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一书是明代杂家宋应星独立完成的百科类著述。该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共十八卷,约十万字,涉及三十多个行业,记录分析了一百三十余项生产技术的情况,包括材料的使用、制作工序、工具的名称和形状等等。 《天工开物》(崇祯初刊本,涉园重刊)中原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图,和相关文字一一对照,真实准确地记录了当时生产发展状况。《天工开物图说》对宋应星原作进行了必要的注释说明,以方便现代读者理解原作;同时,甄选相关图片数百幅作为参照,更利于读者对原书进行延伸阅读。
《天工开物》一书是明代杂家宋应星独立完成的百科类著述。该书分为上中下三篇,共十八卷,约十万字,涉及三十多个行业,记录分析了一百三十余项生产技术的情况,包括材料的使用、制作工序、工具的名称和形状等等。 《天工开物》(崇祯初刊本,涉园重刊)中原有一百二十三幅插图,和相关文字一一对照,真实准确地记录了当时生产发展状况。《天工开物图说》对宋应星原作进行了必要的注释说明,以方便现代读者理解原作;同时,甄选相关图片数百幅作为参照,更利于读者对原书进行延伸阅读。
本书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孙善澄研究员等编著,是一部系统研究黑粒小麦的论著。内容包括:黑粒小麦的营养与保健功用,黑粒小麦的遗传育种和良种繁育,黑粒小麦新品种和植物新品种保护,黑粒小麦的栽培与管理,黑粒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以及黑粒小麦食品的制作方法等。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供广大农民、农业技术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员、食品加工人员和农业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江苏农业野生植物资源》根据江苏省境内农业野生植物资源的状况,收录了分布较广的种类560余种。按经济用途分为11类,包括了野生牧草(饲料)植物86种,绿肥植物23种,野生蔬菜植物122种,淀粉植物39种,野果植物45种,油脂植物84种,纤维植物83种,芳香植物63种,土农药植物81种,有毒植物102种,蜜源植物113种。每种植物的基本形态特点、用途、在江苏的主要分布地点等都给出了具体的描述,并附有图片,可供从事农业生产、管理的一线人员参考。
《IU自然保护地治理:从理解到行动(纪念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60周年)》讲述了概念、方法和工具,以能全面理解治理、进一步完善治理内容。 部分,针对四种不同的自然保护地治理类型,以及ILJ认同的良好治理原则,提供了一套带有案例和说明的指南。 第二部分,为特定体系或地点提供有关评估、评价与治理改善的实践指南。想掌握基本概念的读者应该重点阅读部分。如果愿意练习具体的评估或评价,或想知道如何操作,他们可以继续阅读第二部分。 《IU自然保护地治理:从理解到行动(纪念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60周年)》里参考的三个附件和多的工具与资料信息。
本书为我国元代农学集大成者。此书由三部分内容组成:《农桑通诀》是关于农作物的种植收贮、果木栽培、禽畜饲养等论述;《百谷谱》是对五谷杂粮等各种具体作物栽培的介绍;《农器图谱》对我国传统农具、水利器具、养蚕缫丝织造器具等的使用和制作,以图绘加文字予以详尽介绍。此次整理,不仅对原书进行了校勘,对各种术语、名词作了科学的注释、客观的评价,而且用白话作了今译,从而有助于读者阅读、理解这部在中国科学史、乃至世界科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农学著作。
本书是《工厂化高效农业系列丛书》之一,重点介绍了甜樱桃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优良品种、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适合广大农民阅读参考。
本书是一本很有特色的种子生理学著作,也是一部种子生理研究工作的总结与成果汇编。本书全面而系统地反映出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种子生理研究组在将近半个世纪里取得的成绩与重要进展。全书共分:综论,种子生命力的控制,种子超干燥贮藏,种子休眠与萌发,种子吸胀冷害与渗透调控及种子活力与生活力六篇;并着重突出有关种子超干燥贮藏保存种质,种子吸胀冷害与渗透调控和种子活力等内容,这是当今种子生理学的新兴热点,体现其在关键理论和技术上的突破进展。本书将有助于种子生理学、种子学及其他相关学科领域的理论与技术创新。 本书可供种子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从事种子生理研究和种子检验工作者参考,也可供植物学专业的教学工作者和科技工作者参考。
