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三个大的部分,部分概括地介绍了除草剂混用的意义、使用方法和发展方向;系统地介绍了各类除草剂混用后所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变化,及其产生这些变化的机理;第二部分深入详细地介绍了各类除草剂混用后对其除草效果的影响、除草谱的变化、对作物的药害,并介绍了一些避免除草剂间拮抗作用、提高除草剂混用效果、减少混用除草剂对作物产生药害的措施,全面介绍了各除草剂企业生产的除草混剂配方;第三部分对主要作物田除草剂混用技术、小麦各生育时期除草剂混用和轮用方法、农田长期施用除草剂后各种恶性草相下杂草防治的系列技术性措施与策略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该书可以供广大农业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及农民朋友参考使用。
本书是一本很有特色的种子生理学著作,也是一部种子生理研究工作的总结与成果汇编。本书全面而系统地反映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子生理研究组在将近半个世纪里取得的成绩与重要进展。全书共分:综论,种子生命力的控制,种子超干燥贮藏,种子休眠与萌发,种子吸胀冷害与渗透调控及种子活力与生活力六篇;并着重突出有关种子超干燥贮藏保存种质,种子吸胀冷害与渗透调控和种子活力等内容,这是当今种子生理学的新兴热点,体现其在关键理论和技术上的突破进展。本书将有助于种子生理学、种子学及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与技术创新。 本书可供种子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从事种子生理研究和种子检验工作者参考,也可供植物学专业的教学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参考。
《油茶产业发展实用技术》共分为6编18章,按照油茶全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生产顺序,系统介绍油茶良种生产技术、油茶高效栽培技术、油茶病虫害防控技术、油茶综合利用技术、油茶产业技术装备和油茶栽培品种等实用技术,以期为解决油茶产业发展中的难点、焦点、重点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手段,为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云龙蚕桑志(修订版)》是记载海宁市周王庙镇云龙村种桑养蚕历史的专志。主要有两个时期,以1983年4月为界,一是之前以集体经济为主时期,当时建制为钱塘江公社(乡)云龙大队;一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的时期,称为云龙村。故在书中表述时,有云龙大队和云龙村两种称谓,或简称云龙。 《云龙蚕桑志(修订版)》内容上限追溯至云龙有记载的宋代,下限止于2015年12月。大事记下限延至2016年12月。图片下限采集至2017年。
农业向何处去?“三农”问题怎样解决?如何将粗放、自给性的传统农作制转变为现代集约持续农作制?这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众多发展中国家关注的焦点,也是本书研究探讨的主要任务。 农作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国际上兴起的一门新型综合性应用基础性学科,当前,农作学与农作制研究已被大多数国际性农业组织及研究机构所采用。但在中国,编写这么一本从农作制的原理、方法到中国的实际与发展战略系统性的《农作学》在国内尚属首次。 农作制(farming system)是研究农业、农村全局性问题的良好载体,它是耕作制度的扩展与上升,耕作制度以研究种植制度(cropping system)为主,而农作制是指一个区域或生产经营单位农林牧种养加等多种相互联系的亚系统的集合体。与耕作制度相比,农作制的领域与功能进一步拓宽,将农业生物与农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