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缘青蟹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蟹类。近年来,青蟹养殖业蓬勃发展,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模式愈益增多,产量也有所提高,2004年已达8000多吨。然而,由于对其繁殖生物学缺乏深入了解,人工育苗仍未获实质的突破,而且养殖生产仍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地阻碍了青蟹产业的持续发展。笔者们在厦大科研处立项的《锯缘青蟹生殖生物学和人工育苗技术研究》(8605001)资助下,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青蟹的基础研究,接着连续获得多项国家、省部基金的资助,陆续开展了有关青蟹生殖生物学、幼体实验生态以及人工育苗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经过20多年不间断地认真钻研,取得了成果,在外刊物上发表了150多篇论文,兹选择其中的128篇论文汇编成《锯缘青蟹生物学和人工育苗与养成技术》一书。本书主要反映青蟹生殖生物学(含性腺、配子发育、
微型生物是淡水中普遍存在的一类生物,在整个水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微型生物能够指示水质状况和水体的营养程度,可以作为污水处理系统运行状况的指示生物,用于评价污水的处理效果。本书收入了包括细菌、放线菌、真菌、蓝细菌、藻类、原生动物、轮虫、节肢动物(枝角类、桡足类)等八大类,1800余种微型生物的简介和图片。 本书可以作为教学参考书供相关专业的师生使用,也可供环境监测人员、给水排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的运转管理人员、食品检验人员以及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科技人员参考。
本书是水产养殖实用技术丛书中的《海鲜存养技术》分册,全书内容包括两部分,部分介绍了大量海鲜精品,第二部分则详细讲解了海鲜存养的技术,书中还附有大量的图片。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理论性及可操性,可供相关人士参阅。
本书是水产养殖实用技术丛书中的《海鲜存养技术》分册,全书内容包括两部分,部分介绍了大量海鲜精品,第二部分则详细讲解了海鲜存养的技术,书中还附有大量的图片。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理论性及可操性,可供相关人士参阅。
《过鱼设施关键技术与实践》对过鱼设施修建的关键技术和部分案例进行解析,总结出有效的过鱼设施需要注意的几个关键技术,内容包括过鱼对象分析、水力学参数确定、辅助诱驱鱼技术方案设计,以及过鱼效果监测与评价和运行管理等。《过鱼设施关键技术与实践》通过对关键技术的解析和相关案例分析,对过鱼设施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的参考依据。
本书是在2007年12月4-6日由中国水产学会海水养殖分会主办,海南大学、海南省水产研究所承办,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的“2007年海水养殖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论文的基础上编辑而成。 全书共分七章。章综述;第二章遗传与育种;第三章生殖调控与苗种培育;第四章生态养殖;第五章营养与饲料;第六章疾病预防与控制;第七章养殖生态与环境。 本书可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从事水产养殖工作的师生、学者和管理工作者参考使用。
本书在历史文献记录及分类研究成果相结合的基础上,根据十余年对白洋淀流域内鱼、虾、蟹源调查的结果,归纳总结白洋淀流域鱼、虾、蟹物种多样性的历史变动及资源现状,介绍12 目、23 科、69 属、96种鱼类,1 目、3 科、5 属、5 种虾类,1 目、2 科、2 属、2 种蟹类的形态、生物学特征、目前分布现状、濒危等级以及经济价值等内容,配有物种及鉴别特征图片;修订了部分物种的分类地位,并分析物种多样性下降的原因。
本书以生态系统生态学为中心,系统阐述了养殖水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突出生态学基础知识与水产养殖和水生生物学的密切联系。全书共分11章,着重介绍了生态学基本理论、养殖水域生态系统的类型、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天然生产力、水域污染生态学、生物多样性及环境保护、水体养殖容量、健康评价和水产健康养殖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水产养殖、水生生物学专业教材,也可供水产养殖、环境科学、生态学等专业的科技人员使用。
本书是水产养殖实用技术丛书中的《海鲜存养技术》分册,全书内容包括两部分,部分介绍了大量海鲜精品,第二部分则详细讲解了海鲜存养的技术,书中还附有大量的图片。 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理论性及可操性,可供相关人士参阅。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养殖面积的扩大和种类的增多,仅靠天然饵料已远远不能满足水产养殖生产的需求。因此,必须根据各种鱼类及水产动物的不同食性和营养要求,配制出高效的人工配合饲料进行科学的投喂,才能提高经济效益。为了适应水产养殖生产的发展,编者根据多年来从事鱼饲料研究的实践,并参阅了外有关水产动物饲料配制和投喂的研究资料,编写成《鱼饲料配制与投喂技术160问》一书。本书共分8个部分,160个问题。主要内容包括鱼饲料的一般知识;鱼类对饲料各种营养素要求;鱼用配合饲料原料种类与营养含量;饲料添加剂;鱼用配合饲料及其加工、贮藏;主要养殖鱼类和水生动物的饲料配制;其他养殖种类的食性和饲料;配合饲料投喂技术等。编写方式采用问答形式,通俗易懂,适合于广大水产养殖者、水产动物饲料加工人员、水产技术
