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闡釋《管子》思想的著作。全書扼要地論述了管仲的生平與業績,闡述了管仲與《管子》的關係,並從哲學、倫理、教育、政治、經濟、軍事、自然科學等七個方面,高度評價了《管子》的思想建樹,且選譯了「管子名言」,附錄了〈管仲傳略〉。內容全面,闡釋簡明,述評結合,深入淺出,對於有興趣瞭解管仲與《管子》的莘莘學子,以及有志於《管子》研究的學著,本書都是一本可供參考的讀物。
北大有人提倡「中國人首先要讀的兩本書:《論語》和《老子》」。這個主張正確,現在《老子》共分楚簡、帛書、今本三大類,最好讀哪類呢?楚簡老子抄寫於戰國中期,只二千字,僅及五千字帛、今本的百分之四十。顯然要讀足本的帛今本類老子。那麼帛本、今本,哪一類最少誤解與篡改? 本書作者尹振環先生是知名海內外的「老子」專家,有關《老子》研究的著述甚多。他以數十年研究老子的心得,從七個方面論證帛書《老子》的七真七優,力圖向讀者提供一本通俗易讀而又版本最為古、最少訛誤的《老子》讀本。
How Do you feel? 你有什麼感覺? .第一本深度研究人類情緒的歷史文化與萬千型態變化的「情緒考古學」。 .156則詞條羅列你我未曾察覺的感受、情緒、欲望與心理狀態,認識「情緒文化」。 .走進情緒世*,用宏觀視野看待理性現實中的感性自我,探索人類內心世*。 你的心臟是否在「期盼」中噗嗵亂跳?你的胃是否因「緊張」而打結緊縮?你戀「愛」了嗎?感到「惱怒」?你對本書「好奇」嗎?報告時「坐立難安」?因為「來客焦慮」而心急難耐?或因「思鄉感」的不自在而頭暈目眩? 情緒總是難以捉摸與無法名狀的,即使在理智清明的時刻,情緒純粹或混雜的程度、微妙的轉折,以及變化萬千的偽裝型態,讓我們多半時候都受制於情緒、不由自主被掌控。因此,唯有藉著關注感受、捕捉情緒,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與他人。 本書從
荣获2019年美国出版商协会大众科学与数学类散文奖、201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年度杰出学术写作作品、2018 EcoLit Books*环境写作选书入围2019年美国笔会/E.O.威尔逊文学科学写作奖初选、《洛杉矶时报》科学暨科技图书奖决选、美国大学优等生联谊会(Phi Beta Kappa)科学图书奖决选 中正大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系主任 李元希‖台大地质学系教授 陈文山‖作家 番红花‖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系助理教授 黄贞祥‖科普作家、《震识: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副总编辑 潘昌志(阿树老师)‖EarthWed成长社群、中山大学附中地科老师 谢隆钦 好评推荐(依姓氏笔划序) 经过亿万年时间洗礼的静默岩层,诉说着地球惊心动魄的过往与未来。 鲜少有人明白,地球源远流长的历史,横跨了极其广阔的时间范畴,而狭隘的时间观,造成许多难以弥补的环境问题。一滴水停留在地
夫釋教者,以清淨為基,慈悲為主。您知道嗎?早在一千四百年前,中國河北省已經有一群有組織的佛教徒, 從事著如同今日「慈濟功德會」所做的各種社會救濟工作,他們可以說是現代「慈濟人」的前身。本書以生動 活潑的筆觸,描繪中國中古時期(三至十世紀)在佛教強烈影響之下,人民生活的各個層面。雖然佛教對日常 生活有相當的制約,但佛教寺院和節日,也是當時人們重要的節慶和娛樂。佛教的福田思想,更使朝廷將官方 救濟貧病的社會工作委託寺院與僧人經營。透過細膩的歷史索隱,本書將帶您走入中古社會的佛教世界,探訪 這一道當時百姓心中的聖潔曙光。
