙人口的作品,作者陳鼓應從尼采原著著手,以淺顯的文字讓我們重新認識尼采。 尼采一生與病痛糾纏,激發出超凡思想;出身宗教家庭,卻創造查拉圖斯特拉宣稱「上帝已死」;憂慮時人頹喪,恐懼文化沒有未來,因此疾呼人類要再創造中提升自我,以求奔向「超人」的境界。儘管人們笑他狂傲,但他仍充滿自信,暢談自己在享受孤獨。他在宗教、哲學、科學、甚至心理學,都有過跨足的痕跡,留下的批判和論述,對哲學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如果我沒有走進尼采的世界,我這一生肯
內容簡介 莊子哲學不是鯤鵬的哲學,不是神仙的哲學,而是屬於天地間至真之人的哲學。作者在超越與辯證兩大原理引領下,經由或曲或直的思考路徑,向莊子哲學的高峰邁進。在篇幅開闔之間,全力握持生命尊榮的目的,進而循生命歷程之展延,一路深入莊子生命的浩大領域,旨在去除意志之陰霾及文字之迷障,以全般耀現莊子哲學的朗朗青天。至於莊子哲學兼攝多種思維向度的不凡成就,作者則運用詮釋手法提振起莊子的概念系統,進而將理性與生命緊密結合,以見莊子俊逸的生命風采。
本書以希臘思想之發展為經,以希臘人的宇宙觀和人生觀為緯,編織成西方原始哲學的發源及發展途徑。在目前「洋化」及「西化」聲中,以及在「中華文化復興」的努力中,瞭解西方思想之源,以增進吾人在「人性」發展,觀念上的溝通,其時代性與必需性。但願本書的出版,有助於負責發展中國為「現代化」諸公作參考,庶幾能透過各種物質文明的表層,在智慧的深處與高處,領悟到精神的價值,從而肯定人生的真諦;而在「人性」的最深層,去發展現代人的必需,去創造現代人的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