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100件文物讲述中华文明史》一书遴选中国各大博物院馆的100件珍贵文物,以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为依据,讲述国宝本身的故事,揭示文物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揭示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将分散的国宝聚拢在一起,足不出户,便能领略国宝的魅力,便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让文物说话 ,真实的中国故事,传播中国的声音,揭示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国家宝藏:100件文物讲述世界文明史》一书遴选来自20个国家、54个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和档案馆等珍藏的文物100件,讲述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全书分为十个章节,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从人类的繁衍开始讲起,止于21世纪的重大发现发明。以文物本身所蕴含的故事、文物所承载的文明基因为主要讲述对象,通过文物讲述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并在其中突出中华文明
二战中至为艰苦卓绝的大西洋海战,如何被一个棋盘游戏改写?一群以雀鸟为代号的平凡女性,怎样逆转在德国U艇 群狼 猛攻之下濒临溃败的英国国运?盟军胜利背后的战术设计者,为何被长久遗忘? 本书讲述英国皇家海军女子服务队的故事。在位于利物浦的绝密作战室里,一群年轻女兵在一名退役军官的带领下,利用巨幅地图、木制棋子、粉笔和橡皮筋,以一场场游戏模拟英军舰队与德军潜艇的海上战斗,推演制胜战术,最终助力一举击败德国U艇,促成德国战败,深刻影响了历史。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女子服务队在二战中的贡献从未得到公开表彰,被众人所忽略。 作者西蒙 帕金挖掘资料,采集亲历者口述,以宏阔视野、生动文笔、紧张叙事,重现风起云涌的海战现场,还原埋没已久的幕后真相,为战术游戏设计师吉尔伯特 罗伯茨正名,为冲破性别桎梏、
1789年,法国大革命一声炮响,为世界送来了现代民族主义。与法国近在咫尺的意大利半岛马上感受到了这股风潮。1796年,为了对付奥地利在意大利的盟友,拿破仑率军进入半岛。自此,意大利民族国家的建构成了意大利知识精英和政治精英优先考虑的议题。 彼时,意大利半岛政治破碎。北部是名义上属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各个小邦,中部是教皇国,南部是波旁家族治下的两西西里王国,东北部还有独立的威尼斯共和国。1802年,拿破仑在半岛北部成立意大利共和国。可法国的真正目的并不是帮助意大利建国,而是掠夺意大利的财富。1815年拿破仑倒台后,意大利重新回到四分五裂的状态。 不过,旧势力的复辟挡不住意大利民族主义的流行。威尔第的歌剧、曼佐尼的小说、莱奥帕尔迪的诗歌和阿耶兹的画作仍在启蒙着人民。马志尼等革命者仍在不断发动革命,企图以自
人类的历史,是从野蛮蒙昧一步步走向文明进步的过程。在文明的进程中,人类创造出多元的文化,它们有着各自的特长。要实现人类和平发展的终极理想,一个重要的前提是承认文化的多元性,并且取长补短,相互融合。 吴军博士写作《文明之光》系列,希望能开阔人们的视野,让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类文明。虽然今天不同的地区发达程度不同,文明历史的长短不一,国家亦有大小之分,但是文明之光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发出,对人类的进步产生着影响,并且成为了奠定我们今天发达世界的基石。 吴军博士从来不坐在书斋里编书。为了创作《文明之光》,他走遍世界各地寻访当年文明的遗迹,并到各大博物馆参观了大量的文物。加上他在不同文化、不同机构下科研工作的积累,这一切赋予了他难得的史料厚度和相关知识底蕴;而从科学家向投资家身份的成功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辉煌的文明之一,波斯在五千年的风云变幻中,先后与希腊、阿拉伯、蒙古等多个文明发生碰撞与交流,近代以来又多次发生激烈的变革。作者从波斯文明自身的视角出发,将文学与政治交织,文化与社会相融,既展现了“新月”上的杀伐纠葛,又流露出“蔷薇”下的温婉柔情。伊朗左右着中东的天平,中东牵动着世界的神经。这是一部文明冲突与更迭的历史,从古代波斯到现代伊朗,这片土地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在这本书里栩栩如生。
