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贤行愿品》是我在新加坡净名佛学社所作的开示,经果逸居士发心笔录,使这本讲记的初版能在2001年出版,在此,我非常感激她的发心与努力。在中国佛教中,《普贤行愿品》的偈颂被编入晚课,成为一般寺院日常修持功课的一部分,以鼓励大家发心修普贤行愿,因为此行愿的内容是非常殊胜的菩萨法门,菩萨若缺少普贤行,是无法圆满佛果的。在《普贤行愿品》的回向偈颂里,我们可以发现普贤菩萨的行门是从凡夫修起的,即:(1)来往六道修菩萨资粮,成就宿命善说佛法。(2)坚固菩提心,于世间道解脱无染。(3)进入菩萨加行位,已不堕恶道。(4)菩萨师生常集会,共修普贤行。(5)常生佛前,见佛供养,得佛指导菩提行。(6)破一分所知障,能见尘刹佛土。(7)破少分所知障,游无量时空诸佛刹修行。(8)破多分所知障,心幻一念入诸佛的一切境
《道教内丹学探微》是作者在北京完成的博士论文,此次新编再版时作者又做了一些重要的校订与增补。《道教内丹学探微》以“顺逆”、“性命”、“阴阳”和“有无”问题为中心,从内在智慧方面对内丹学开展了创造性的现代诠释,对道教内丹学的哲学原理进行了深入和独到的研究,提出了一整套基于作者内在体验的系统诠释道教内丹学的理论架构。有别于通常的纯学术著作,《道教内丹学探微》充分体现了作者所倡导的悟道与学术相统一的学思风格,像一股清新的微风,吹进我们心灵的深处。
《摩诃止观》,原名《止观》,共十卷,是天台部之一,为天台宗大师智顗晚年很为圆熟的止观著述。这部书是智顗大师在荆州玉泉寺结夏安居期间所说,由门人灌顶笔录成书。书中阐述智顗大师独特的宗教实践与体验,并以五略十广之分法,详说止观之实践。此书被奉为天台优选法门实践的指导书,盛传于中国历朝乃至日本。