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闡釋《管子》思想的著作。全書扼要地論述了管仲的生平與業績,闡述了管仲與《管子》的關係,並從哲學、倫理、教育、政治、經濟、軍事、自然科學等七個方面,高度評價了《管子》的思想建樹,且選譯了「管子名言」,附錄了〈管仲傳略〉。內容全面,闡釋簡明,述評結合,深入淺出,對於有興趣瞭解管仲與《管子》的莘莘學子,以及有志於《管子》研究的學著,本書都是一本可供參考的讀物。
《地藏菩薩本願經》講的是因果循環,用字淺白,沒有深不可測的經文,卻蘊含深邃旨趣,地藏菩薩有解救一切罪苦眾生的本領,本經文中的利他思想、誠信、孝敬等理念,都是普渡眾生的無上智慧,值得挖掘並發揚。讀後使人戒慎行事,謙沖自持。
一部具爭議性、對佛教思想在中國發展有深鉅影響的論典,一部曾給當代哲學家牟宗三先生*大思想啟發的佛學著作。「一心開二門」詳細說明了凡、聖不同的因由;從「不覺」到「覺」,更明確點出了落實在修行活動中的「始覺」觀念。心迷為凡,覺悟成聖的圓滿理論展示。《新譯大乘起信論》為世人親近佛教原典、進探佛法義海,提供了一條現代之路。
《莊子》內篇為《莊子》一書的精華,最能代表莊子的思想。很多人讀《莊子》都以為莊子是懷疑論者,主張宿命思想和玩世不恭的人生觀。其實那不是莊子的本色,而是讀者們拿莊子的言論為藉口,來掩飾自己行為上的偏差。莊子的思想乃是要我們去發現真我,進而體認萬物的真實存在,這樣便能轉變這個世間為美麗的世外桃源。且看吳怡教授如何探本溯源,帶領讀者洞澈莊子的人生智慧。
本書共有四章。分別介紹柏拉圖身世及其著作、柏拉圖理型論、柏拉圖靈魂論及柏拉圖愛取論。每章自成一單元,但「理型」「靈魂」及「愛取」間之關係則隨各章作詳盡之說明。作者認為蘇格拉底時代希臘哲學思想可能蒙受印度 奧義書時代及先期佛教之影響,故曾加以比較。間亦援引中國儒家及道家哲學以觀其異同,發其底蘊。本書旨在提供有志研究柏拉圖哲學者以一扼要之綱領,俾循序以窺測柏拉圖之宇宙論、價值論等等。至於有關柏拉圖之個人品德 論及社會正義論,他日當另作專書詳論之。
日常生活裡,我們經常面對林林總總的煩惱,佛法中有「苦、集、滅、道」四諦之說-「苦」就是問題出現了,為我們帶來了苦惱;「集」就是冷靜地找出問題的根源;「滅」就是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道」則是落實這些方法,好解決問題。人生路上碰到的種種問題,其實都可以用這個「四部曲」的方法來面對和解決。 每一個問題的出現,其實背後都有它的原因,有它的因緣。下雨是因為天上的水蒸氣遇冷而凝結成水點;人病了,是因為免疫能力的下降,令病毒或細菌入侵,又或是人體器官因老化而出了毛病。找出問題背後的因由,就可以按部就班地去解決問題,消除煩惱。因此說:有佛法就有辦法。
本書為嚴復翻譯的重要社會學名著之一。強調「以天演為宗」探求群體演變的因果關係,並針對治群學的難礙,提出客觀、解惑之道。 全書依砭愚、倡學、喻術、知難、物蔽、智絯、情瞀、學詖、國拘、流梏、政惑、教辟、繕性、憲生、述神、成章等十六篇,闡述個人、群體、個人與群體間的關係、群體發展的種種現象。嚴復第一次將西方社會學的概念引述至中國,對當時的社會改革十分具影響力,並成為後世研究社會學方法的重要讀本。 本書特色: ★嚴復翻譯經典重現! ★嚴復翻譯的重要社會學名著之一!