《文明的故事》(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美国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与其夫人阿里尔的代表作,费时近半世纪写就,是为我们普通读者撰写的大型历史著作。其中 0卷《卢梭与大革命》获得1968年普利策奖(非虚构类),杜兰特夫妇因此书荣获1977年美国总统自由勋章。 这是一部流畅优美的“故事”总集,叙述生动,在世界范围广受欢迎。历史折叠了时间和空间。全书共计11卷,超过1000万字,近千幅精美插图,俯瞰110个世纪里人类心智的成就,堪称一部人类文明的“传记”,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哲学、教育、艺术、音乐等领域。万物生长,文明是庞大的社会历程,它把错综复杂的人类文明梳理成东方文明、希腊文明、罗马和基督教文明及文艺复兴、文明变迁等几大链条。它将浩瀚的历史细节整合为我们可以理解的知识,克服历史叙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皇拿破仑三世在色当迅速战败被俘,然而帝国的崩溃并未结束战争,新成立的国防政府仍在巴黎坚守。巴黎民众饱受 击和饥饿的痛苦,而法军的突围和解围行动都遭受了惨痛的失败。国防政府 终选择向普鲁士屈辱求和,愤怒和失望引发了震惊世界的公社起义。 作者在本书中使用了大量未曾公开的一手材料,描绘了这戏剧性的10个月中的高潮时刻。他那震撼人心的高超笔法和书中无数当事人留下的直接记录,使得那段远去的历史变得再度鲜活。
《文明之光(精华本)(精)》是吴军博士《文明之光》全四册的精华本。 全书大致按照从地球诞生到近现代的顺序讲述了人类文明进程的各个阶段,以人文和科技、经济结合的视角,选取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或事件,透过有趣易懂的故事式的讲解,揭示人类文明不断解决问题、曲折前行的辉煌历程,以及平凡人等对社会进步的巨大贡献,地展现了一幅人类文明发展的宏大画卷。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既能够增长历史知识,也可以体会到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多样性。
“英格兰史六部曲”是历史作家彼得? 阿克罗伊德的代表作品,包含《帝国基业》《都铎王朝》《叛乱年代》《革命世纪》《君临天下》《革故鼎新》共六卷。它以恢弘的笔触书写出这个传奇 所经历的历史进程:这个曾经封闭的岛国,如何借助宗教改革、议会制度、技术与思想的革命,以及贸易与殖民扩张,一步步成为一个领土遍布 的日不落帝国;以及在帝国衰微的 ,它又如何重新在战后的新秩序中定位自己,并且继续影响着世界。阿克罗伊德的写作传达出他对这个曾在人类文明中居于顶点的 的深刻眷恋,既铸就了一部大国崛起的奋斗史和创新史,也成就了一部辉煌的民族史诗。
《轴心时代的波斯与中国——张骞通西域前的丝绸之路》是一部研究古波斯历史和早期中西方文明交往的社科著作。结合中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波斯帝国各郡国贡使浮雕进行辨识和确认,为中西方文明的早期交往提供了确切的实物证据,为张骞通西域前的丝绸之路的研究提供 手的文物资料。通过中外出土文物和馆藏文物的对比研究,梳理出张骞通西域前的丝绸之路上中西文明交往的轨迹,极大地推进了早期丝绸之路研究的进展。 本书由北京大学林梅村教授四赴伊朗,历时九年考察编撰而成,以400余幅实地拍摄高清照片和手绘线图,采用中英文双语解说,展示了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澜壮阔的历史,打开波斯文化之窗,再现古波斯帝国文明之美,探索两千多年前古波斯帝国与中国的文化交流之旅。
这部丛书从人类历史的开端、远古人类写起,一直讲到万隆会议结束,展示了人类几万年生存、发展、斗争、变革、进步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它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详尽丰富的史料,绵密地展现出世界史全貌,用冷静的史家笔法叙述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用实物展品和专家论证还原历史现场的真实细节。它系统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人类历史进程规律性的本质联系,反映出走向未来的中国人民对世界历史的独立理解以及对中国和世界现实的复杂思考。 本书还浓墨重彩地介绍了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由于央视纪录片制作团队采访了62个国家的近200名学者,探访了 322所博物馆,本书还囊括了全世界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视角独特的点评和大量从国外图书馆采集而来的珍贵资料图片。这些具有新鲜视角
彼得·弗塔多主编的《塑造世界的1001天(第2版)(精)》取景于壮阔的历史舞台,从 初的起点(史前,地球形成之前)开始,直到二十一世纪,囊括全球之事。书中包含了 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收录了部分相对琐碎之事。书中展示了1001个构建了某种“全局观”的日子。它不是一幅流畅且完整的图画——事实上,与其说它是一幅镶框油画,倒 像是散点图,但它轮廓清晰。倘若试着把这些点连接起来,找到其中的图案,便会了解世界是如何塑造而成的。书中的每一篇都是独立的,并在有限的篇幅内展示当天发生的事件、地点、原因和结果,内容涵盖政治、王朝变迁和战争,也涉及文化、技术、科学,以及稍纵即逝的偶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