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5折5折-6折
筛选:
    • 打破社交媒体棱镜:探寻网络政治极化的根源
    •   ( 872 条评论 )
    • [美]克里斯·贝尔 /2024-03-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我们在现实世界遭受社会孤立之苦,被我们寄予厚望打破隔离的互联网,如今也日益变成充满隔阂与暴力的场所。我们把社交媒体平台的政策和内容分发算法视为罪魁祸首,考虑彻底退网的可能,但本书作者克里斯 贝尔让我们停下来思考另一种可能。利用经过精妙设计的在线实验和深入访谈,他在本书中证明了走出回声室(信息茧房)会使我们更加极化,而不是减少极化。本书挑战了关于回声室、境外势力和激进算法的常见神话,揭示了社交媒体的功能更像是一面棱镜,它扭曲了我们的身份认同,增强了追求地位的极端派的力量,让温和派几乎隐形;而政治部落主义的解决之道,就在我们自身深处。

    • ¥27.8 ¥58 折扣:4.8折
    • 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
    •   ( 810 条评论 )
    • (美)伊莱休·卡茨等 /2010-1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媒介研究经典文本解读》收录了媒介研究领域的13篇经典文本,并由当代该领域的知名学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读。此书非常适合作为高校《传播学经典文献选读》类课程的教材,也可填补教材规划中此项的空白。

    • ¥27.5 ¥55 折扣:5折
    • 报海杂忆(百年中国记忆·报人系列)
    •   ( 37 条评论 )
    • 顾执中 著 /2020-01-01/ 中国文史出版社
    • 顾执中(1898-1995),1919年中学毕业,后在东吴大学肄业。中国新闻记者、新闻教育家。 顾执中从事新闻教育工作近60年,历任上海、重庆、香港、北京等地民治新闻专科学校校长、名誉校长,培养了大批新闻专业人才,是有影响的新闻教育家。

    • ¥21 ¥42 折扣:5折
    • 丑闻的力量:大众传媒中的符号学
    •   ( 310 条评论 )
    • (意)约翰奈斯·艾赫拉特 /2016-12-08/ 四川大学出版社
    • 成为丑闻的事件是否具备内在的 丑闻性 ,或者说,确实存在本身就会演变为丑闻的事件吗?在《丑闻的力量》一书里, 丑闻 这一概念重新得到了审视。丑闻并非来自于事件本身,而是由公众舆论制造出来的,而公众对某一事件的观念则由媒体叙事建构。丑闻之所以有力,是因为它能够挑战现有体制,削弱其合法性。在丑闻的制造过程中,传媒起到了整合作用,它将真实事件解释为公众有目的性的行为。 通过对当今大众传播中大量丑闻的讨论,艾赫拉特得出了全新而令人惊奇的结论:丑闻是建构出来的观念。 艾赫拉特将经典的符号学和实用主义理论用于对当今传媒的分析,特别针对性虐童案和电视布道中的道德话语进行了深入考察。在他看来,对丑闻的社会学和传播学研究忽略了传媒的建构本质,而他关注的是有意义的公众叙事方式是如何被生产出来的。通过对

    • ¥24 ¥48 折扣:5折
    • 大数据时代的网络舆情
    •   ( 1867 条评论 )
    • 杨明刚 /2017-06-01/ 深圳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 本书是北京大学大数据与新媒体课程所用的教材,主要研究网络舆情生长的基本规律,探讨公共治理与社会化媒体的良性互动,讲述网络舆情发生、兴起壮大的全过程,分析信息在大数据时代如何重塑和改造政府治理并推动社会的良性发展。

    • ¥29 ¥58 折扣:5折
    • 性别与传媒
    •   ( 213 条评论 )
    • 罗萨尔·吉尔程丽蓉王涛译 /2016-12-27/ 四川大学出版社
    • 这本书以清晰易懂的风格,采用符号学、后殖民主义等理论方法研究媒介中的社会性别,以大量英美媒体中的实例为对象,研究性别与媒体研究领域中新近的重要问题和代表性实例,包括奥普拉.温斯顿等的脱口秀、著名的《四海一家》等杂志以及新闻、广告、当代荧屏和平装本罗曼司,考察21世纪女人和男人中的代表人物是如何变化的,回应了女性主义、酷儿理论以及反种族主义的标准。

