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春小麦生态育种》的补充与发展,是以编著者长期研究积累和育种实践为基础,并广泛收集整理了外相关研究资料,重点论述如何将春小麦生态育种与小麦光温育种理论等有机结合,并运用到春小麦光温生态育种之中。全书首先论述了春小麦光温生态育种的由来与发展;其次阐明了春小麦光温生态育种思维与策略及其理论基础;叙述了春小麦光温生态育种技术和方法等。内容涉及植物生态学、作物遗传学、作物生理学和小麦育种学等领域,可供农作物育种和推广工作者以及农业院校师生参考。
全书共分五章。章,北方旱寒区种植业生产现状,主要包括北方旱寒区自然生态条件、种植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内容;第二章,北方旱寒区冬油菜北移,主要包括冬油菜在北方旱寒区的越冬率、产量表现与经济、生态效益等内容;第三章,北方旱寒区冬、春油菜分界:第四章,北方旱寒区冬油菜分区划。依据本研究结果,北方冬油菜区可划分为:Ⅰ东北冬油菜亚区、Ⅱ华北冬油菜亚区、Ⅲ鄂尔多斯高原冬油菜亚区、Ⅳ黄土高原冬油菜亚区、Ⅴ甘新绿洲冬油菜亚区、Ⅵ西藏高原冬油菜亚区等6个亚区。第五章,北方旱寒区冬油菜发展潜力分析,主要对北方旱寒区冬油菜发展潜力进行了模拟评估。
本书以无籽西瓜为重点,系统地阐述了西瓜育种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包括西瓜植物的起源和分类、西瓜种质资源、西瓜的生物学基础及育种的遗传学基础、二倍体自交系的选育、四倍体亲本的选育、三倍体育种、生物技术在西瓜育种中的应用、亲本繁殖与种子生产技术等内容,是两位专家及其团队几十年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详细阐述了无籽西瓜育种基本理论、实践及学科的研究成果。《中国无籽西瓜育种学》既可作为农学、园艺学和生物学类专业大学师生和有关科技工作者教学与科研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农技人员、生产者、行业管理及营销人员的技术指南。
本书较为全面地总结和反映了2000多年和国外近百年来杜仲(果实、果皮、树叶、树皮、树干和花等)的研究成果,内容力求全、新、准。旨在推动我国杜仲的研究与产业发展,为中医药事业未来长足发展奠定基础,内容涉及植物学、林学、生物学、植物化学、中药学、生药学、中药分析、中药药理学、分子药理学、毒理学、药动学、中药制剂学、方剂学和中医临床学,杜仲文化等诸多学科领域,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临床应用到开发和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内容新、信息量大以及学科知识系统化,具有学术文库和产业情报的双重性能,对全面和深入了解杜仲的研究与进展、提高临床应用水平以及对生产、研制和创新开发等均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本书立足于我国油菜的高产高效与可持续生产,详细阐述了高产油菜的营养特性,系统总结了当前油菜生产中的关键施肥技术,综合分析了高产油菜可持续生产的限制因子,提炼出了油菜高产高效生产的综合管理策略,以期为新形势下油菜的绿色、轻简、高效生产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本书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从事大豆科研工作的专家集体编写,内容涉及大豆种质资源、生物学特性、遗传规律、分子生物学、生物固氮、品种选育、营养与施肥、栽培技术、病虫草害防治、加工利用、转基因大豆安全评价、产业经济等多个方面,汇集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以来在大豆科研方面的主要进展。书中还收录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科研人员发表的大豆论文、专著目录和品种介绍。各章均附有中英文摘要。 本书可供从事大豆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生产管理的科技工作者和大中专院校师生参考。
全书共分为九章。章以两熟制小麦玉米品种优化配置为核心,细化研究了两熟品种搭配提高水热资源利用效率。第二章以群体调控为基础,从播种密度、播种期调控技术入手,优化作物生产群体,提高单季作物产量。第三章、第四章深入分析了小麦玉米周年营养特性与土壤供肥能力,从破解障碍因子着手以缓控释肥等新型施肥技术为核心提高作物肥料利用效率,实现高产高效的目标。第五章以耕作调控为核心,围绕两熟制作物生产,深入分析土壤结构调控自然降水、灌溉水、土壤水“三水”资源转化原理,以水调肥,以水促肥,形成以土壤调控为核心的水肥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第六章以新型云灌溉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为核心,以技术原理、配套系统、水肥运筹等为突破点,对两熟农田水肥一体化进行适应性分析,进一步拓展技术适用广度和深度。第七章、第八
本书为《农作物种子标准汇编2015版》第三卷。为推进农作物种子标准体系建设的统一规划,强化顶层设计,本书对现有种子行业标准进行认真梳理,现本书收录了种子、种苗、苗木质量与检测标准,种子生产、加工、贮藏和包装标准,品种区域试验及抗性检验检测等标准,共计12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