哲學幻想家費奧多洛夫是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俄羅斯思想文化界的傳奇人物。他 試圖戰勝死亡、相信祖先可以復活,並主張改造地球走向宇宙的「共同事業」之學說,我 們可以從他身上窺見那個時代眾多思想家的精神探求,並領略到俄羅斯傳統文化精神不同 於西方的獨特品格。
吃下自願被你吃的豬,有錯嗎? 吃下自願被你吃的人,有罪嗎? ▍100個哲學問題就像100個哲學版「數獨」,保證讓你想破頭蓋骨,卻又捨不得轉頭!▍ 英國哲普作家朱立安 ?6?4巴吉尼 暢銷長銷十餘年,最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 本書已售出 14種語文版權,亞馬遜網路書店佳評如潮。 直接以眾人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的問題,挑戰你的邏輯、判斷,道德底線。 派駐國外,雇主付你低於當地勞工的薪資又怎樣?反正比你在本國的薪水高! 即使人民自願被洗腦,且此舉可降低犯罪率,政府仍不該洗腦人民,因為這是對個人自由與尊嚴的侵犯 ──真的嗎?但教育不也是一種緩慢的洗腦? 在生命的旅途中,你可能會遇到類似的場景: 1.你去領錢。提款機吐出好多錢,比你要領的還多,但是你的帳戶一切正常。嘿嘿,銀行不知道出錯了,
實用易經,乃為以不變對應萬變之書,守經為體,處變為用,是以「守善」則吉人天相,「知變」則能消患於未然──亦即天下殊途,莫不歸於善;百慮一致,無不趨吉避凶。 人生福祉在於富貴亦樂,貧賤亦樂;人生患在於有恨有怒,不自寡過。 至於相人算命,客體難以內知,故有路遇隻頭蛇者,憤而為眾除害,於眾信其短命變長命,所以命之好壞,全由自主。義理屬實,術數為妄。實用易經之旨,則使人「善」以立命,「智」以寡過者也。
《阿彌陀經》所說的阿彌陀,即是諸人的自性妙體。《阿彌陀經》所說的極樂淨土,即是諸人的自心實相。所謂「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阿彌陀經》所說的種種變化,種種莊嚴,皆是諸人的自性妙體的變化所作,皆是諸人的自性妙體的清淨莊嚴。《新譯阿彌陀經》一書,遵循「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一宗旨,詳細地闡釋了《阿彌陀經》的深層含義。
內容簡介 德勒茲曾說過,科學家、藝術家和哲學家之間是沒有分別的,因為他們的工作都是創造觀念。 「對德勒茲而言,科學、藝術和哲學各自都不是獨立自存的事物,而是互相變向改造的分離綜合;它們之間沒有主幹,也沒有中心,純粹是歧路網絡的交接匯流、是根莖的散播。」 羅貴祥 德勒茲(1925 1995)是法國戰後重要的思想理論家之一。傅柯曾經說過,這一個世紀將是德勒茲的世紀。有別於傳統的哲學家,德勒茲關心的不是典型的形而上學的問題,他視哲學為觀念的創造,任務是創作新思想,引外來的新鮮空氣,因此他同樣關注科學與文藝,並平等地把它們看作是創造新觀念的領域。本書分為五章,分別探討德勒茲與西方哲學傳統的關係、他怎樣在舊語言中找出新意義、如何運用精神分析去解剖資本主義制度、在不同的藝術中發掘新動力,