    • ¥26 ¥52 折扣:5折
    • 国际传播系列案例分析
    •   ( 286 条评论 )
    • 吴飞 /2013-12-01/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吴飞主编的这本《国际传播系列案例分析》通过近几年出现的具体的案例来分析国际传播问题。这些案例包括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杭州美妈妈事件、温州助车出轨事件,哥本哈根气象会议等,研究者通过中外媒体对这些事件报道,进而分析中国国家形象建构问题。另外,研究者还分析了半岛电视台代表的国际传播信息逆流现象,以环境非政府组织绿色和平组织为例分析了非政府组织及其国际传播策略,通过《环球时报》的内容分析,探讨中国国家形象塑造在国内媒体的体现。

    • ¥23.9 ¥42 折扣:5.7折
    • 媒介社会学
    •   ( 135 条评论 )
    • 张宁 /2019-12-01/ 中山大学出版社
    • 本书分9章。第1章介绍如何从社会学视角看大众传播媒介,第2章至第3章介绍大众媒介的传播过程与社会作用,并讨论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第4章简要介绍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生产,第5章至第6章介绍媒介组织内、外对媒介内容的影响,第7章介绍受众与社会文化对媒介内容的影响。*后一章讨论媒介素养教育问题。

    • ¥22.5 ¥45 折扣:5折
    • 翻译传播学十讲
    •   ( 416 条评论 )
    • 尹飞舟余承法邓颖玲 /2021-05-31/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翻译传播是日益广泛的社会现象,是异语场景中人类借助翻译实现的信息传递活动。翻译传播学是研究翻译传播现象的科学,是研究翻译传播本质及其规律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是传播学的分支。本书以推动翻译传播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为宗旨,将翻译传播作为整体进行考察研究,分析了翻译传播与传播、翻译的关系,阐释了翻译传播的本质属性,论述了翻译传播学的学理支撑,初步构建了翻译传播学的基本框架。湖南师范大学翻译传播研究所2019年至2020年开设了研究生创新课程 翻译传播学 ,本书是该课程的讲义,是目前本翻译传播学专著。

    • ¥22.8 ¥40 折扣:5.7折
    • 新闻评论-发现与表现(第二版)
    •   ( 48 条评论 )
    • 李法宝 著作 /2013-10-01/ 中山大学出版社
    • 新闻评论就是要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和 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意见性信 息;同时,新闻评论也要讲究表现,因此,新闻评论 的写作就是一门讲究发现与表现的 艺术。新闻评论的著作或教材,既要注重评论作品形 成这样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 又要“帮助他人提高观点表达能力”。 李法宝所著的《新闻评论发现与表现(第2版)》 在学习和借鉴已有的新闻评论著作的基础上,依照“ 评论写作,就是发现与 表现”的框架写作,并强调评论写作要有受众意识, 评论写作应该关注公共利益,增 强评论作品的可读性,等等,具有创新性和现实指导 意义。 《新闻评论发现与表现(第2版)》适合高等院校 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的师生以及新闻媒体从业人员阅 读与参考。

    • ¥23 ¥46 折扣:5折
    • 2019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汇编
    •   ( 7 条评论 )
    •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编 /2020-07-01/ 中国书籍出版社
    • 《2019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汇编》一书,收录了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2019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中科研报告类的成果。内容涉及我国阅读推广人才培养机制研究、出版征信体系研究、国际标识原则研究、全国少儿图书出版分析研究等内容、2018年度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情况分析与评价研究、印刷企业智能化建设模型及关键技术研究、网络出版内容审校机制研究。这些科研成果主题新颖、立意深刻,内容详实、贴近现实,是出版学术研究的前沿。

    • ¥20.7 ¥46 折扣:4.5折
    • 传播文书写作
    •   ( 504 条评论 )
    • 钟东霖 /2020-11-01/ 电子工业出版社
    • 本书简明扼要地论述了传播文书写作的相关知识,详细地对新闻类传播文书、宣讲类传播文书、广告类传播文书、事项类传播文书、电子社交类传播文书这五大类传播文书的写作格式、写作技巧进行了阐述,并辅以范文模板,帮助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每类传播文书的写作方法。本书结构合理、要点浓缩、语言精确、范文恰当、逻辑清晰。一书在手,即学即用。本书既可以帮助读者快速掌握传播文书写作的诀窍与规律,也可以作为传媒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手册。

