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作为观赏植物和中药材,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随着种植面积的增大,许多农户开始盲目跟种、粗犷放养,从而无法得到预期收入。本书重点讲述了连翘的实用栽培技术以及对种植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的解答。主要内容包括连翘的生长结果习性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连翘的良种选择、苗木繁育、树体管理、与其他中药材的套种模式、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采收和简简单单炮制等。
《中国不同纬度和海拔地区马铃薯栽培》由十一章组成。章对中国马铃薯生产布局和种质资源进行了概述,并具体介绍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第二章以马铃薯生长发育为论述范围,分别从生育进程、环境条件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块茎的形成和发育、生长发育的有关生理基础等方面予以具体阐述。从第三章到第十章依据全国范围内的地域背景,分别论述了高纬度、中纬度、低纬度地区的马铃薯种植。具体对高纬度低海拔平原、高纬度高海拔农区、中纬度高海拔旱区、中纬度黄淮海平原、中纬度秦岭南麓盆地、中纬度恩施山地、低纬度东南丘陵、低纬度云贵高原的马铃薯栽培进行了综合性论述和具体介绍。在高、中、低纬度范围的不同海拔地区马铃薯种植的上述各章中,基本包括了自然条件、种植制度、品种类型、常规栽培和特殊栽培技术,体现了全国马铃薯
《瓜类作物的遗传资源及育种》以外瓜类作物研究资料和丰富的瓜类栽培与育种工作的实验数据为基础,科学地、系统地论证了黄瓜、甜瓜、西瓜及南瓜4大栽培瓜类的栽培与育种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对瓜类作物的起源及全球分布、初生及次生起源中心、分类、历史变迁、细胞、染色体、遗传基因、遗传规律及其应用、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及育种等内容展开论述。 内容系统全面,科学性强,数据翔实可靠,图文并茂。相信该著作的出版对指导优良的瓜类品种的选育并服务于乡村振兴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对提升国外瓜类作物的科研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棉花品种志》是介绍中国各个历史时期棉花品种的专著,曾于1981年出版了册。《中国棉花品种志(1978~2007)》是第二册,开始编著于2001年。在中国主产棉省种子管理站、棉花科研和教学单位的帮助和支持下,全书经多次校对、修改和完善,现在终于正式出版了。 《中国棉花品种志(1 978~2007)》编入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1978~2007)选育的1016个棉花品种和重要种质,主要包括各产棉省审定品种739个,国家审定品种l 30个,育种品系和种质系共109个(其中陆地棉99个,海岛棉10个),以及册《中国棉花品种志》漏编的陆地棉品种(系)38个。 本书由概述、产棉省(区)品种介绍、品种目录素引、参考文献、附录和部分棉花品种照片组成。概述部分主要叙述《中国棉花品种志(1 978~2007)》背景,包括20世纪中国棉花品种改良经历6次品种更换的情况、1978
《瓜类作物的遗传资源及育种》以外瓜类作物研究资料和丰富的瓜类栽培与育种工作的实验数据为基础,科学地、系统地论证了黄瓜、甜瓜、西瓜及南瓜4大栽培瓜类的栽培与育种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对瓜类作物的起源及全球分布、初生及次生起源中心、分类、历史变迁、细胞、染色体、遗传基因、遗传规律及其应用、优异种质资源的利用及育种等内容展开论述。 内容系统全面,科学性强,数据翔实可靠,图文并茂。相信该著作的出版对指导优良的瓜类品种的选育并服务于乡村振兴起到推动作用。同时对提升国外瓜类作物的科研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国玉米品种及其系谱》详细叙述了数十年来玉米育种技术与方法玉米种质的扩增改良与创新、核心种质的类群与优模式、品种改良与创新、育成品种的亲缘、选育方法、年代及其系谱,对育成品种的育成单位、特征、栽培技术等。
《水稻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系统地阐述了水稻经典遗传研究,分子遗传学研究与基因组研究的理论基础、实验方法、研究方法、研究进展以及发展方向。《水稻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共分6篇:篇从丰富的水稻遗传资源着手,论述了遗传规律分析方法及重要基因的遗传特点;第二篇论述了近二十年来掀起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基因/QTL定位和品种改良中的应用;第三篇介绍了遗传图、物理图的构建及全基因组测序的策略,展现了水稻籼、粳二个亚种的全基因组测序的分析结果;第四篇从创建水稻突变体库的方法入手,论述了当前最热门的基因图位克隆和功能分析及一些重要基因的克隆;第五篇为生物信息学在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中的重要论述;第六篇介绍了水稻转基因技术、方法及其在品种改良中的应用。 《水稻遗传学和功能基因组学》可供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