★日本年度話題書!狂銷26萬本 ★一出版即蟬聯數月Amazon.jp「商業類」暢銷榜第1名 ★首創以「腦科學知識」來實證正念對經營的影響 ★Google、Facebook、思科、巴塔哥尼亞、安泰等企業已積*引進 工作時總是日理萬機的人, 有些疲勞是無法消失的。 不論怎麼休息,睡得再多,為何還是覺得很倦怠? 因為累的不是身體,是大腦。 大腦的疲勞和身體的疲勞具有根本性的差異, 即使發呆,大腦仍然怠速運轉, 光是這樣就能消耗掉60?9?180%的大腦能量, 使得大腦的疲勞在不知不覺中不斷累積。 一旦慢性化持續下去,各方面的表現將越來越差, 甚至會導致憂鬱等心理疾病。 一流的人為何總是精神奕奕,不會疲累? 具科學正確性的「大腦療癒法」 壓力,往往來自於對過去的檢討, 以及憂心未來可能發生的事, 無限迴路
◎進入室內要脫鞋,我穿絲襪怎麼辦?日本人什麼場合都會送禮、都要鞠躬嗎? ◎如何優雅的吃烤魚、蝦、墨魚?可別扒筷、夾筷、淚筷 還沒開動就失禮。 ◎去神社的參拜禮儀:洗手、漱口、過鳥居、搖鈴,你真的做對了嗎? ◎住民宿比住飯店沒拘束?錯!搭乘大眾交通工具,什麼行為會一秒惹怒眾人? 以上這些都是日本人不說,但外國人一定要懂的禮儀。 本書作者小笠原敬承斎是小笠原流禮法第33代接班人, 在室町時代,小笠原為日本天皇指定的禮儀宗家, 她將告訴你,日本人口中的「盛情款待」,跟你以為的,哪裡不一樣。 ◎日本人的交際應酬: ?6?4日本人多禮所以不停鞠躬?錯: 小笠原流禮法告訴我們 :「行禮不過三」, 打一次招呼鞠躬無數次,反而讓鞠躬變得輕率無意義。 ?6?4送禮必附「熨斗」,奠儀
日本個性派奶奶、是枝裕和電影靈魂演員 樹木希林 zui真摯人生之書 首度在台出版 橫掃日本全國書店排行榜No.1,狂銷近百萬冊! 引發跨界、跨世代共鳴,讀者好評無數! 集結樹木希林畢生訪談精華, 120則人生回答完整呈現 獨家收錄樹木希林珍貴照片、藝術攝影作品 「她挽救了孤獨的我。」──是枝裕和 《小偷家族》、《比海還深》、《橫山家之味》、《東京鐵塔:老媽和我,有時還有老爸》 被譽為日本國民奶奶的女演員樹木希林,演活無數細膩幽微的母親角色; 在現實中,更痛快而從容地活出自在人生。 吳曉樂、阿潑、徐譽庭、郝譽翔、馬欣、許皓宜、連俞涵、隋棠、萬芳、龍貓大王通信 ──療癒推薦 ◆從電視劇、廣告到電影,自然散發的個人魅力風靡全球影迷 做為演員的樹木希林,曾演出向田邦子編劇的電視劇,以《東京鐵塔:
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句教 陽明心學上承孟子,中繼陸象山,風靡累世,其中心思想──「四句教」、「致良知」、「心即理」是如何發展而來這些思想具有怎樣的人生意義「王學」在明代中葉之後,何以成為歷史上顯赫的學派之一,甚至學說東傳至日本在本書作者深入淺出、循序漸進的論述下,為您一一解答。
劉向所編撰的《列女傳》目的在作為帝王后妃與外戚的借鑑,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行為的著作,也可視為是一部古代婦女史。所選婦女從遠古到西漢,歷史跨度長;有后妃、夫人和民女,人物眾多,具有哲學、史學、文學和文獻價值。在一則則的歷史故事中,往往包含有積極意義,既反映出民主色彩的婦女觀,也凸顯出它在思想上的貢獻。本書「導讀」對其人其書有詳盡的討論,各卷章旨說明簡要,注譯明白曉暢,是今人研讀《列女傳》的*選擇。
本書分上下兩編,選輯作者近十五年來的主要論文十三篇。作者以嚴謹求真的治學態度和理論勇氣,在中國大陸特殊的年代裏,從考證孔子儒家之儒的形成開始,逐一辨析《莊子?天下篇》的思想史方法論意義、荀學體系結構、張載「關學」思想流變、朱子的「聖賢」人格理想,以及哲學史「方法論原則」、中國現代化與中西文化諸問題,並揭示古今中國知識份子既追求獨立的純學術研究,又胸抱強烈的現實關懷這一「永恆情結」之真締。論證精當,文筆典雅,值得一讀。
