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销售价格:
0-10元10-20元20-30元30-50元5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5折5折-6折
筛选:
    • 【人民出版社】 宋代官营经济史
    •   ( 5 条评论 )
    • 魏天安 /2011-10-01/ 人民出版社
    • 魏天安编著的《宋代官营经济史》力图以经营形态为纲,对官营农业、手工业、商业进行系统研究。以官营农业为例,在研究官田数量的基础上,通过分类研究官田的多种经营形态,如统支统收的军兵屯耕制、以役代租的弓箭手授田制、实行分成租的官庄包耕制、征收定额租的分段出租制等等,分析官田租课高低及征收方式与经营方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官田的包佃转租和永佃权、官田向私田的转化、官田生产者的法律地位等等,都与官田经营形态结合起来加以考察。

    • ¥40 ¥80 折扣:5折
    • 近代日记书信丛考 上海大学出版社
    •   ( 19 条评论 )
    • 张伟 /2019-08-01/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全书图文并茂,通过对几乎属于私密的且大多抢先发售公开的近代名人日记与书信的近乎文献史学的探幽与寻踪,具独特视角、定制发现和独到见解,填补了中国近现代文学史、艺术史和学术史研究的若干空白,凸显了当时社会的人文,为研究当时文人社会生态提供了重要线索,成为学术研究的手资料,具有很强的研究文献性、收藏导读性,同时也再现了近代海派文化的繁华。

    • ¥49 ¥98 折扣:5折
    • 王锺霖日记 江苏文艺出版社
    •   ( 8 条评论 )
    • 王锺霖著,周生杰周恬羽整理 著作 /2017-06-01/ 凤凰出版社
    • 王锺霖,清山东历城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山东乡试举人,后通过掣签法赴京任官。其日记主要记载了其在山东、直隶、京师一带,交游、会友、家居、风俗、为官等内容。从中,可见晚清的世情民俗,朝廷的各种重要行政程式,还记载了大量的戏剧史料,更为难得的是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记载甚详,可以与相关史书记载对勘补证,深深契合本丛书的“稀见”定位。王氏日记藏在国家图书馆,因王氏习练颜体,其字体行楷书写,端庄大方。2006年曾被收入李德龙、俞冰主编的《历代日记丛钞》,并名为《王锺霖日记》。周生杰教授整理、辑考了王氏日记及王氏的《家言随记》。

    • ¥41 ¥82 折扣:5折
    • 被遗忘的影像记忆 中国摄影出版社
    •   ( 2 条评论 )
    • 无 /2014-08-01/ 中国摄影出版社
    • 本书呈现了袁毅平先生从上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跨越50年的影像作品,这些作品承载着半个世纪里构建于中国记忆之上的个人记忆,其中大多数影像是首次面世。不自觉地以专业的素质与精神,进行非专业目的的拍摄。所谓非专业摄影或者业余的摄影,核心问题是他的大部分照片拍摄不是为了发表,不直接服务于国家意志的传播。他的拍摄动机出自于一种自觉,是认为应该拍摄。他的六组近百张核心影像作品包括:1962年江苏省苏州甪直村,三年自然灾害后期农村面貌的社会调查;1963年河北涿鹿县“送文艺下乡”影展;1964至1965年山东曲阜焦河大队“四清运动”面貌;1950年代十三陵水库等水利建设和1960年代工业生产;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世纪末天安门广场的活动与人的面貌;1969年天津“五七干校”等等。这些题材本身在中国的视觉档案中是缺失的,是陌生的。

    • ¥49 ¥98 折扣:5折
    • 暗夜中的眼睛 一名日本间谍的摄影情报档案 1924-1938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4 条评论 )
    • 杨红林 /2019-05-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暗夜中的眼睛——一名日本间谍的摄影情报档案1924-1938》一书,讲述了一名日本间谍岛崎役治借民间摄影师之名,从1924年到1938年在中国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民情和民族问题的情报刺探与搜集的间谍活动。日本间谍可谓无孔不入,他们刺探和搜集的情报非常细致、准确,以致将那个时期中国各个方面的状况一览无遗地暴露在众人面前,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占东三省和发动全面对华战争做了详细的信息铺垫。书中出自日本间谍及各类“观光客”对中国政治、军事、民情和民心的分析,可以看到那时中国由于人穷国弱、民国政府无能腐败而处处被列强鄙视和欺侮的事实。这既刺痛着我们的心,也真实反映了那时中国的现状,这对于今天的我们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镜鉴意义。

    • ¥34 ¥68 折扣:5折
    • 丁汝昌集 孙建军 整理校注
    •   ( 2 条评论 )
    • 孙建军 整理校注 /2017-12-01/ 山东画报出版社
    • 中国第一支现代意义的海军北洋海军,曾一度努力登攀到实力雄踞亚洲第一的病位。因为北洋海军的存在,东亚的制海极掌握于中国之手,而那几年也成了近代东亚海疆最风波安定的时代。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被国人寄予无限期望的北洋海军玲血作战、拼却一身也未能改变失败的战局,龙旗无助地跌落在威海湾畔。自此,“雪甲午耻”也成为了历代国人,特别是海军将士独立强国的信念所在和挥之不去的情结。 随着抗日战争胜利,中国海军从日本索回了甲午战争北洋海军遗物,甲午之耻似乎已然洗雪。然而甲午海军覆师之耻,并不能只看作是一支军队的军事上的失败。认真思索;实际上当时中国全社会漠视海军、海洋,漠视近代化,才是真正的致败之由,才是真正应该洗雪的甲午耻。 从这一个意义而言,旨在为学界研究海军历史提供更丰富的资料,使大众

    • ¥49 ¥9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