本书包括海水、咸淡水养殖的鱼、虾、蟹、贝及海参、海胆、海龟等的常见病、多发病108种。以原色彩照为主,一些寄生虫附有黑白线条图。文字描述包括病原、症状与诊断、流行与危害和防治等内容。全书内容实用,通俗易懂,适合海水养殖业者、渔业技术推广员现场诊断和防治病害。也可作为水产、农业院校师生,研究单位,海洋水族馆专业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重点介绍了水产养殖生产中所应用的生物饵料,如光合细菌、单胞藻、褶皱臂尾轮虫、卤虫、桡足类、枝角类、糠虾、福寿螺、黄粉虫、蝇咀以及青饲料等培养的基础理论和生产技术。 本书内容实用,通俗易懂,可供从事水产养殖及饵料培养的技术人员和生产者参考。
紫云英是水稻产区的主要绿肥作物,也是一种优质的豆科牧草、蜜源植物和观赏植物,种子及全草又可药用。它的作用在于增加生物有机肥源,改良、培肥土壤,净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提高化肥利用率和促进农区牧副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低产田改良,改变"石化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和在绿色农业中的功用尤为突出。信阳紫云英是在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这个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下,长期栽培的中熟农家品种。据考证,信阳在五代时期就有紫云英种植,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信阳是我国栽培紫云英最北纬度的区域。由于该区位于北亚热带边缘,受各种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气候上既有南北过渡的特点,又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且地形大部分为浅山丘陵,与南方广大紫云英种植区截然隔离。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形成了信阳紫云英这个独有的农家品种
锯缘青蟹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蟹类。近年来,青蟹养殖业蓬勃发展,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养殖模式愈益增多,产量也有所提高,2004年已达8000多吨。然而,由于对其繁殖生物学缺乏深入了解,人工育苗仍未获实质的突破,而且养殖生产仍存在不少问题,严重地阻碍了青蟹产业的持续发展。笔者们在厦大科研处立项的《锯缘青蟹生殖生物学和人工育苗技术研究》(8605001)资助下,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青蟹的基础研究,接着连续获得多项国家、省部基金的资助,陆续开展了有关青蟹生殖生物学、幼体实验生态以及人工育苗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经过20多年不间断地认真钻研,取得了成果,在外刊物上发表了150多篇论文,兹选择其中的128篇论文汇编成《锯缘青蟹生物学和人工育苗与养成技术》一书。本书主要反映青蟹生殖生物学(含性腺、配子发育、
本书云集了当前国际上从事水产动物基因组学研究的一线科学家,基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根据水产动物基因组的特点,详细介绍了基因组学各种技术及其原理,涵盖了水产动物基因组标记技术、基因组作图技术和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等各个方面。 本书极具性和适应性,可作为水产养殖、动物育种、海洋生物技术、生物学等专业的教学用书,更是从事分子育种、海洋生物技术等研究人员的工具书。 本书极具性和适应性,可作为水产养殖、动物育种、海洋生物技术、生物学等专业的教学用书,更是从事分子育种、海洋生物技术等研究人员的工具书。
本书系一部关于千岛湖主要支流生态与渔业功能方面的专著。著作者在比较深入地研究了8条主要支流及河一库交汇区的生态与渔业功能基础上编撰而成,对千岛湖及主要支流水环境保护、鱼类资源增殖、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对其他水库生态与渔业生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陈马康、何光喜、陈来生编著的《千岛湖主要支流生态与渔业功能(精)》共分4章,从千岛湖水库形态与支流组合、主要支流分述、主要支流鱼类资源、主要支流生态与渔业贡献率方面进行阐述。书中重点阐述支流和交汇区水质特点和鱼类组成,并对支流99种鱼类(其中野生鱼类85种)的鉴别特征或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渔业状况和经济价值等,做了详细的描述。使全库鱼类总数增加到114种。 《千岛湖主要支流生态与渔业功能(精)》内容新颖、图文并茂,可供水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