    • ¥28.4 ¥49.8 折扣:5.7折
    • 传媒业务素养提升读本
    •   ( 56 条评论 )
    • 董关鹏 邹细林 /2018-11-30/ 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
    • 《传媒业务素养提升读本》板块定为前沿理论、纪录片实践、叙事表达、采访报道及编辑评论。前沿理论部分包括融合媒体环境下的媒体创新发展对策;纪录片实践围绕伦理批评、心理机制、传播效果、发展创新等方面进行;叙事表达板块围绕电视访谈、镜头表达展开;采访报道板块结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报道传播;编辑评论板块通过文字编辑方法进行。

    • ¥20 ¥40 折扣:5折
    • 文本、话语与政治:新闻传播研究的新视野
    •   ( 125 条评论 )
    • 阎立峰张燕萍郑美娟 /2021-11-01/ 九州出版社
    • 本书引入跨学科视角,结合话语理论、诠释学、社会表演等探讨新闻传播领域相关议题,对传统新闻学研究、政治传播等做了较有新意的思考。主要内容包括:从福柯话语理论出发,重新解析新闻文本建构的内在机制,思考新闻文本陈述与外部知识话语间的"互构"关系;运用诠释学的观点和方法,对新闻文本在生产、传播环节的意义理解加以分析;对批评话语理论和方法在国内传播学界的引入与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和评价;在社会表演、戏剧表演理论的观照下,对西方政治传播及其与媒介的互动关系进行新解读等。本书的理论角度、思考路径和观点,对于新闻传播学研究具有新的开拓价值。

    • ¥29.6 ¥52 折扣:5.7折
    • 新闻的边界:《新闻伦理与法规》案例选编
    •   ( 269 条评论 )
    • 汪露 著 /2018-01-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新闻的边界:〈新闻伦理与法规〉案例选编》主要探讨了保障知情权、言论自由的边界、新闻采编的边界、媒体的自律及消息来源等五个方面的问题。每一部分均由案例入手,整合各方面资料对案例进行较为全面的还原,进而提出分析与评价。

    • ¥27.3 ¥48 折扣:5.7折
    • 社会转型下的中国“媒介审判”现象研究
    •   ( 32 条评论 )
    • 付松聚 著 /2016-05-0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当前,我国处在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体制中。新 闻媒体和司法机关作为两种重要的社会规制力量,在 共同致力于实现社会正义的路径中难免出现碰撞和冲 突。其中,两者冲突*为明显的外在表征莫过于 媒 介审判 现象。付松聚*的这本《社会转型下的中国 媒介审判现象研究》以我国 媒介审判 现象为研究 选题,立足于新闻传播学和法学两个研究领域,梳理 了我国 媒介审判 现象相关概念、流变过程、形成 动因,运用传播学的模式理论构建了我国 媒介审判 现象的传播模式及其机理,并针对我国 媒介审判 现象的负面影响,有效地提出了防范 媒介审判 现象的对策,这对我国司法审判制度改革和规范媒体 对案件的报道,防止舆论影响司法公正有着实践指导 意义。

    • ¥27.9 ¥49 折扣:5.7折
    • 媒体与权力 卡伦(Curran,J)著,史安斌,董关鹏 译 清华大学出版社【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卡伦(Curran,J)著,史安斌,董关鹏 译 /2006-07-01/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围绕媒体与社会关系之间三个关键性问题: 媒体究竟拥有多大的权力?媒体与社会权力的关系是怎样的?新媒体是如何改变现代社会的?媒体文化研究学者作出了独到的分析与解读。 本书中这些文章还有另一个共同之处,即其中的每一篇都对大量的相关文献作了批判式的评估。特别应当指出的是,著者一直都试图把长期以来在媒体研究领域“各行其道”的美国和欧洲的学术传统结合起来,并且加以评估。从整体上看,本书引导读者走马观花地回顾了“西方”媒体研究领域中出现过的几次主要争论。 简言之,本书可以满足不同的用途。读者既可以把它看作是对媒体研究领域内的学术争论的概括和评估,从而进行有选择性的浏览;也可把它看作是作者本人试图把握过去25年来深刻改变西方媒体研究领域的思想“海啸”的过程。

    • ¥21 ¥57.37 折扣:3.7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