王莲英、袁涛、王福、李清道编写的这本《中国芍药科野生种迁地保护与新品种培育》共分四章,内容包括:概述,中国芍药科野生种迁地保护中心的建立,新品种培育,主要新品种简介。本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现代蔬菜病虫原色图鉴(全彩大全版)》不仅介绍了我国传统蔬菜,也介绍了名特优蔬菜和国外引进蔬菜共176种现代蔬菜上的病害1671种,其中新病害189种,害虫360种,病虫总数2031种,彩罔2800幅,病原图400幅,文字280万。《中国现代蔬菜病虫原色图鉴(全彩大全版)》含病虫种类最多,既含茄果类病害大全,也含瓜类病虫害大全,既有黄瓜病害大全,也有西瓜、甜瓜病虫害大全……。大全版内容,病原或称菌物居先采用新的分类系统,病原描述、防治方法采用研究成果和绿色防控技术。书中收入了一大批确有实效的新杀虫剂,农药名称全用中文通用名,全书内容详实、焕然一新,堪称精典,是我国目前、最全、趋于的具现代气息的精编图文混排蔬菜植保重要工具书,可做为中国进入21世纪生产无公害蔬菜防治病虫害指南,也可供生产有机蔬菜识别病虫参考。
中国的烹饪技术闻名于世,堪称世界饮食文化之一绝。这是因为五千多年来,我们的祖先在食品和辛香调料的应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的结果。在我国,辛香调料绝大多数种类为传统中草药,民间习称为香药料、卤料、佐料等。本书所载的119种调料植物中,没有一种不能作药用。因此,调料植物也是药食兼用、调配药膳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植物。它具有防腐、抗氧化、预防冠心病、通气健胃、帮助消化、促进食欲等功效。调料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所以种植调料植物可一举多得。为了更好地适应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调料需求的不断增长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参与国际竞争及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应中国农业出版社委托,我们编写了《百种调料香料类药用植物栽培》一书奉献给广大读者。本书有以下特点:1.品种齐全凡是比较重要,在我
本书从作物栽培与肥料施用技术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作物栽培的基础知识;其次探讨了不同类型作物的栽培技术,如小麦、玉米、水稻; 阐述了普通肥料及有机肥料的施用等内容。 本书论述严谨,结构合理,条理清晰,内容丰富,不仅能够为作物栽培提供翔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能为作物栽培技术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IU自然保护地治理:从理解到行动(纪念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60周年)》讲述了概念、方法和工具,以能全面理解治理、进一步完善治理内容。 部分,针对四种不同的自然保护地治理类型,以及ILJ认同的良好治理原则,提供了一套带有案例和说明的指南。 第二部分,为特定体系或地点提供有关评估、评价与治理改善的实践指南。想掌握基本概念的读者应该重点阅读部分。如果愿意练习具体的评估或评价,或想知道如何操作,他们可以继续阅读第二部分。 《IU自然保护地治理:从理解到行动(纪念中国自然保护区建设60周年)》里参考的三个附件和多的工具与资料信息。
本书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炳炎研究员根据多年的科学研究成果和生产实践编著而成。书中以文字说明与原色图相结合的方式,形象地介绍了花椒病害27种、害虫64种及其他有害动物12种。对各种病害、害虫及其他有害动物都以诊断和防治为重点,具体记述了危害、诊断要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有助于读者准确地进行田间诊断并做出防治对策。本书适合广大花椒种植户、专业技术人员、椒果贮运营销人员学习使用,又可供农业院校师生和科研人员阅读参考。
《中国古代粟作史研究》以我国考古资料和历史记录为依据,主要介绍了人类对粟作的驯化、野生粟作植物品种、野生粟作植物的演变、黄河流域粟作的发展、粟作植物加工的演变等内容。
介绍大蒜的植物特征、名优品种及其种植条件等。
王莲英、袁涛、王福、李清道编写的这本《中国芍药科野生种迁地保护与新品种培育》共分四章,内容包括:概述,中国芍药科野生种迁地保护中心的建立,新品种培育,主要新品种简介。本书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本书记录和研究了农业生产者真实的生活环境,讲述了东方各民族好的耕作方法,学习他们保护自然资源的方法、及他们的经验,人们将获益匪浅。 几世纪之前,东亚三国的农业已经能够支持起如此高度密集的人口,并且可持续发展至今,并且这个势头还将保持下去。美国人十分推崇远东地区人们的原生态农耕方式,认为推广中国、朝鲜和日本可持续农业经验对全人类都是有帮助的。 东亚民族主要依靠小块土地和少量产品来维生,却养活了密集的人口。在远东地区,每一种可以食用的东西都被认为是人类或者畜禽的食物。而不能吃或者不能穿的东西则被用来做燃料。各种有机垃圾混合在一起以及人类的或动物的粪便都被细致地保存下来,在使用之前再将它们粉碎并烘干作为肥料。在这里,看不见一块闲置的土地,见不到一点被浪费的资源。 在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