內容簡介 從吃早餐的小歷史,到飲食文化塑造現代文明的大歷史 就讓世界甦醒的味道──早餐!縈繞百年的文化美味,喚醒精氣神,滿足文化之欲 法國聖迪耶國際地理節獎、2008年聖德尼獎得主克里斯穹?葛塔魯提醒我們:每天吃的早餐,早已累積了百年各國文化精萃! 俗話說得好:「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天當中*重要的一餐,就是早餐了。不僅滿足口腹之欲,還是一日美好的開端。 早餐可簡單、可複雜、可華麗、可樸實,端視享用之人的喜好與需求。多數饕客在乎的是早餐好不好吃、去哪裡買、怎麼做?意在滿足填飽肚腹的物質需求,但你可曾想過,今日我們桌上的一份早餐,是積累了百年、來自各國的文化精華。 早餐其實顛覆了飲食史,擁有開創嶄新世界的力量,在短短幾百年間橫掃了歐亞大陸,成為許多人一早的精
★2019全新上市,加贈全彩臺灣版別冊★ 法國 韓國 波蘭 德國 英國 旅外作家安頓之所,當書店不只是書店 社會令人失望、日子淡而無味,書店的存在帶給人什麼力量? 作家 學者 為你介紹各國書店 《書店不死》臺灣版別冊 重拾書店作為街角文化站的感染力 林佑軒 林蔚昀 陳思宏 何撒娜 盧省言 帶你遍覽德法英韓波蘭的夢幻書店 書店是一種「親手把書交給讀者」的行業, 也是把「書」裡的知識與情感傳承到下一個時代的力量。 探討「書」與「書店」的現在與未來, 含有深刻熱情與反思的報導文學之作。 在東京的商店街,一手創立只有五坪大書店「日暮文庫」的原田真弓;迎戰「電子書時代」,*力主張「紙本」優點的淳久堂的福嶋聰;在和歌山「人口只有百人的村落」經
相傳是姜太公呂望所傳的《六韜》,是中國古代一部著名的兵書。漢初名臣張良、三國孫權、劉備及諸葛亮等人對它都十分推崇,宋神宗時更列為「武經七書」之一。《六韜》在古代被視為是指導戰爭、哺育良將的教材,在軍事理論上有一定的價值。其中論及的戰略和戰術觀點,對現代企管等其他領域,也富有啟迪意義。本書原文根據南宋浙刻「武經七書」白文本,校以其他善本,注譯詳明,書後並收錄清孫同元所輯《六韜》佚文,以供讀者參考。
老饕的黃金年代在宋朝! 只有在宋朝,才會誕生世界上*偉大的飲食文化! 我們喜歡圍著圓桌一起吃飯。源於何時?宋朝。 熱鍋快炒是中菜的靈魂。炒菜何時開始成為烹調主流?宋朝。 千年來,宋朝的食物從未走遠。 烹、燒、烤、炒、爆、溜、煮、燉、滷、蒸、臘、蜜、蔥拔等烹調手法在宋朝成熟。餐飲業在北宋都城汴京打破了坊市界限,從皇宮正門至大街小巷,到處可見「賣吃的」。宋朝之前,大部分人一天兩餐;從宋朝開始,一日三餐才成為習慣。經濟富裕的宋人習慣點外賣或買現成食物,並徹底揚棄了席地而坐,現代桌椅從此定型至今。 吃個不停的宋朝老祖先留下了享譽全球的中華料理,愛下廚的士大夫、身負絕藝的宋代廚娘、揣著羊肉上朝的官員,還有那些酒樓、小攤、外賣、飯館,以及十遂羹、雲英麵、通神餅 統統宣示了
內容簡介 《百家講壇》通俗歷史講座第一人 當當網、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百大暢銷書 易中天說史再創巔峰之作 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糜費天下者,悉罷之。 《資治通鑒》卷二十二 元封元年泰山的封禪大典(西元前110年),是漢武帝功成名就的具體象徵。這一年,他才四十七歲。實際上漢武帝的基礎十年前就已奠定。打從十六歲登基之後,便大刀闊斧的進行前所未有的革新:尊儒,從秦政變為漢政,獨尊儒術思想統一;推恩,削弱各王國勢力,集權中央開拓王權;舉賢,從貴族政治轉變為官僚政治;討伐匈奴,東征西討收夷狄為華夏。帝國巍然屹立,霸業風生水起。然而在這些不世之功背後又有多少血淚經驗與慘痛教訓,嚴刑峻法之下,酷吏橫行歷任宰相幾無善終,外戚干政層出不窮禍延子嗣,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