清室末代重朝的最後一位王爺愛新覺羅毓鋆與末代皇帝溥儀同齡,六歲入宮當溥儀的陪讀,為禮親王淳公之子。四歲啟蒙,由額娘鈕祐祿氏親授四書,十三歲讀完《十三經》。入宮陪讀時,包括太傅陳寶琛、侍講侍讀者中有羅振玉、王國維、葉玉麟、康有為、鄭孝胥等近代著名學者。民國肇始,毓鋆隨清遺室載沉載浮,後入閣滿州國,鄭孝胥時為閣揆。國民政府遷台之後,蔣介石命遭軟禁中的毓鋆搭機來台,派往台東辦學。後因胡適的推薦,開始對美國等漢學者開設私塾,教授經學。講學六十年,教過的外國博士弟子逾百人,成為世界各地的漢學家。一九七一年在台北設立「天德黌舍」,此十年間在台灣有二萬多大學生弟子。 本文作者正在台灣大學哲學系求學,課餘成為他的門人,直至毓鋆於去年三月二十日逝世,享年106歲。他追隨毓鋆讀經,良有心得。此
《八识规矩颂》为唐代玄奘大师所作,是佛教唯识学一份极其重要的汉语文献,除大正藏外,也收录于《四库全书》中。其内容言简意赅,在四十八句颂文中,几乎包含了唯识学的基本名相和要义,为初学者提供了了解唯识学的方便法门。但也因为它格式严谨而言词又极为简略,未经解说,可能完全不知所云。本书由学贯中西的倪梁康教授透过佛教唯识学和现代现象学之间的互释、互解,对经文作逐句诠解,带领读者深入唯识世界。
内容简介: 威廉.詹姆士是美國古典哲學的代表人物,也是實用主義的開創者,其重要哲學主張有: 一、實用方法及實用主義的真理觀--著眼於概念的實際後果,以解決抽象爭議。 二、徹底經驗論--呈現經驗世界之真相,說明經驗世界之豐富自足,以避免絕對觀念論引入不必要 的絕對者而衍生實踐上的種種流弊。 三、實踐哲學方面的多元論、非決定論、淑世主義及有限上帝觀--在此世界中尋找人存在的 意義、表現人存在的價值、活出人存在的尊嚴、確立人存在的地位。 整體說來,實踐層面是詹姆士哲學的根本動力。他的哲學追求其實也反應他本人內在需,求 他的哲學終也要能解決他自身生命的問題。
莊子生於亂世,卻是中國思想家中唯一會做夢和發笑的思想家。夢和笑對他的思想有積極的意義,突破了日常成見的束縛和封鎖,指出了一條超越之路。他也是中國思想家中特別突顯文學想像的力量:卮言如詩,狂醉而深情;寓言若夢,恢?譎怪。在他的哲學劇場裡,萬物都粉墨登場:無論是神話中的?鵬,還是樹神精怪;無論是聖賢孔子、顏淵,還是殘缺醜怪,都成為他牽線的木偶,演出殘酷而又溫柔的批判劇。「大鵬怒飛」、「莊周夢蝶」、「庖丁解牛」、「壺子示相」這些寓言已成激動人心的美妙傳說,到底能表達出什麼深刻的意義呢?看過本書,都能得到完美的答案。 本書特色 氣化之道 ── 釋〈逍遙遊〉 忘我與物化 ── 釋〈齊物論〉 技藝與養神 ── 釋〈養生主〉 生活的智慧 ── 釋〈人間世〉 殘缺的美學 ── 釋〈德充符〉 道與
強烈情感以及徹底解放的浪漫主義崛起, 十九世紀裡又有什麼哲學故事呢? 本書二十個故事,帶您二十次解讀,二十次腦力激盪! 最愛說故事的Cibala老師, 這次要帶領大家,認識浪漫主義蓬勃發展的十九世紀, 在這個站在「理性」與「進步」對立面上的時代, 會有那些哲學故事呢? 馬爾薩斯認為人口的增長對未來有哪些影響呢? 馬克思共產主義的核心價值是什麼? 實用主義是種什麼樣的理論呢? 快跟著Cibala老師一起探索,找出意想不到的大小事吧! 線索提示: 佛洛依德認為自我意識是什麼? 尼采大膽說出上帝已死又是想傳達什麼呢? 彌爾如何闡述自由呢? 齊克果如何解釋什麼是絕望呢? 叔本華悲觀主義中談到些什麼呢? 拿破崙認為國家與個人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黑格爾說精神發展的最後目標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